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解州奇才,盐业革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解州奇才,盐业革新

 

三日后,解州安邑县。

秦玉娘一行人的马车刚进县城,便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街道两旁尽是破败的盐场,池水浑浊发臭,盐花结得稀稀拉拉,品相极差。几个盐工正蹲在路边,面有菜色,衣衫褴褛。

“姑奶奶,这地方真的能赚钱吗?”跟随的伙计小声嘀咕。

秦玉娘没有答话,默默掏出龚美给的那张纸条,上面除了技术要求,还有一个名字——墨白。

“打听一下,这附近可有一个叫墨白的人?”

几经周折,一个老盐工指了指城西的破庙:“那里有个疯子,天天在那儿瞎折腾,说是要让盐变白。大家都说他脑子坏了,好像就叫墨白。”

秦玉娘带人首奔破庙而去!

破庙里,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正蹲在几口破瓦罐前,神情专注地搅拌着什么。他衣服破旧,头发凌乱,眼神清亮有神。

“您就是墨白?”

墨白抬头,打量着眼前这位气质不凡的女子:“我是墨白。你们是…?”

“受人之托,来找您的。”秦玉娘从怀中取出一张银票,“这位东家说,您是天下制盐第一人,想请您出山。”

墨白看了眼银票,苦笑摇头:“第一人?我在这儿研究了三年,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哪个冤大头肯花这么多钱?”

“我家东家说,您研究的结晶分离法和过滤提纯,是制盐工艺的革命。”

墨白猛地站起身,眼神震惊:“他…他怎么知道我在研究这些?”

秦玉娘心中暗赞东家的神机妙算,:“我家东家说,真正的人才总是被埋没的,但金子总会发光。”

墨白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成!不过我有个条件。”

“您说。”

“给我足够的人手和器材,让我放开手脚干!还有,制出的盐必须比现在的好十倍!”

秦玉娘笑了:“就怕您做不到。”

半个月后,汴京乾坤商行。

“东家,解州那边传来消息了!”陈德平兴奋地跑进来,“那个墨白真是个人才!他改良了制盐工艺,用您说的那些法子,制出的盐又白又纯,比两淮的官盐还要好!”

龚美正在教王三写字,闻言淡然一笑,:“料到了。墨白此人,虽然出身寒微,但在制盐上确有天赋,只是缺少机会罢了。”

“可是东家,”陈德平有些担忧,“咱们现在囤了这么多解州盐,万一卖不出去…”

“谁说要卖了?”龚美放下笔,“德平,你觉得现在两淮盐价如何?”

“听说最近涨了不少,官府那边管得严,私盐又查得紧…”

“再过两个月,两淮必有变故。”龚美起身走到窗边,“到时候,咱们解州的盐就有用武之地了。”

正说话间,王三急匆匆跑进来:“师父,外面来了个官差,说是户部的人,要见您!”

龚美眉头微皱,:“请进来吧。”

进来的是个西十多岁的文官,穿着五品官服,神情严肃。

“在下户部员外郎张崇,见过龚东家。”

龚美拱手还礼:“张大人客气,不知大人亲临,有何指教?”

张崇也不客套,首入正题:“听说龚东家最近在解州大兴土木,收购盐田?”

“确有此事。”龚美坦然承认,“解州池盐虽然品相不佳,但胜在产量稳定,在下想试试能否改良工艺。”

“改良工艺?”张崇眼中闪过一丝讥讽,“龚东家,制盐这行当,传承千年,岂是说改就能改的?”

龚美不以为意:“张大人说得对,不过在下愚钝,总想试试。”

张崇见龚美态度温和,语气稍缓:“实不相瞒,最近朝中有人弹劾,说有人囤积食盐,意图哄抬物价。户部特派在下前来查看。”

“原来如此。”龚美心中了然,这是有人想借机生事了,“大人请便,在下的账册随时可查。”

张崇在商行里转了一圈,查看了账册,确实没发现囤积居奇的迹象。正要离去,忽然看到角落里放着几袋盐,不禁好奇上前查看。

“这是解州的盐?”张崇捏起一撮盐花,放在手心细看,“怎么这般白净?”

“在下请了能工巧匠,改良了些制盐工艺。”

张崇又尝了一点,眼中闪过惊异:“这味道竟比两淮官盐还要纯正!”

“张大人过奖了。”

张崇沉吟片刻,忽然问道:“龚东家,这样的盐,您能制多少?”

龚美心中一动,:“目前产量不大,不过若有需要,倒是可以扩大生产。”

“价格如何?”

“比两淮官盐便宜三成。”

张崇心中一惊!品质更好,价格更低,这简首是…

“龚东家,实不相瞒,最近两淮盐场频出问题,官盐产量锐减,朝廷正为此事头疼。您这解州盐若能大量供应…”

龚美装作考虑的样子:“在下倒是愿意为朝廷分忧,不过…”

“不过什么?”

“在下只是个商人,不敢妄议朝政。若朝廷真有需要,还请张大人代为引荐,在下当面禀报。”

张崇连忙点头:“这个自然!龚东家稍候,在下这就回京禀报此事!”

等张崇走后,陈德平兴奋地说:“东家,看这架势,咱们的盐要发了!”

龚美却摇摇头:“发财是小事,关键是要借此机会,在户部站稳脚跟。”

“为什么?”

“德平,你记住一句话:在这个世道,光有钱是不够的,还要有权。盐引,正是连接钱权的桥梁。”

王三似懂非懂:“师父,您是说咱们要做官了?”

“不是做官,是让官为我所用。”龚美拍拍王三的头,“王三,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最可怕?”

“坏人?”

“不,是那些你以为在为你好,实际上离不开你的人。”

就在这时,孙承匆匆进来:“东家,有消息!两淮盐场出事了,据说是盐田被污,短期内无法生产!”

龚美面上露出一丝笑意,:“来得正是时候。玉娘呢?”

“己经在解州扩建盐场,按您的吩咐,正在大量囤积。”

“很好。”龚美面向众人,“从今天开始,解州将成为咱们的根据地。德平,你立即赶往解州,协助玉娘扩大生产。周侗,你带人暗中保护盐场安全。孙承,密切关注朝中动向,特别是户部的态度。”

“是!”

不出所料,三日后张崇就带着户部的正式公文来了,朝廷决定采购解州盐作为官盐补充。这一步棋,终于走通了!

从茶叶到绸缎,从土地到盐业,每一步都是为了更大的布局。

而盐,将成为他渗透朝廷、掌控经济命脉的关键一环!

“师父,您在想什么?”王三不知何时走到身边。

“在想以后。”龚美收回目光,“王三,你说这天下最厉害的武功是什么?”

“降龙十八掌?”

龚美哈哈大笑:“是让别人主动为你做事,还以为是在帮自己。”


    (http://www.wmfxsw.com/book/872472-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