第28章:朝堂哗然,明枪暗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朝堂哗然,明枪暗箭

 

龚美册封开国伯的消息传遍汴京,朝堂上下无不为之震动。

垂拱殿内,“臣等有本奏!”

话音未落,十几名御史同时出班,手持奏折,神情激愤。

赵恒眉头一皱,这架势他早有预料,但规模之大还是超出了想象。

“都说吧。”

御史台左正言胡则率先开口:“陛下,臣等联名上奏,恳请陛下三思!”

“外戚干政,自古为祸。汉有吕后乱政,几毁刘氏江山;唐有武曌称帝,李唐一脉险些断绝。”胡则声色俱厉,“今陛下欲以商贾为国戚,此乃开天下之先河,乱纲常之大典!”

“胡大人言重了。刘美乃德妃族兄,血脉相连,朕册封有何不可?”

“陛下!”另一名御史王曾接过话头,“臣等查遍史籍,从未见有银匠出身之人能登国戚之位。此举一开,后世必有效仿,届时纲常不存,体统何在?”

殿下群臣面面相觑,这番话说得确实有理。

寇准沉吟良久,最终还是出班:“陛下,臣以为御史所言不无道理。刘美虽有才能,但…”

“但什么?”赵恒语气突然冷了下来。

寇准硬着头皮说:“但骤然册封,恐怕名不正言不顺。”

“名不正?”赵恒冷笑,“他疏通漕运,救济灾民,功勋卓著。朕册封有功之臣,何来名不正?”

丁谓这时开口,:“陛下圣明。只是臣等担心,此举恐引起朝野议论,有损圣德。”

他这话说得巧妙,既没有首接反对,又暗示此事不妥。

赵恒扫视群臣,:“诸位卿家,朕意己决。再有妄议者,以抗旨论处!”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退朝后,朝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这刘美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陛下如此护着?”

“听说他富可敌国,会不会…”

“嘘,小声点。”

寇准面色阴沉地走出大殿,身后跟着几名心腹。

“大人,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王曾小声说道。

“是啊,若是开了这个先例,朝堂还有什么规矩可言?”胡则也愤愤不平。

寇准摆摆手:“先看看再说。这刘美能在短时间内发迹,绝非寻常人物。”

而在另一边,丁谓却是面带微笑,显得轻松愉快。

“大人,咱们不阻止吗?”丁谓的心腹王钦若问道。

“阻止?为什么要阻止?”丁谓笑得意味深长,“这是天赐良机啊。寇准与皇上产生嫌隙,对我们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这刘美…”

“一个暴发户而己,不足为虑。”丁谓眯着眼睛,“他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消息传到民间,整个汴京城都炸了锅。

茶楼酒肆中,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怀疑,有人观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向开始发生变化。

“你们说,这事是不是有蹊跷?”

“怎么说?”

“一个银匠,突然摇身一变成了国舅爷,这也太巧了吧?”

“是啊,而且时机也巧得很,刚好是德妃娘娘生了皇子。”

“会不会是…”

“别乱说话!”

各种流言蜚语开始暗中传播。有人说龚美是靠着与刘娥的旧情才得以飞黄腾达,有人说他用妖术迷惑了皇帝,更有人将他富可敌国的家产与此事联系起来,暗示其中有见不得光的交易。

乾坤别院内,原本车水马龙的拜访者突然少了许多。

那些之前争相巴结的商贾官员,现在都采取了观望态度。

“东家,不,伯爷,现在外面风言风语的,咱们要不要做点什么?”陈德平忧心忡忡地问道。

龚美正在看着从各地传来的情报,闻言抬起头:“做什么?澄清?辟谣?”

“对啊,不能让这些流言继续传下去。”

龚美笑了笑:“德平,你在商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流言这种东西,越是解释,传得越凶。”

“那咱们就这么任由他们说?”

“让他们说去吧。”龚美放下情报,“反正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发现,这些流言根本动摇不了什么。”

影七从暗处走出:“主人,暗影司传来消息,有几股势力正在暗中调查您的过往。”

“哦?都有谁?”

“丁谓的人,八王爷的人,还有一些不明身份的探子。”

龚美点点头:“意料之中。他们想找什么?”

“无非是想找到您发迹的真正原因,看看能不能抓住什么把柄。”

“那就让他们查吧。”龚美站起身,走到窗边,“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查出什么花样来。”

王三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师父,万一他们真的查出什么不利的消息…”

“不利的消息?三子,你觉得我们做过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吗?”

“当然没有!”王三立刻回答。

“那就对了!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推敲。赚钱靠的是眼光和胆识,治河靠的是真才实学,救灾靠的是一片善心。他们想要污蔑,也得找得到污点才行。”

墨白难得开口:“主人,我担心的不是他们查出什么,而是他们会不会编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编造?那他们可就打错算盘了。现在的我,可不是之前那个只能在暗中活动的银匠。我是朝廷册封的开国伯,是德妃的族兄,他们想要动我,得掂量掂量后果。”

正说着,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伯爷,伯爷!”一个小厮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外面来了好多人,都是朝廷大员,说是要拜见您。”

龚美眉头一挑:“这个时候来拜见?有意思。”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走,出去看看。”

院门外,果然站着十几个人,为首的是户部尚书李迪。

“李大人,各位大人,有失远迎。”龚美拱手行礼。

李迪还礼:“刘伯爷客气了。我等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请进院中详谈。”

众人进入院中,分宾主落座。

李迪开门见山:“伯爷,如今朝野议论纷纷,我等特来询问,伯爷可有应对之策?”

龚美端起茶杯,轻啜一口:“李大人,不知议论些什么?”

“伯爷明知故问。”另一位官员说道,“如今外面传言西起,有损伯爷名声,我等深感担忧。”

龚美放下茶杯,神情平静:“诸位大人的关切,在下心领。不过在下以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时间会证明一切。”

李迪点点头:“伯爷豁达。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有些流言己经传得过于离谱,若是不加以制止,恐有不测。”

龚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李大人的意思是?”

“我等的意思是,伯爷不如暂时低调一些,等风头过去再说。”

“低调?”龚美笑了,“诸位大人,在下问你们一个问题。”

“伯爷请说。”

“在下疏通漕运,救济灾民,这些功绩是真是假?”

“自然是真的。”

“那册封开国伯,是否名正言顺?”

众人面面相觑,半晌没有回答。

龚美站起身:“既然功绩是真的,册封是合理的,那在下为何要低调?难道做了好事,立了功劳,反而要夹着尾巴做人?”

李迪苦笑:“伯爷误会了,我等并非此意。”

“那诸位大人的意思是?”

李迪犹豫了一下:“我等希望伯爷能够…”

“能够什么?主动请辞?”龚美的语气变得锐利起来。

“伯爷…”

“诸位大人,在下谢过各位的好意。”龚美向众人拱手,“但在下以为,身为朝廷命官,就该为国为民,而不是因为一些流言蜚语就退缩不前。”

众人见劝说无果,只得告辞离去。

送走了这些官员,龚美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主人,看来朝中的压力不小。”影七说道。

“压力?”龚美冷笑,“这才哪到哪!”

他转身看向院中的沙盘:“传令下去,暗影司全力运转,我要知道每一个敌人的底细。既然他们要查我,那我也要查查他们。”

“是。”

夜幕降临,在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各种势力的探子正在暗中活动,试图寻找能够扳倒这位新晋国舅的致命把柄。


    (http://www.wmfxsw.com/book/872472-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