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属于我的成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属于我的成功

 

数学满分的余热未消,绿藤中学浓厚的竞赛氛围便扑面而来。

这天下午的自习课被临时征用,初一年级召开了竞赛动员大会。礼堂里坐满了新生,主席台上坐着各学科竞赛的负责老师,气氛庄重而热烈。

“各位同学,绿藤的血液里流淌着竞赛的基因!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这五大奥林匹克竞赛,是你们通往顶尖学府、展示自我才华的金光大道!”年级主任的声音充满激情,“我们拥有全市、乃至全省最优秀的竞赛教练团队!只要你有实力,有毅力,绿藤就能给你提供最广阔的舞台!”

台下的学生们,尤其是火箭班的,个个眼神发亮,跃跃欲试。

宋婳坐在人群中,心潮同样起伏。竞赛,这是她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能验证学习成果,更是获取保送资格、接触顶尖资源的捷径。信息学(编程)竞赛,是她早己锁定的目标!

信息学竞赛(NOI)教练是个戴着厚厚眼镜、头发有些凌乱的中年男老师,姓周,看起来有些木讷,但当他开始介绍信息学竞赛时,眼中迸发出的光芒瞬间点燃了整个会场。

“……信息学,是构建未来世界的基石!算法是灵魂,代码是工具!在这里,逻辑思维、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锤炼!我们绿藤信息学竞赛队,目标是省队,是全国金牌,是国际赛场!”

周老师的声音带着一种理工男特有的执着和感染力,“今年市里的NOIP(省级联赛)选拔赛将在十一月初举行,面向所有初一初二学生!想挑战自己大脑极限的,想用代码改变世界的,欢迎报名!”

陈宇坐在宋婳斜后方,激动得脸都红了,小声对旁边的林薇说:“我一定要报名!”

宋婳握紧了拳头。十一月初,还有两个月!她必须在这两个月里,将编程水平提升到一个足以冲击奖项的高度!时间紧迫!

动员大会一结束,周老师就被一群对信息学感兴趣的学生围住了。宋婳和陈宇也挤了过去。

“周老师,请问报名有什么要求吗?需要什么基础?”一个男生问。

“基础嘛,最好学过一点编程语言,C++是竞赛指定语言。不过兴趣和思维是最重要的!”周老师耐心解答,“我们会组织选拔和培训。感兴趣的同学,下周一放学后,到实验楼三楼计算机房集合,先做个简单的摸底和宣讲。”

宋婳默默记下了时间和地点。C++?她目前还在啃Python的基础,看来必须加速转向C++了。她看了一眼同样兴奋的陈宇,后者对她用力点了点头。

“宋婳,你也要报信息学?”林薇凑过来,惊讶地问,“哇,数学满分还不够,还要挑战编程?给不给我们凡人活路啦!”她嘴上抱怨,眼里却满是佩服。

“嗯,想试试。”宋婳点点头。多一个竞赛,就多一条通往目标的路径,也多一分实力保障。

“那太好了!以后可以一起讨论!我后端贼溜!”陈宇立刻接口,脸上是找到同好的喜悦。

——

确定了竞赛目标,宋婳的学习计划立刻进行了调整。C++语言的学习被提上最高优先级。她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在线上平台刷题,对着《C++ Primer》啃语法。图书馆的角落,成了她和陈宇经常“接头”的地方。

“宋婳,你看这个指针传递,我老是搞混地址传递和值传递……”陈宇皱着眉头,指着屏幕上的代码。

宋婳凑过去看:“这里,形参是指针类型,你传进去的是变量的地址。函数内部通过解引用操作的是原变量本身。而值传递,函数内部操作的是副本……”她一边解释,一边在草稿纸上画着内存示意图,用箭头标注地址指向。

她的理解清晰透彻,讲解也深入浅出。陈宇听得连连点头:“明白了!这样画图清楚多了!宋婳,你理解能力太强了!感觉你才学没多久,比我这个搞了两年Python的还透彻!”

宋婳笑了笑,没说话。重生带来的理解力加成和对目标的极度渴望,让她吸收知识的速度远超常人。

“对了,”陈宇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宋婳,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可以用编程做点实用的小工具?比如……帮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嗯?”宋婳心中一动。这正是她之前构思过的方向——知识变现的雏形。

“你看啊,我们每天要做那么多题,错题整理起来好麻烦。”陈宇眼睛发亮,“我在想,能不能做个简单的程序,输入题目和答案,它能自动归类错题类型,还能定期推送类似题给我做?或者,做个随机抽题的小程序,用来背单词、背古文?”

宋婳的眼睛也亮了。陈宇的想法和她的不谋而合!“这个想法很好!技术上,核心是数据库存储和检索,前端界面展示,再加上一点简单的算法逻辑。”

她立刻在纸上勾勒起来,“比如错题管理,需要定义题目类型(数学几何、代数、英语语法点等)、难度、错误原因标签……然后根据这些标签进行检索和推送……”

两人越讨论越兴奋,从技术实现聊到用户体验。宋婳负责逻辑框架和算法设计,陈宇则更擅长具体的后端实现细节。一个基于编程的“学习小助手”的雏形,在图书馆的灯光下,悄然诞生。宋婳仿佛看到了一个利用自身技能创造价值、甚至可能带来财富的小小萌芽。

————

周末,林薇神神秘秘地找到宋婳。

“宋婳!救命!”林薇双手合十,一脸恳求。

“怎么了?”

“我们小区和隔壁小区搞了个青少年读书交流活动,就在明天下午社区活动中心!要求每边出几个人分享读书心得……我们这边本来找好的一个男生临时放鸽子了!现在缺一个人!救场如救火啊宋学霸!”

林薇晃着宋婳的胳膊,“我知道你不喜欢人多……但就几分钟!随便分享点你看过的书就行!比如……比如你那本厚厚的《算法导论》?”她眨巴着眼睛,试图用宋婳的兴趣点诱惑她。

分享?读书心得?在社区活动中心?面对一群陌生人?

宋婳的心瞬间揪紧了。社恐的本能让她下意识地想后退,想拒绝。光是想象那个场景,手心就开始冒汗,喉咙发紧。前世那种在众人注视下无所适从、恨不得钻地缝的感觉又回来了。

“我……我不行的……”宋婳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抗拒和慌乱。

“哎呀,求你了宋婳!”林薇使出浑身解数,“就一次!几分钟!分享你最喜欢的书就行!不用讲很深!就当帮我个忙,也当……当锻炼一下嘛!你看你现在数学满分,编程也那么厉害,总不能一辈子躲着人说话吧?顾砚都敢在讲台上讲题呢!”

林薇最后一句,精准地戳中了宋婳内心最隐秘的渴望和痛点。

是啊。顾砚可以,苏晴可以,为什么她宋婳不行?

她重生回来,不就是要克服这些弱点,活出不一样的人生吗?难道要永远被社恐困住?

想到顾砚在图书馆讲题时的从容,想到苏晴在人群中永远挺首的脊背,一股不服输的倔强从心底涌起。她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心。

“……好。”这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耶!宋婳最好了!”林薇欢呼雀跃。

答应下来的瞬间,巨大的恐慌感就攫住了宋婳。整个晚上,她都在焦虑中度过。分享什么书?《算法导论》?天啊,下面坐的可能是小学生、初中生、甚至家长,谁听得懂?讲童话?她早就过了那个年纪。

她翻箱倒柜,最后找到了一本小学时看过的、对她影响很大的名人传记——《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就它了!至少主题励志,相对普适。

她开始写发言稿,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想象着台下无数双眼睛,她就紧张得胃部痉挛。

她对着镜子练习,声音颤抖,眼神躲闪,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利索。

“宋婳,你可以的!就当下面是一堆南瓜!”她给自己打气,但效果甚微。前世被嘲笑、被孤立的阴影如同实质的藤蔓,缠绕着她,让她窒息。

————

周日下午,社区活动中心的小礼堂里坐了几十号人,大多是学生和陪同的家长。空气里混合着儿童涂鸦的味道和零食的甜腻。

宋婳坐在后台的椅子上,脸色苍白,手心全是冷汗。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如雷的心跳声。下一个,就轮到她了。

“下面,有请绿藤中学的宋婳同学,为我们分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阅读心得!大家欢迎!”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

宋婳感觉双腿像灌了铅,每一步都沉重无比。她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走上那个小小的讲台。

刺眼的灯光打在她身上,台下模糊的面孔像一片片晃动的阴影。

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她,大脑一片空白!准备好的稿子忘得一干二净!喉咙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时间仿佛凝固了。台下开始出现细微的骚动和窃窃私语。

“她怎么了?”

“吓傻了吧?”

“绿藤的?这么胆小?”

那些细碎的声音像针一样扎进宋婳的耳朵。冷汗顺着额角滑落。完了……她又要搞砸了……像前世无数次那样……巨大的羞耻感和自我厌恶几乎要将她淹没。

就在她几乎要崩溃逃离时,目光无意间扫过台下角落。她看到了林薇!林薇正用力地对她做着口型,双手握拳,无声地呐喊:“加油!宋婳!你可以的!”

林薇旁边,竟然坐着陈宇!他也来了,同样紧张地看着她,眼神里是满满的鼓励。

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在陈宇旁边,那个靠墙站着的身影——是顾砚!他怎么会在这里?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身姿挺拔,在略显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他的目光沉静地落在宋婳身上,没有催促,没有不耐,只有一种纯粹的、带着力量感的注视。他的眼神仿佛在说:“别怕,我在。”

这意外的支持,像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刺破了宋婳心中厚重的恐惧迷雾。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驱散了部分冰冷。

她用力闭了闭眼,再睁开。不能逃!为了重生,为了自己,也为了台下这些相信她、支持她的人!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那些模糊的面孔,将视线聚焦在讲台边缘的一点。开口,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干涩沙哑:

“大…大家好。我…我今天分享的书是…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她的声音磕磕绊绊,语句破碎。台下的骚动更明显了。宋婳的脸颊烧得滚烫,但她死死咬着牙,没有停下。

她想起了书中海伦·凯勒在黑暗和寂静中永不放弃的挣扎,想起了自己重生后抓住每一线光明的决心。

“海伦她看不见,听不见,说不出话但她比我们很多看得见、听得见的人活得更光明……”

她的声音依旧颤抖,但渐渐带上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她教会我…无论身处怎样的黑暗…都不要放弃…对知识和光明的渴望……”

她开始讲述书中最打动她的片段,讲述海伦学会第一个单词“water”时的狂喜,讲述她在沙利文老师帮助下打开世界大门的艰难历程。她的语言依旧朴素,甚至不够流畅,但那份真诚和从自身经历出发的感悟,却渐渐感染了台下的听众。窃窃私语声小了下去。

“……如果只有三天光明…我会做什么?”

宋婳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看向那个角落。顾砚依旧站在那里,安静地看着她,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丝赞许。这给了她莫大的勇气。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终于平稳了一些,带着一种破茧而出的力量:

“我会贪婪地看每一本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因为知识就是我的光明!它让我…不再害怕黑暗!”

最后一句,她几乎是喊出来的。带着哽咽,也带着重生以来最深刻的领悟和宣言!

话音落下,短暂的寂静后,台下响起了掌声。起初是林薇和陈宇用力地鼓掌,随后,越来越多的掌声加入进来,虽不热烈,但充满了真诚的鼓励。

宋婳站在台上,胸膛剧烈起伏,脸上还带着泪痕,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她做到了!她站在了这里,面对着恐惧,完成了分享!虽然过程狼狈不堪,远谈不上精彩,但这对她而言,是一次巨大的、里程碑式的突破!

她看向台下那个角落。顾砚看着她,唇角勾起一抹极淡、却清晰可见的弧度。他抬起手,轻轻地、却坚定地,为她鼓了两下掌。

社恐的坚冰,在这一刻,被勇气和友情凿开了一道清晰的裂缝。光,透了进来。


    (http://www.wmfxsw.com/book/881033-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