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蒸汽轰鸣,奇迹诞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章 :蒸汽轰鸣,奇迹诞生

 

格物院工坊内,一声巨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轰!”

浓烟从工坊里滚滚冒出,几个工匠灰头土脸地跑了出来,身上的衣服还冒着青烟。

“又炸了?”龚美站在院门口,神色平静。

墨白从烟雾中走出,脸上满是黑灰,头发也被烧焦了一撮:“主人,这己经是第十三次了。”

“原因?”

“密封圈又裂了。”墨白擦了擦脸上的汗珠,“铁庚打造的气缸虽然结实,但皮革做的密封圈承受不住高压。”

铁庚闷声闷气地说:“我己经试过牛皮、猪皮、羊皮,都不行。一遇到高温高压就开裂。”

龚美望着冒烟的工坊,心中并无焦急。

技术突破本就需要无数次失败,现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也用了十几年时间。

“继续。”龚美简单地说了两个字。

墨白重重点头,转身又钻进了工坊。

这一幕己经持续了半个多月。自从蒸汽机原型试验成功后,墨白就像着了魔一样,日夜不停地改进着这台机器。

他在工坊里搭了个简陋的帐篷,饿了就啃两口干饼,困了就在机器旁边打个盹。

“墨白师父,您该休息了。”一个年轻工匠劝道。

墨白头也不抬,“这台机器一天不稳定运转,我就一天不能安心。”

他的执着感染了所有人。

铁庚每天都在炉火前挥汗如雨,尝试着各种新的合金配方。工匠们也都自觉加班,没有人抱怨。

“庚哥,要不试试青铜?”一个工匠建议。

“青铜太软。”铁庚摇头,“需要更硬的材料。”

他想起龚美曾经提到过的钢铁,开始尝试在铁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碳。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炼出了一种全新的合金——虽然他不知道这叫钢,但这种材料确实比普通铁器坚韧许多。

“墨白!”铁庚兴奋地跑进工坊,“新材料炼成了!”

墨白接过还带着余温的金属块,仔细端详。这块金属呈现出独特的银灰色,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

“试试。”

新的气缸和活塞很快打造完成。墨白小心翼翼地组装着,每一个步骤都格外谨慎。

“点火。”

锅炉内的水开始沸腾,蒸汽顺着管道进入气缸。活塞开始移动,比之前平稳了许多,但运行了不到一刻钟,又是一声闷响。

“还是不行。”墨白有些沮丧。

龚美走了进来:“墨白,我给你找个帮手。”

门外走进一个面容清瘦的中年人,正是毕昇。

“毕师傅?”墨白有些疑惑,“您来这里做什么?”

毕昇笑了笑:“荣王说你们遇到了技术难题,让我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墨白将蒸汽机的原理和遇到的问题详细说了一遍。毕昇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

“有意思。”毕昇围着机器转了一圈,“这个活塞的精度要求很高吧?”

“没错。”墨白叹气,“差一分都不行,但我们的加工精度总是达不到要求。”

毕昇想起自己制作活字的经历:“我在制作活字时,也遇到过类似问题。每个字的高度必须完全一致,否则印出来的字就会深浅不一。”

“您是怎么解决的?”

“标准化。”毕昇说出了一个让墨白眼前一亮的词,“先制作一个标准模具,然后所有的活字都按照这个模具来制作。”

墨白恍然大悟:“您是说,我们也可以制作标准模具?”

“正是。先用最好的工匠制作一个完美的样品,然后以此为标准,批量制作。”

这个思路让墨白茅塞顿开。他立即着手制作精密的模具,确保每一个零件都符合标准。

几天后,钱乙也被龚美请到了格物院。

“钱神医,您对机械也有研究?”墨白好奇地问。

钱乙摇头:“我不懂机械,但我懂人体。”

他指着蒸汽机的管道:“这些管道就像人体的经络,蒸汽就像气血。如果经络不通,气血就无法顺畅运行。”

墨白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

“管道的连接很重要。”钱乙说,“我在炼制药材时发现,有些草药的汁液具有很好的密封性。比如桃胶,晒干后韧性极强,遇水膨胀,密封效果极佳。”

墨白眼睛一亮:“您是说,可以用桃胶做密封圈?”

“不只是桃胶。”钱乙继续说,“还有松脂、蜂蜡,这些天然材料都有很好的密封性。”

墨白立即让人去采集这些材料。经过反复试验,他发现将桃胶、松脂和蜂蜡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密封圈不仅韧性好,而且耐高温。

“再试一次。”

新的蒸汽机组装完成。

锅炉点火,水开始沸腾。蒸汽顺着管道进入气缸,活塞开始运动。

一刻钟过去了,机器依然平稳运行。

半个时辰过去了,活塞的运动越来越有节奏。

一个时辰过去了,机器发出稳定的轰鸣声。

“成功了!”一个工匠兴奋地叫道。

墨白激动得浑身颤抖,他围着机器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主人!”他朝着龚美跑去,“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龚美走到机器前,仔细观察着活塞的运动。这台机器虽然还很粗糙,噪音也不小,但它确实在稳定运转。

铁庚兴奋得挥舞着拳头:“我的钢材真的有用!”

毕昇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标准化果然有效。”

钱乙则在旁边默默观察着蒸汽的流动:“这就是蒸汽的力量吗?真神奇。”

天色渐晚,外面开始下起雨来。雷声隆隆,闪电划破夜空。

工坊内,蒸汽机依然在轰鸣。那有节奏的声音,就像大宋工业时代的心跳。

“主人,这台机器能用来做什么?”墨白问道。

龚美走到窗前,望着雨夜中的汴京城:“它能织布,一台机器顶十个织女。它能磨面,一台机器顶二十个石磨。它能抽水,让矿井再也不怕积水。”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龚美继续说道,“将来,我们可以用它来驱动巨大的船只,让大宋的商船抵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带动机车,让人们的出行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机车?船只?这些词汇让在场的人充满了困惑,但他们能感受到龚美话语中的宏伟蓝图。

“主人的意思是,这台机器能改变整个大宋?”铁庚问道。

“不只是大宋。”

雷声再次响起,闪电照亮了工坊。

墨白热泪盈眶:“主人,能参与这样的大事,是我墨白三生有幸。”

“我们都是。”毕昇也被感动了,“能见证这样的奇迹,此生无憾。”

钱乙点头:“如果这台机器真能造福百姓,那我们这些日子的努力就值得了。”

龚美看着众人,这些人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但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龚美说道,“这只是第一步。我们需要改进效率,降低成本,让这项技术能够推广应用。”

墨白擦干眼泪:“主人,您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首先,要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龚美说,“每一个零件都要有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大规模生产。”

毕昇立即表态:“这个我有经验,活字印刷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要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龚美继续说,“光靠我们几个人是不够的,需要一支技术队伍。”

铁庚拍着胸脯:“主人,我可以带徒弟。”

“最后,要为这项技术的应用做准备。”龚美望向远方,“纺织、采矿、交通,每一个领域都需要专门的设计。”

雨渐渐停了,但工坊内的蒸汽机依然在轰鸣。那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龚美最后看了一眼这台凝聚了众人心血的机器,心中己经勾勒出了它的未来:在矿山深处,它将为矿工们抽干积水;在纺织工坊里,它将带动无数纺锤飞速旋转;在远洋的巨舰上,它将推动船只乘风破浪。


    (http://www.wmfxsw.com/book/872472-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