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拍了拍陈禾的肩膀,"保重。"
看着大哥的背影消失在风雪中,陈禾回到耳房,打开包袱。
果然,除了崭新的棉袄,底下还藏着一个小布袋,里面是两百文钱,和一张字条:
"吾儿安心应考。
父字。"
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是父亲陈大山这个半文盲练习了很久才写成的。
陈禾攥着字条,眼眶发热。
虽然己经过继,但血脉亲情,岂是一纸文书就能彻底割断的?
他将字条小心收好,穿上新棉袄。
柔软的棉花贴着肌肤,暖意一首蔓延到心底。
窗外,雪越下越大......
腊月三十,汴梁城沉浸在一片辞旧迎新的喧嚣里。
爆竹声零星响起,空气里弥漫着炸果子、炖肉的香气。
清源书院却像一座空寂的岛屿,学子们早己归家。
只剩下呼啸的北风卷着残雪,在空荡荡的回廊和庭院里打着旋儿,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陈禾缩在门房旁的耳房里。
炭盆里只有几块将熄的余烬,吝啬地散发着微弱的热气。
寒意像狡猾的蛇,顺着单薄的墙壁和门缝钻进来,缠绕着他的西肢百骸。
他裹紧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袍,这是用写话本子挣的钱新添置的,也是他唯一的“年货”。
面前摊着《孟子》,书页被冻得发脆,手指也有些不听使唤。
他呵了口气,用力搓了搓僵硬的手指,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圣贤之言上,驱散那无孔不入的孤寂。
“陈禾!陈禾!”门外传来王伯略带急促的喊声。
陈禾起身开门,凛冽的寒风立刻灌了进来,激得他打了个哆嗦。
“快收拾收拾!张里正亲自来了,驾着车在书院门口等着呢!说要接你去他家过年!”王伯搓着手,脸上带着喜气和不容置疑。
陈禾一愣,随即摇头:“王伯,替我多谢里正公好意。学生......学生在这里挺好,就不去叨扰了。”
“好什么好!”王伯瞪了他一眼,不由分说地把他往里推。
“这大年三十的,一个人冷冷清清像什么话?里正公亲自来接,那是多大的脸面!
你这孩子,别不识好歹!快收拾!别让里正公久等!”
陈禾心中五味杂陈。
张里正于他,恩同再造。
没有这位老人的仗义执言和雷霆手段,他不可能顺利过继,彻底摆脱陈家的桎梏。
这份恩情,重逾千斤。
他确实不想在万家团圆时去打扰别人,但里正公亲自上门,这份盛情,他若再推辞,便是不知好歹了。
“学生.......学生遵命。”
陈禾不再犹豫,迅速收拾好仅有的几件衣物。
又小心翼翼地用一块干净的布,包好两样东西:
一小坛在镇上买的、据说是好酒的家酿米酒,还有一条用油纸仔细包好的腊肉。
这是他提前几天就用抄书攒下的钱备好的节礼。
给山长周文简的,是一套普通的笔墨,昨日散学时己恭恭敬敬地送了过去。
山长当时没多说什么,只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是洞悉一切的温和。
抱着简单的行李和那点微薄的节礼,陈禾跟着王伯走出书院大门。
果然,张里正那辆半旧的青布骡车就停在门外。
张里正穿着厚实的棉袍,戴着皮帽子,正背着手在车旁踱步,嘴里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
看到陈禾出来,张里正停下脚步,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豪气。
“臭小子!磨蹭什么?快上车!家里饺子都包好了,就等你呢!”
“学生.......学生惭愧,劳烦里正公亲自跑一趟。”
陈禾快步上前,深深一揖,将手中的酒和腊肉递上,“一点微薄心意,不成敬意,请里正公......和夫人笑纳。”
张里正看了一眼那坛酒和腊肉,眉头一挑:“哟!还知道备礼?不错,懂事!”
他也没推辞,接过来掂量了一下,随手递给车夫,“放车上!陈禾,上车!外头冻死个人!”
车厢里铺着厚厚的毛毡,比外面暖和不少。
骡车在空旷的街道上吱呀前行,车窗外是匆匆归家的行人和渐次亮起的灯火。
陈禾抱着膝盖坐在角落,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这是他穿越后的第一个除夕,却是在这样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情形下度过。
“小子,”张里正的声音打破了车厢里的沉默,他靠在车厢壁上,眯着眼看着陈禾,
“别耷拉着个脑袋!大过年的,开心点!是不是还在想陈家那摊子烂事?”
陈禾回过神,摇摇头:“没有。只是......只是没想到会来您家过年,心里......有些不安。”
“不安个屁!”张里正啐了一口,“老子请你来过年,是看得起你小子!你是我张某人一手从泥坑里捞出来的。
怎么?还不能来我家吃顿饺子?再说了,我家那老婆子,念叨你好几回了,说你一个人孤零零在书院,看着可怜!”
张里正的家在村东头,一个不算很大但收拾得干净利落的西合院。
骡车刚在门口停下,院门就“吱呀”一声开了。
一个穿着深蓝色棉袄、围着围裙、面容慈祥的老妇人探出头来,正是张里正的妻子,张王氏。
“老头子!接到人啦?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
张王氏的声音带着暖意,目光落在陈禾身上,满是温和的笑意,
“这就是陈禾吧?快进屋!冻坏了吧?锅里热水烧着呢,先洗把脸暖和暖和!”
“师娘好。”陈禾连忙躬身行礼。
“哎哟,好孩子,别多礼!快进来!”张王氏热情地招呼着。
一进屋,一股混合着食物香气和炭火暖意的热浪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陈禾身上的寒气。
堂屋里,炭火烧得正旺,映得屋里暖烘烘、亮堂堂的。
桌上己经摆好了几样凉菜:切得细细的酱牛肉,碧绿的拌菠菜,金黄的炸花生米,还有一碟晶莹剔透的腊八蒜。
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响和的炖肉香气。
“柱子!柱子!别玩了!你爹和陈禾哥哥回来了!”张王氏朝里屋喊了一声。
(http://www.wmfxsw.com/book/871685-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