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风云初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风云初起

 

残雪消融的初春,皇城朱雀大街张灯结彩。太后六十大寿的宫宴请柬,如雪花般飞入达官显贵府邸。荃南烛着烫金请柬上的鸾凤纹,指尖微微发颤——这不仅是皇室恩典,更是将现代商业智慧推向朝堂的绝佳契机。

“少爷,林家兄弟求见。”阿福的通报打断了他的思绪。

前厅内,两个佩剑男子并排而立。兄长林羽身形挺拔,剑眉星目;弟弟林霄稍显清瘦,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久仰荃少爷大名。”林羽抱拳行礼,腰间玉佩与陆明远那日所持的龙纹玉佩形制相似,“我兄弟二人在江湖经营镖局,听闻您商队护卫严明,特来讨教。”

荃南烛心中一动,那日陆明远留下的谜团再次浮现。他不动声色地请二人落座:“两位过誉。不过是些雕虫小技,倒是两位腰间玉佩...”

林霄正要开口,林羽轻咳一声打断:“家传之物罢了。听闻荃少爷要为太后寿宴进献贺礼,我兄弟愿助一臂之力,保货物周全。”

三日后,装满贺礼的车队浩浩荡荡驶向皇宫。荃南烛特意将最珍贵的展品——一幅由现代投影技术改良的“动态画卷”,藏在特制的檀木箱中。这幅画卷以丝绸为底,内置机关,展开时山水人物竟能随光影流动,堪称巧夺天工。

车队行至城郊密林,忽闻一阵悠扬笛声。一名白衣女子立于青石之上,手中玉笛吹奏着《清平乐》,发间珍珠步摇随着动作轻晃。她转身时,荃南烛呼吸一滞——那双杏眼含着秋水,容貌竟与他现代记忆中的某位故人有七分相似。

“荃少爷好兴致。”女子放下玉笛,声音清脆如银铃,“小女苏瑶,兄长在翰林院任职。听闻您有奇物进献太后,特来一睹风采。”

荃南烛还未答话,林羽己挡在他身前,手按剑柄:“苏姑娘怎知我们行踪?”

苏瑶轻笑:“不过是与荃少爷心有灵犀。”她从袖中取出半幅舆图,与荃南烛在赵德荣账本中发现的残图严丝合缝,“此图事关隐秘商道,还望荃少爷笑纳。”

就在这时,林中突然响起梆子声。数十名黑衣蒙面人持弩杀出,箭矢如骤雨般射向车队。林羽、林霄兄弟瞬间抽剑,寒光在阳光下划出优美弧线。荃南烛指挥伙计们组成盾阵,目光却始终盯着苏瑶——只见她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枚信号弹,冲天而起的红光撕破天际。

“荃少爷小心!”张猛的怒吼传来。一名蒙面人竟从树上倒挂而下,匕首首取荃南烛咽喉。千钧一发之际,苏瑶甩出腰间软鞭缠住刺客手腕,借力旋身踢飞对方。她的白衣在风中翻飞,发间步摇叮当作响,竟比舞剑的侠客更显飒爽。

援军很快赶到,为首的正是陆明远。“荃少爷受惊了。”他摇着折扇扫视战场,“这些人是丞相府的死士,看来有人不想让您的贺礼顺利入宫。”

宫宴当夜,太和殿内灯火辉煌。荃南烛捧着礼盒跪地:“臣恭祝太后福寿安康,特献《山河永固图》。”随着机关启动,画卷缓缓展开,光影流转间,长城蜿蜒、黄河奔腾,群臣发出阵阵惊叹。太后更是喜笑颜开:“此等神技,当赏!”

就在此时,一个阴柔的声音响起:“陛下,这等奇技淫巧,恐乱人心。”荃南烛抬头,见说话之人身着蟒袍玉带,正是丞相苏怀瑾——苏瑶的父亲。

“丞相此言差矣。”荃南烛不卑不亢,“技艺无分古今,皆为利民。此图虽巧,却可用于教学、舆图绘制,实乃国之重器。”

苏怀瑾眼神阴鸷:“伶牙俐齿。不过据本官所知,荃少爷的商队近日频繁出入无名谷,那可是朝廷禁地。”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荃南烛正要辩解,宁王突然开口:“皇兄,太后寿宴大喜之日,何必谈这些扫兴之事?况且荃卿家献宝有功,理应嘉奖。”

太后颔首:“皇儿所言极是。赐荃南烛三品商卿,特许开设皇家贡铺。”

谢恩退下后,荃南烛在宫门外遇到苏瑶。“荃少爷好胆识。”她递过一个锦囊,“父亲己将你视为眼中钉。这是他与藩王往来的密信,或许有用。”

回到府邸,荃南烛展开密信,瞳孔骤缩。信中不仅提及对商路的控制,更有谋逆之词。他想起林羽兄弟的玉佩、陆明远的神秘身份,终于明白自己早己卷入一场惊天阴谋。而苏瑶,这个与故人相似的女子,究竟是敌是友?

窗外惊雷炸响,春雨倾盆而下。荃南烛望着雨幕,握紧了拳头。宫宴上的风光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真正的风云,才刚刚开始。他铺开宣纸,写下一串数字——这是现代商业管理中的风险评估模型。在这个封建王朝,他不仅要守住商路,更要在权谋漩涡中,为自己和盟友杀出一条生路。

林羽兄弟深夜来访,带来了宁王的口信;陆明远送来密报,暗示朝廷将有大变动;而苏瑶留下的密信,字字句句都在提醒着荃南烛,丞相府的杀机己如影随形。在这个波谲云诡的夜晚,荃南烛点燃烛火,开始谋划一场足以改变朝堂格局的商业与权谋的双重博弈。他知道,自己离那个如同李嘉诚般的商业传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每一步,他都将走得坚定而决绝。


    (http://www.wmfxsw.com/book/87856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