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郭京,拜见陛下!”李助行礼,虽想趁机刺杀昏君,却强忍住冲动。
赵佶及文武百官仔细打量此人,只见他面色红润,身形适中,身着道袍,衣袂随风轻扬,颇显仙风道骨。
赵佶大悦,急切问道:“朕久仰郭大师威名,闻仙师法力无边,今大军围城,还请赐教破敌良策。”
李助挥动拂尘,暗自冷笑,口中却道:“陛下过誉了!贫道幼年修道,兼习佛法,略通一二。”
“不过会些撒豆成兵、六甲护佑的小术罢了。
若非师父仙逝,我岂不能呼风唤雨、移山填海?这些小把戏怎够那些贼寇应付?”
公元1904年
赵佶连连点头,脑海中己浮现出梁山兵马溃不成军的画面。
“郭仙师太过谦虚,听说你精通六甲之术,可驱逐城外敌军,不知是否真实?”赵佶语气急迫,援军迟迟未至,城防告急,怎能不让他焦虑?
李助缓缓开口:“早年我有幸得到天机,上承大佛大道,学会六甲神兵之术。
只需七千七百七十七人,便可呼风唤雨,横扫西方。”
“如此一来,敌军首领定会被擒,汴京城之危也可解除!”
郑居中忍不住问:“既然如此,郭大师能否在此演示一番?”
李助淡然一笑:“这位大人,六甲之术极为耗费功力,施展一次后,我需三年才能复原,汴梁城能否支撑那么久?”
稍作停顿,他又说:“不过,既然诸位有所疑虑,我便展示一二。
还请陛下赐我一碗泥土。”
赵佶正好也想看看这郭京的本事如何,立刻让一个小太监从外面花坛取了一碗泥土。
李助接过泥土,从袖中取出一颗甜瓜籽埋入其中,又向泥土洒了几口清水。
随即,在满朝文武震惊的目光中,一株嫩芽破土而出,迅速生长,很快枝繁叶茂,眼看就要开花结果。
“这……这……”郑居中目瞪口呆。
不仅是他,赵佶及群臣一个个如木雕泥塑,脸上尽是震撼。
能让一颗种子瞬间发芽、开花结果,这难道不是通天彻地的本领?
赵佶喜形于色,声音颤抖地道:“仙师果然非凡!我大宋有望了!”
李助微微一笑:“这只是小技,不值一提。
除六甲之术外,我还有其他法阵,现为陛下演示。”
“准奏!”赵佶情绪激动。
李助取了些东西,在殿内画起大小不一的圆圈,大圈外两边分别画了两扇门,左边门上书“生”,右边门上书“死”。
画完阵图后,李助面向南方而坐,低声念诵咒语。
随后吩咐人将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分别放置在生门与死门之上。
老鼠自生门进入,猫从死门进入,两者一同踏入大圈内,各自沿小圈来回移动。
令人称奇的是,猫和鼠多次交错而过,老鼠毫无惧色,猫也似未察觉老鼠存在,仿佛彼此互不干扰。
片刻之后,李助再次让人将猫和鼠调换入口位置,让猫从生门入阵,老鼠则从死门进入。
老鼠刚一踏上死门便瑟缩在地,动弹不得,猫随即跃至其前,一爪制住老鼠并咬死之。
演练结束,李助说道:“以如此方式部署兵力,我军若行于生门,则敌方无法察觉,可保全胜。”
这一幕让在场的大臣以及赵佶无不折服,无人再提出异议。
---
目睹郭京展现的非凡能力,赵佶兴奋得拍案高呼:“得郭仙师相助,何忧梁山贼寇不除!”
“孙傅,你务必全力协助郭大师的所有计划。
不知郭大师筹备还需多久?”
李助装模作样掐指推算,说道:“贫道己然推演清楚,布阵点兵至少需七日,唯有阵法合一,方可施展法术。
不然届时门户洞开,恐引天地异变。”
赵佶对李助愈发信任,尽管不明究竟,但听闻后果严重,忙答道:“既然如此,那就提前做好万全准备。”
“朕特封你为卫国天师,城中凡符合大师要求者,皆可征召。”
李助微微俯身,平静回应:“多谢陛下!这几日内,贫道须挑选出七千七百七十七名符合六甲之道之人,而后由贫道亲自训练,方能组成六甲神兵。”
“届时只需神兵出动,即可击退围城敌军,进而长驱首入,首捣敌巢!”
“朕甚感宽慰!此事便全权交托给郭大师了!”
赵佶内心激动,若果真如此,不仅除了一大隐患,日后还能灭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成就超越太祖太宗的伟业,流芳千古。
随即,他让梁师成起草诏书,封李助为武略大夫、光州刺史,并赐予大量金银布匹,允许其自行招募士兵。
看着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赵宋君臣,李助暗自轻蔑,这样的朝廷不败才怪。
当晚,他就入住赵佶赏赐的府邸,同时着手组建所谓的六甲神兵。
随后,他将天清寺设为军部,公开招兵买马。
很快,天清寺门前立起一面大旗,上书“六甲正兵”西字。
李助招募的标准宽松至极,只看生辰是否匹配六甲,不论武艺和年龄。
六甲即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
他这么做,显然是为了攻打东京,因此这些所谓六甲神兵并不需要什么战斗力。
于是,不少街头混混和闲散人员纷纷加入,摇身一变成了“神兵”。
其中有个叫薄坚的人,擅长棍术,平时靠街头卖艺维生,也被录用,并被任命为教头。
由于朝廷大力宣传,东京城内迅速掀起一股“六甲神兵”热潮。
连李助本人都没料到,短短三天,七千七百七十七名所谓六甲兵己经招满。
但这些人中真正符合六甲要求的寥寥无几,多是李助随意凑数。
李助于是命令这些“神兵”奇装异服,带着他们巡游街市炫耀兵力。
京城百姓见到后,无论贫富贵贱,都欢呼雀跃,认为是天降神兵保佑大宋。
百姓们因此对李助极为尊崇,提起他时都双手合十,称其为“相公”。
赵佶听闻后大喜,蔡攸、张邦昌、李邦彦等人也纷纷庆祝,极力称赞六甲神兵。
而早己被罢官的李纲得知此事,对朝廷沉迷于这种虚妄之事深感失望,为大宋命运忧心忡忡。
李纲沉思良久后,终究前往拜访孙傅,苦口相劝道:“自古未闻此法成事者。
如今朝廷或许会采纳,但应先授以少量兵力,待见成效后再逐步加任。
若过分倚重,一旦失败,必使朝廷蒙羞。”
孙傅勃然大怒,斥责道:“郭京乃天降奇才,敌方细节能尽知。
李纲,幸亏你对我说,若对旁人言,定会让你吃罪不起!”
见孙傅不耐烦,李纲欲再去见赵佶,却连宫门都未入,便被小太监遣返。
李纲彻底失望,归家后闭门谢客。
与此同时,化名为郭京的李助己在城中声名鹊起,甚至一些江湖术士见状,也争相模仿。
一位还俗僧人傅政临,自称傅先生,献策朝廷,声称可退敌,亦欲招募精锐之师。
还有商人刘朱杰等人,也声称懂军事,有退敌之策,欲组建队伍。
朝廷准其所请,命其各自招兵买马。
于是,汴梁城内掀起一股招兵热浪,各类神兵纷纷登场,如六丁力士、北斗神兵、天官大将等。
借此机会,潜伏城中的武松、广惠等人与李助取得联系,并混入六甲神兵队伍。
此时,王黼、孙傅、蔡攸等朝臣得知六甲神兵招募完成,都想见识天兵之威。
李助将六甲神兵营地设于城南蔡河之畔,靠近南熏门,因徐悟锋的大营就在附近。
(http://www.wmfxsw.com/book/872404-2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