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夜灯刚爬上埃菲尔铁塔的尖顶,苏棠正蜷在酒店沙发上拆赞助商送的玫瑰礼盒。
手机突然震动得几乎要从茶几上跳起来,助理小夏的语音一条接一条弹进来:"棠姐!
周若雪的'时尚棱镜'公众号发了专访!
您快看看!"
她指尖刚点开链接,屏幕上的标题就像根细针扎进瞳孔——《独家:苏棠巴黎演讲内容涉嫌剽窃,法国设计师手稿曝光》。
配图里所谓"原始手稿"的扫描件上,用花体法文写着"东方刺绣灵感笔记",日期赫然是三年前。
"啪"的一声,玫瑰花瓣撒了满地。
苏棠霍然起身,高跟鞋碾过一片粉瓣,凉意透过丝袜渗进脚心。
她抓过电脑登录社交平台,果然,#苏棠抄袭#的词条己经冲上热搜前三,评论区被"支持原创"的口号刷屏,甚至有激进网友翻出她早年参赛的照片,用红笔圈着领口的云纹:"连传统纹样都要偷?"
"小夏,联系法务部调我三年前的设计笔记原件。"她声音稳得像块压舱石,手指却在键盘上敲出残影,"另外,找技术组分析周若雪发的手稿,重点查笔迹连续性。"
凌晨两点,酒店套房的灯全亮着。
苏棠对着投影仪里的对比图,瞳孔映着蓝光——周若雪提供的"手稿"里,"盘金绣"三个字的起笔顿挫一模一样,分明是AI批量生成的痕迹。
而她的原稿右下角,有师父用金线绣的微型"苏"字水印,在显微镜下像片飘落的银杏叶。
"准备首播。"她摘下盘发的木簪,发丝垂落肩头时,镜子里的人眼睛亮得惊人,"我要让所有人看看,真正的原创藏在多深的细节里。"
巴黎时间九点整,苏棠的首播间涌进三十万人。
她坐在铺着素色真丝的桌前,左手举着泛黄的笔记本,右手捏着根细如发丝的金线:"这是我2020年的设计笔记,每一页的墨迹都有自然晕染——"她翻开某一页,对着镜头展示水渍印,"那年梅雨季,我在绣坊赶工,茶杯打翻了。"
屏幕切到技术对比图,AI生成笔迹的机械重复与原稿的笔锋变化形成刺眼对比。
最后她举起放大镜,光束下那个微型"苏"字像颗星子:"周主编说这是剽窃?
可真正的手艺人,连名字都要绣进骨血里。"
首播间瞬间被"打脸"的弹幕淹没。
苏棠关掉首播时,周若雪的微博己经沦陷,#周若雪伪造证据#的词条比她的"抄袭"热搜更烫。
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林婉如联系的那个"星澜创意联盟",头目萧然还没动。
果然,三小时后,境外社交平台突然弹出匿名投票:"苏棠的设计是否代表真正的东方美学?"投票选项里,"刻板符号"的票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评论区有人发图:西方模特穿着苏棠的高定裙,配文"这是文化输出还是文化谄媚?"
"查IP地址。"苏棠把手机拍在顾廷深刚送来的咖啡杯旁。
咖啡香混着窗外的梧桐叶味,她突然想起昨夜视频时,他西装领口松着两颗纽扣,说"等我"。
此刻,顾廷深的助理正站在她面前,西装革履却难掩倦色:"顾总让我转告,BBC的采访己经安排好,明早十点。"
BBC的首播间里,苏棠望着镜头后的蓝眼睛记者,突然笑了:"您见过苏州绣娘吗?
她们清晨五点起床,在露水里选蚕丝;她们绣一只凤凰要三个月,每根羽毛的走向都跟着心跳。
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是活着的、会呼吸的文化。"
镜头外,导播比了个"完美"的手势。
苏棠知道,这段采访会被翻译成二十种语言,出现在全球主流媒体的首页——就像顾廷深说的,"用他们的规则,赢他们的战场"。
深夜的酒店套房,门被敲响时,苏棠正对着那封国际评审的邀请函发呆。
门开的瞬间,雪松香水混着潮湿的夜气涌进来。
顾廷深的西装皱巴巴搭在臂弯,领带歪在锁骨处,眼下的青黑像团淡墨。
"给你的。"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份文件,封皮上"顾氏非遗创新基金"的烫金logo还带着印刷的温度,"初期注资五亿,你全权负责。"
苏棠指尖拂过"苏棠"两个签名,抬头时撞进他泛红的眼尾:"值得吗?"
他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渗进骨头:"三年前在绣坊,你蹲在地上捡被踩碎的绣绷,眼泪滴在金线绣的牡丹上。"他拇指抹过她眼角,"那时候我就想,这个为传承红了眼的姑娘,值得全世界的光。"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响着,苏棠的视线落在桌上的邀请函上。
评审的话在耳边回放:"脱离顾氏,你会有更自由的舞台。"可她望着顾廷深眼下的疲惫,突然想起峰会上他冲她比的"很棒"手势——那是比任何舞台都珍贵的光。
手机突然震动,邮箱提示音像根细针。
苏棠点开新邮件,发件人显示"星澜",正文只有一行字:"你以为赢了吗?
我们己经进来了。"
她抬头时,顾廷深正低头整理她的发丝。
落地窗外,巴黎的夜灯依旧璀璨,却有片阴云正悄悄爬上天际线。
(http://www.wmfxsw.com/book/868509-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