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掌柜接过稿子,起初漫不经心,但很快,他的眉头舒展开来,眼睛越瞪越大。
这篇故事虽然用词浅白,但情节曲折,人物鲜活,尤其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段,写得荡气回肠,令人拍案!
"妙!妙啊!"老掌柜拍案叫绝,引得店内几个客人都往这边看,"公子,这稿子从何处得来?可还有后续?"
陈禾心中一喜,面上却不显,"是在下一位游学友人所作。后续......"他故意顿了顿,"若价钱合适,三日内可奉上全篇。"
老掌柜沉吟片刻,伸出三根手指,"三百文,买断全篇。若卖得好,再约新稿。"
三百文!相当于抄六本《诗经》的报酬!
陈禾心跳加速,却强自镇定,"掌柜的,这故事若刻印成册,至少能卖五十本,每本少说三十文......"
"五百文!"老掌柜咬牙加价,"不能再多了!新人新作,小店也要担风险。"
"成交。"陈禾见好就收,"后日此时,完稿奉上。"
离开“墨香阁”,陈禾首奔书院。
他婉拒了同窗去茶楼讨论经义的邀请,一头扎进藏书阁。
翻出《太平广记》等传奇集子,仔细研究这个时代通俗小说的文风和叙事特点。
他要确保自己写的故事既新颖动人,又不至于太过超前而引人怀疑。
接下来两天,陈禾几乎废寝忘食。
白天在书院上课,散学后就躲在耳房里奋笔疾书。
他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稍作改编,去掉了一些明清特有的表达,加入了更多符合宋人审美的诗词点缀。
写到关键处,连王伯送来的晚饭都忘了吃。
第三日清晨,陈禾顶着黑眼圈,将誊抄工整的稿子交给老掌柜。
老掌柜迫不及待地读完,激动得山羊胡首翘,"好!好一个刚烈女子!好一个负心郎!公子大才!不知可还有其他故事?"
陈禾微微一笑,又从怀中取出一篇《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梗概。
这是他根据记忆改编的另一个故事,讲述市井小人物凭借真诚赢得美人心的佳话。
掌柜的如获至宝,当即拍板:"一贯钱!这两篇我都要了!若公子还有新作,随时欢迎!”
沉甸甸的一贯铜钱入手,陈禾心中大定。
这比他预想的顺利得多!
离开书肆时,老掌柜热情地送他到门口,还塞给他一叠上好的竹纸:"公子若有新作,尽管用这个写!"
尝到甜头的陈禾一发不可收拾。
接下来半个月,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创作。
凭借前世记忆,他陆续"创作"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故事。
这些经过千年时间检验的经典,在这个时代无异于降维打击。
很快在汴梁城的文人雅士和市井百姓中流传开来。
"墨香斋"的老掌柜笑得合不拢嘴,给陈禾的稿酬也水涨船高。
最新一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竟然开出了两贯钱的高价!
这天,陈禾正在耳房润色新作《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王伯匆匆跑来:"陈禾!山长唤你过去!"
陈禾心里"咯噔"一下。
难道山长知道他写话本的事了?
在这个时代,正经读书人写这种"小道",是会被耻笑的......
怀着忐忑的心情,陈禾来到山长静室。
周文简正在煮茶,见他进来,指了指对面的蒲团:"坐。"
陈禾规规矩矩跪坐,手心微微出汗。
"听说,最近汴梁城里流传的《杜十娘》《卖油郎》等话本,"周文简慢条斯理地斟茶,"出自你手?"
果然!
陈禾深吸一口气,坦然承认:"是学生所作。"
出乎意料,周文简没有斥责,反而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文笔不错。情节跌宕,人物鲜活,虽是小道,却也见功力。"他抿了口茶,"不过,你可知为何唤你来?"
陈禾摇头。
山长从案几抽屉里取出一册装帧精美的书,正是"墨香斋"刊印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单行本。
可现在封面上赫然印着"清源书院丙字斋陈禾著"!
陈禾脸色大变。
他明明嘱咐过掌柜匿名发表!
"不必惊慌。"山长摆摆手,"掌柜的是我旧识,见署名书院学子,特来询问。我准了。"
陈禾愕然。
"读书人清贫,自古皆然。"山长的目光睿智而温和。
"靠笔墨谋生,不偷不抢,有何不可?况且——"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你的故事,雅俗共赏,连知府大人都爱不释手。昨日茶叙,还特意向我打听作者呢。"
陈禾悬着的心这才放下,随即涌起一阵感动。
山长不仅没有责备他"不务正业",反而为他背书!
"学生惭愧......"陈禾低头。
"无需惭愧。"山长正色道,"不过,县试在即,需知轻重。话本可写,但经义更要紧。
从明日起,每日未时到申时,来我书房,老夫亲自指点你制艺。"
这是天大的恩情!
陈禾立刻伏地叩首:"学生叩谢山长栽培!"
有了山长的默许和支持,陈禾更加游刃有余。
他调整了创作节奏:白天专心学习,晚上写两个时辰话本。
收入很快积攒到五贯钱,足够应付县试开销。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陈禾正在耳房整理新作,王伯又匆匆跑来:"快!门口有人找!说是你大哥!"
大哥?
陈粟?
陈禾连忙放下笔,奔向书院大门。
风雪中,陈粟搓着手,跺着脚,身旁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
见到陈禾,这个憨厚的农家汉子眼睛一亮,又有些局促:"禾......禾子......"
"大哥!"陈禾心头一热,快步上前,"你怎么来了?家里......"
"家里都好。"陈粟憨厚地笑了笑,递过包袱。
"娘给你做了新棉袄,还有......."他压低声音,"爹让我告诉你,好好考。别......别惦记家里。"
陈禾接过包袱,入手沉甸甸的,除了棉袄,肯定还有别的东西。
他鼻子一酸:"大哥,进屋说话吧,外面冷。"
陈粟却摇摇头:"不了,还得赶回去。阿奶......"
(http://www.wmfxsw.com/book/871685-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