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京城的气氛越发凝重。康熙的身体日渐衰弱,九子夺嫡的争斗也愈发激烈。这天夜里,胤禛收到一封密信,看完后面色铁青,将信狠狠揉成一团。
林晚从未见他如此动怒,小心翼翼地问:“西爷,出什么事了?”
胤禛深吸一口气,将揉皱的信纸递给她:“你自己看。”
林晚展开信纸,只见上面用朱砂写着几个字:“太子党欲构陷西爷,借江南赈灾款一事发难。”
她心里一惊:“江南赈灾款?我记得之前西爷负责过这事,难道是账目上出了问题?”
“账目自然没问题,”胤禛冷笑一声,“怕是有人想借此做文章,污蔑我贪墨赈灾款。”
林晚皱起眉头,开始在脑子里飞速回忆历史——好像康熙后期,太子确实因为贪腐问题被废过一次,但具体细节她记不太清了。她努力思索着对策:“西爷,既然账目没问题,那我们就把账本拿出来,清清楚楚地对一遍,让他们无话可说!”
“谈何容易,”胤禛揉了揉眉心,“对方既然敢这么做,必然是布好了局,只怕账本上也会被他们动手脚。”
林晚想起自己之前改革的账本分类法,眼睛一亮:“西爷,我们用新的记账法记的明细还在吧?那种分类汇总的方式,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他们想动手脚也难!而且,我们还有商家开的‘发票’(单据),可以一一核对!”
胤禛闻言,眼神一亮:“你说得对!那些人习惯了老法子记账,未必想到我们会有如此详细的记录。”他看向林晚的目光充满了赞赏,“阿晚,你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想到办法。”
被他这么一夸,林晚心里美滋滋的,却故作镇定:“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西爷,咱们现在就去账房对账本吧!”
两人连夜来到账房,对着林晚改良后的账本和商家单据逐一核对。果然,在详细的分类记录和原始单据面前,任何污蔑都显得苍白无力。
看着胤禛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林晚也松了口气。看来,她这现代社畜的“整理癖”和“记账魂”,在古代的夺嫡战场上,也能派上大用场呢!
胤禛将整理好的账册放入檀木匣,指尖抚过林晚改良的分类标签。那些按"漕运""赈粮""工钱"细分的账页,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他忽然想起初见时,这丫头在王府账房里摆弄算盘的模样,指尖翻飞间竟把积压三年的旧账理得井井有条。
"阿晚,"他忽然转身,月白袍袖扫过案上散落的单据,"你可知江南赈灾款里,藏着多少生死?"
林晚正往茶盏里添桂花蜜,闻言抬眼。她记得史书里记载康熙西十七年,太子因贪腐被废后自缢,但此刻西爷眼中分明浮着更深的忧虑。"西爷是说..."她突然顿住,想起账册里那些蹊跷的银钱流向。
果然,胤禛抽出一叠泛黄的单据:"这三万两银子,按理该拨往苏州水患之地,却转手进了金陵某盐商的账房。"他修长的手指划过朱砂批注,"若非你坚持要商家盖章存档,这笔猫腻怕是要混进大清国库了。"
林晚倒抽口冷气,指尖无意识着袖中暗藏的钢笔。这是她随身携带的现代遗物,此刻却成了戳破骗局的利器。"西爷,不如我们..."她压低声音,眼底闪着狡黠的光,"把账本誊抄三份,一份呈给皇上,一份送去户部,还有一份..."
"送去八爷府。"胤禛眸色骤暗,"让那些人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漏网之鱼。"
夜风掠过窗棂,吹散案头墨香。林晚望着胤禛批阅奏折的背影,忽然想起今晨在御膳房听见的闲话——八福晋的陪嫁银器上,刻着金陵盐商特有的缠枝莲纹。她悄悄将钢笔藏回袖中,这深宫里的每一道暗流,都等着她用现代人的智慧去破译。
(http://www.wmfxsw.com/book/887614-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