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将鉴古斋的琉璃瓦染成琥珀色时,林鲸落背着帆布包一路小跑而来,书包里露出半张涂鸦纸,上面画着茶馆里随手勾勒的海马图腾。
"不好意思迟到啦!"她推了推下滑的眼镜,"刚才听老渔民讲了个传说,说近海沉船里藏着能预知风暴的'海神眼'铜镜!"
苏默玲笑着拉她坐下:"来得正好!今晚带你们尝尝县城最地道的柴火炖杂鱼。"五人挤在古董店旁的农家菜馆里,土灶上的杂鱼锅咕嘟作响,青椒炒海螺的鲜香混着冰镇啤酒味,将小屋塞得满满当当。
王二胖的筷子刚要夹走最后一块炸带鱼,沈渔歌轻轻敲了下他手背:"给苏姐姐留点儿,明天她还要帮叔叔看店呢。"她的目光落在苏默玲手腕的铜鱼手链上——那是苏老板出门前硬塞给女儿的,说是奶奶留下的老物件。
"放心吧!我看店不买不卖,绝不吃亏上当。"苏默玲夹起金黄酥脆的带鱼,突然扭头调侃陈潮生,"倒是某人,在造船厂盯着碳纤维脚蹼首咽口水!"
陈潮生耳尖发烫,赶紧灌了口茶水:"我在想新船上的声呐能不能定位深海沉船。"他突然正色道,"这几天你在县城,遇到陌生人别随便报价,尤其是戴大金链子的胡半仙......"
"知道啦,陈船长!"苏默玲一本正经地点头,低头时偷偷眨了下眼睛,"每天晚上跟你们视频,这下满意了吧?"
暮色中,众人在鉴古斋门口道别。苏默玲从家里偷出本《古钱大辞典》,又塞给陈潮生个油纸包:"我爸炒的海米,给渔歌煮粥用。"她的指尖划过他手背上的老茧,"别总盯着鱼池熬夜,要多关心渔歌。"
房车驶离县城时,林鲸落推荐的民谣在车厢里流淌。苏默玲站在路灯下挥手,身影渐成小点。沈渔歌突然指着窗外惊呼:"快看!月亮像条刚跃出水面的银鱼!"
回到陈家老宅己近10点,老槐树枝影在院墙上摇曳。陈潮生刚打开鱼池防水灯,王二胖就趴在池边大喊:"潮生哥!鱼卵变大啦!"五颗半透明的鱼卵黏在珊瑚礁上,母鱼正用尾鳍轻轻扇动水流,为鱼卵供氧。
"轻点声!"林鲸落掏出手机录像,镜头扫过过滤系统的显示屏,"盐度32.5‰,水温26.8℃,完全符合吴经理的标准!等孵化成功,我要写个《深海育儿日记》。"
西人围坐在石桌边,王二胖变魔术般摸出西罐冰镇啤酒——原来藏在水井里。沈渔歌挨着陈潮生坐下:"明天去码头买防水笔记本,像我爸写航海日志那样记录鱼情。"
"海马号得配个船钟。"陈潮生晃着啤酒罐,水珠在石桌上晕开地图般的痕迹,"沈叔说老船出海都要拜妈祖,用首捕的鱼当祭品。"
"还要给潜水装备编号!"苏默玲的声音突然从视频里传来。她将镜头转向家里的博古架,"我爸同意把店里的乾隆罗盘送给咱们啦!上面刻着星图呢。"
王二胖仰头望着星空打酒嗝:"等船到手,第一趟去三道湾!我要从沉船里捞个青花瓷碗。"
"先把救生衣穿对吧。"林鲸落笑着吐槽,转头看向陈潮生,"我写了个新故事:能听懂鱼语的男孩,驾驶画着海马的渔船,在月光下与百年沉船对话!"
海风裹着咸腥味袭来,鱼池水泵规律作响。陈潮生望着满天繁星,突然想起父亲日志的最后一句:"海马号的秘密,藏在海神注视之处。"此刻,沈渔歌正用视频向苏默玲展示新养的珊瑚,王二胖对着船舶资料流口水,林鲸落的笔尖在本子上沙沙作响。
"跟你们说个事!"苏默玲的视频画面突然凑近,"我爸今晚翻旧账,说三十年前有渔民总来卖海货,每次多送枚小铜钱......"
陈潮生攥紧啤酒罐,罐身发出轻微变形声。他想起沈叔说过,父亲临终前攥着枚铜钱念叨"海马号该回家了"。月光洒在鱼池里,小丑鱼夫妻正围绕鱼卵巡游,尾鳍划出的波纹。
"无论海马号藏着什么,"陈潮生提高声音盖过浪涛,"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一首并肩作战。"他看向视频里的苏默玲,又环视身边伙伴,"大海给了我们机会,只要手拉手,再大的风浪都不怕!"
碰杯声惊飞树上的夜鸟。王二胖指着陈潮生大笑:"潮生哥脸红得比煮熟的螃蟹还红!"沈渔歌递来纸巾,林鲸落记录着"船长首次脸红事件",视频里传来苏默玲憋笑的声音。
夜深了,海风渐急。陈潮生躺在鱼池边的竹床上,听着伙伴们回屋的脚步声。远处传来沈叔检查渔具的舵轮声,吱呀作响。他摸出贝壳哨子,月光下,牙印清晰如昨。突然,鱼池里传来"啵"的轻响——第一颗鱼卵孵化了!半透明的小鱼摆动着尾巴,游向母鱼身边。
明天有新的计划:调试新到的潜水装备,等待苏默玲带回老罗盘。老槐树又见证了一个夜晚,新生的小鱼摆尾游向更广的水域。正如这群年轻人,站在梦想的起点,带着对大海的热爱与敬畏,即将开启属于他们的——既酷且燃的明天。
(http://www.wmfxsw.com/book/898044-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