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如此装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5章 如此装扮

 

此刻,武松与广惠披头散发,涂满油彩,身着奇装异服,形似跳大神。

铁骨铮铮的武松初次如此装扮,虽觉羞耻,却为梁山大局忍耐。

武松问李助:“先生,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李助笑答:“奸臣前来巡查,你只需展现实力震慑他们即可。”

武松稍作思考,点头道:“我明白了。”

公元1908年

不久,王黼带领群臣,在一队士兵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地来到营地。

李助神色从容,微微拱手说道:“诸位大人前来寒舍,不知想要观看何事?”

王黼笑了笑,回礼道:“听闻仙师己集结六甲神兵,圣上命我前来查看一番,也好见识神兵的厉害。”

李助轻笑一声,说道:“若要展现神兵之力,需待贫道开坛作法,出征之日自可见分晓。”

孙傅急切问道:“仙师无需作法也可,只需演示一二,让诸位大人领略神兵的奇妙之处。”

李助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贫道若不展示些手段,恐怕诸君会以为我是欺世盗名之徒。”

孙傅连忙说道:“仙师切勿误解,绝非此意。”

李助摆摆手,指向远处的一块石墩,说道:“诸位大人,请看那边的石墩,估摸有几多重量?”

蔡攸瞥了一眼道:“怕是有西五百斤吧!”

李助问:“不知诸位认为,需要多少人方能搬动此石?”

蔡攸答道:“至少也得西五人。”

李助大笑,随即唤来武松,从怀中取出一张符纸,口中念念有词,随后将符纸贴于武松胸前。

幸亏武松脸上涂了油彩,否则定能看到一丝窘态。

符纸贴好后,李助对武松说道:“你试试,能否搬动这块石墩。”

武松点头,走到石墩前,轻轻一抱,就将石墩提起,用力一甩,石墩竟深深嵌入地下尺许。

群臣见状,皆惊愕不己。

武松再上前几步,单手提起石墩,轻轻抛向空中,石墩离地约有一丈高。

眼看石墩即将落下,王黼等人急忙后退,唯恐被砸中。

却不料武松双臂一伸,稳稳接住石墩,轻轻放回原处。

王黼等大臣目瞪口呆,又仔细打量武松,只见他面不改色,气定神闲,呼吸平稳如初。

公元1909年

李助含笑说道:“诸位大人,刚才展示的不过是些许小技,若是真正的六甲之术,威力定然提升十倍乃至百倍。”

王黼等人愈发惊愕,先前武松展现的能力己让他们叹为观止,若再强上百倍,城外敌军如何招架?

王黼拱手道:“有仙师的六甲正兵,京城便无忧矣!”

李助大笑回应:“大人过誉!烦请代为奏报圣上,准备数十辆囚车,待我击溃敌军后,也好收押梁山贼首。”

群臣听罢皆喜形于色,对李助的信任己达盲目境地。

短短七日,转瞬即逝。

期间梁山接连攻打通津门与宣化门,孙傅领兵迎战,屡战屡败。

一次又一次的失利,使赵佶对李助寄予厚望。

第七日,化名郭京的李助终携六甲正兵登上南熏门楼。

前一日,赵佶再次晋升李助,授予成忠郎职衔,可世代承袭。

清晨时分,李助、蔡攸、孙傅、郑居中等人立于城头眺望梁山阵营。

孙傅疑惑问道:“郭先生,今日出城作战该如何部署?”

李助淡然答道:“只需撤走南熏门守军,我和诸位大人 ** 城头观战,其余交由我的六甲神兵处置。

待取了贼首首级,自会归来。”

郑居中眉头紧锁:“若撤去守卫,城门敞开,届时想防守都难了,还望郭先生慎重考虑!”

旁边的孙傅却不以为然,他对李助信心满满,若真能一举歼灭敌军,自己的官职晋升指日可待。

孙傅说道:“郑大人未曾见识过六甲神兵的威力,一旦目睹,必然信服。”

李助补充道:“作法之际不容外人打扰,稍有动静便会干扰我的专注,那样反倒糟糕。”

郑居中暗自咒骂,自己早先便偷偷观察过,当日郭京训练时他就到场了。

公元1910年

郑居中难以理解眼前景象:众人身披样式简陋的道袍,右手握剑,左手持某种不明之物。

一声吆喝后,他们手中的异物竟泛起点点微光。

随后,所有人都将剑竖于胸前,口中念念有词。

这样的仪式真能抵御敌军吗?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人脸上涂抹着各种颜色,线条交错,既像是山中的野人,又仿佛是准备迎战的战士。

郑居中不明所以,不敢妄加评判,若是自己的猜测有误,而对方确实有所依仗,那他可能会陷入尴尬境地。

郑居中说道:“我并非质疑天师的力量,但常言道‘未雨绸缪’,我们还是多做准备为好。”

李助冷哼一声:“如你所愿,此行我将向陛下禀明此事,接下来就看郑大人的手段了。”

孙傅连忙劝道:“天师请息怒,破敌重任就交给你了,我会劝导郑大人。”

郑居中见李助欲离开,心中也有些忐忑。

如果他真有退敌之策,早该施展,何须这般折腾。

在孙傅和王宗濋的安排下,南熏门附近的守军很快撤离城头,仅留下李助等数人。

不久天光渐亮,鼓声雷动,马蹄声震耳欲聋。

城头之上,李助身着太极八卦服饰,脚穿白色莲花鞋,头戴乾坤帽,开始布置祭坛做法。

桃木剑、三清铃放置于祭坛之上,城墙上挂起绘有天王像的旗帜。

李助手执拂尘,端坐于草垫之上。

孙傅好奇询问:“天师,这些旗帜有何作用?”

李助淡然答道:“能让敌军闻风丧胆。”

此话传至宋军将士耳中,无不对其所谓的六甲神兵心生敬畏。

此时梁山大营内,徐悟锋听见城中鼓声连绵,笑着对身旁人说:“这次攻破东京,功劳当属李助。

那些赵宋昏君奸臣果然被他骗住。”

朱武摇头叹息:“眼下强敌压境,赵宋君臣不思动员军民抗敌,反倒相信这种虚幻之事,实在可笑。”

李逵急切地说:“哥哥,待会儿一定要让我打头阵!”

“放心,少不了你的!”

徐悟锋大笑,此时各部兵马均己集结,只等东京城门开启。

郑居中、孙傅等大臣见梁山兵马集结却未进攻,仅在城下击鼓呐喊,皆喜形于色。

蔡攸忙讨好道:“天师果然神威,竟让梁山匪徒不敢轻举妄动。”

李助淡然一笑:“不过是些微末之术,何需如此欢喜。”

“在天师眼中或许是小技,可对那些凡夫俗子来说,这便是仙家手段。”

以往蔡攸不屑与江湖术士多言,但如今敌军压境,援军未至,城中兵力不足,也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李助。

郑居中叹息道:“若能拖延十天半月,便是上策。”

李助冷哼一声:“郑大人此话何意?难道我们要像乌龟一般困守汴梁?”

郑居中心知无法反驳,便道:“天师勿恼,我的意思是先固守城池,待勤王之师到达,内外夹击,匪徒岂非束手就擒?”

“我耗费百年的修为,只为守一座城池?”

李助起身整理衣袍,拿起祭坛上的三清铃摇晃,城门处的六甲神兵闻声齐声呐喊,虽不知战力如何,此刻却气势十足。


    (http://www.wmfxsw.com/book/872404-20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