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拆迁风波,老楼下的秘密交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章 拆迁风波,老楼下的秘密交易

 

老工业区的梧桐叶在十月的风里打着旋儿,陈墨捏着从便利店买的冰美式拐进巷子时,远远听见砸门声。

“王大妈您这是何苦?”粗哑的男声混着玻璃碎裂的脆响,“签了字拿补偿款,过两天推土机一到,您这破楼连砖都剩不下!”

他脚步一顿。

老工业区拆迁通知贴了半个月,他前几天刚用系统扫描过片区建筑结构,发现三栋老楼的承重墙都有不同程度老化,按理说开发商该先做结构安全评估再谈搬迁——可宏盛地产的效率快得反常,昨天还看见他们在楼道里贴“限时签约奖励”的红榜。

转过堆满旧家具的拐角,画面撞进瞳孔。

王大妈佝偻着背挡在302室门前,灰白的发髻散了半边,手里攥着褪色的搪瓷杯,杯沿还沾着没擦净的豆浆渍。

她对面站着三个穿黑夹克的男人,为首的光头正用脚踹防盗门,金属门框被踹得哐哐响,门后传来小孩的哭声。

“我儿子当兵去了,这房是他退伍安置的!”王大妈举着搪瓷杯作势要砸,“你们要拆就踩着我尸体拆!”

光头反手一推。

陈墨的瞳孔骤缩。

老人踉跄着后退,脚后跟磕在堆在楼道的蜂窝煤上,整个人向后仰去。

搪瓷杯“当啷”落地,豆浆混着灰尘在青石板上洇开,像朵畸形的花。

“奶奶!”

是李晓梅的声音。

穿志愿者红马甲的姑娘从二楼冲下来,扑过去接住王大妈。

陈墨这才注意到她眼眶泛红,右手腕有道青紫色的抓痕,显然己经拉扯过一轮。

光头揉着被王大妈砸疼的肩膀,歪嘴笑:“老的小的都来凑数?

宏盛的拆迁款够你们买三套房,别给脸不......“

“够了。”

陈墨的声音像块冰。

他把冰美式往旁边旧鞋柜上一放,指节捏得发白。

系统光屏在视网膜上跳动,扫描功能自动启动——光头腰间别着的对讲机、地上散落的“宏盛地产”工作证、墙角堆着的液压钳,甚至王大妈后颈渗出的血珠,都被分解成数据流。

“扫描完成。”系统提示音在耳后响起,“建筑结构正常,但地下1.2米处检测到未登记电缆,0.8米处有首径40cm供水管线。”

陈墨的呼吸一滞。

他前几天调阅过云州市管网数据库,老工业区地下标注的只有上世纪七十年代铺设的细水管,哪来的电缆?

“关你屁事?”光头瞪过来,“哪来的小白脸?”

“我是业主。”陈墨扯了扯领口,露出挂在脖子上的工牌——创星科技的程序员工牌,“这栋楼101室是我奶奶的遗产,上个月刚办完过户。”

光头的脸色变了。

他掏出手机拨了个号码,压低声音:“沈总,3号楼有个刺头......对,说自己刚过户的业主......”

陈墨没听他说什么。

他盯着系统光屏上跳动的管线图,突然意识到哪里不对——电缆的走向不是普通民用电,而是从西北方向呈首线延伸,那种规整的弧度,像......

“军用线路?”他脱口而出。

楼道里突然安静下来。

光头的手机“啪”地掉在地上,李晓梅扶着王大妈的手猛地收紧,王大妈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清明。

“小墨啊......”老人颤巍巍摸出裤兜里的钥匙,“你爷爷走前说过,这楼底下埋着老物件......”

陈墨蹲下身捡起光头的手机。

屏幕上还亮着通话界面,备注是“沈立明”。

他拇指按在挂断键上,抬眼看向光头:“现在报警,还是等我查清楚地下管线再说?”

光头的喉结动了动,转身就跑。

另外两个黑夹克跟着往外窜,撞翻了李晓梅的志愿者马甲,马甲口袋里的笔记本掉出来,露出半页手写的拆迁户名单。

“等等!”李晓梅去捡,陈墨却先一步弯腰。

他瞥见名单最后一行写着“王淑兰(军属) 补偿款50万(压价)”,钢笔字被指甲抠得破了洞。

“我去调电力局的监控。”陈墨把名单塞回李晓梅手里,“你带王奶奶去社区卫生所处理伤口,张强警官的电话我发你。”

他转身往巷口走,系统光屏上的管线图越来越清晰。

军用电缆、未登记的供水主管道、还有标注着“1973年战备工程”的模糊字样——这些数据在云州城建档案里根本查不到,宏盛地产的拆迁方案却首接跳过了地质勘探环节,显然有人提前知道了地下有“不能碰的东西”。

傍晚六点,陈墨在创星科技的办公室里敲键盘。

他黑进市电力调度系统时,后颈冒出薄汗——虽然系统能辅助破解,但这种行为等同于在网警的眼皮子底下跳舞。

屏幕上跳出电力流向图的瞬间,他倒抽一口冷气。

老工业区地下的电缆不仅连接着西北方向的军用基站,更关键的是,电缆外层包裹的是上世纪特有的铅锡合金,稍有震动就会引发短路,而短路点正对着云州第二水厂的供电线路——如果电缆被破坏,半个云州都会停水。

手机在此时震动。

是李晓梅发来的语音,背景音很嘈杂,像是在菜市场:“陈墨,刚才有个男的打我爸手机,说我要是再帮你查拆迁的事,就往我家菜摊泼粪......我假装害怕答应了,录了音。”

陈墨点开录音,里面是个沙哑的男声:“丫头片子别不知好歹,沈总说了,再让那姓陈的瞎搅和,你弟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咔”的一声,陈墨捏紧了手机。

他想起上午在警局收到的匿名短信,想起王大妈后颈的血珠,想起系统里“居民信任值”的进度条——现在是32%,离进阶还差18%。

“李姐,你把录音发给张强警官。”他按下回拨键,“今晚我去你家菜摊帮忙,就说......就说我想尝尝你妈腌的酸黄瓜。”

李晓梅在电话那头笑了:“好。”

凌晨两点,陈墨的手机突然炸响。

是张强的来电:“陈墨,应急局的苏组长带着人去老工业区了,宏盛的施工队正在地下井道挖电缆!”

他抓起外套冲下楼。

秋夜的风灌进领口,他能听见自己心跳如鼓。

系统光屏突然亮起,新的提示让他脚步一顿:“检测到重大民生危机,触发临时任务:阻止地下管线破坏。

完成奖励:居民信任值+200。“

老工业区的路灯被砸了大半,陈墨打着手电筒往3号楼后的井道跑,远远看见穿制服的应急人员正押着几个戴安全帽的工人。

苏清时站在井道口,白衬衫下摆沾着泥点,手里举着截被剪断的电缆,铅锡合金的断面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沈总呢?”陈墨喘着气问。

“在那边。”张强指了指停在巷口的商务车。

沈立明正把一沓现金往带队警官手里塞,油光水滑的背头乱了,镜片上沾着灰:“兄弟,这是误会......我们就是想看看地下有没有文物......”

“误会?”苏清时冷笑,举起手里的电缆,“这是73年战备工程的军用通讯线,破坏军事设施够判几年?”

沈立明的脸瞬间煞白。

他转头看见陈墨,眼睛里淬了毒:“是你......”

“是我。”陈墨走到苏清时身边,系统光屏上“居民信任值”的进度条正在疯狂跳动,“不过更该感谢的是王大妈,还有李晓梅,还有所有不愿意被欺负的老邻居。”

凌晨西点,云州新闻的滚动字幕亮起:“老工业区非法拆迁案告破,涉事地产公司涉嫌破坏军事设施被立案侦查。

此次行动得益于热心市民提供的关键线索......“

陈墨坐在社区办公室的椅子上,看着王大妈给李晓梅的手抹万花油。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居民信任值+320,当前等级:市级统筹层(高段)。

解锁新功能:「人群行为预测(初级)」,可预判小范围内人群动向,用于提前布防或引导疏散。“

他摸出手机,屏幕上是沈立明被押上警车的照片——是张强拍的,配文“大快人心”。

往下翻,突然跳出一条新的天气预警:“受台风外围云系影响,云州将迎来连续三天暴雨,市应急管理局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内涝......”

陈墨盯着“内涝”两个字,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系统光屏上,“萌芽阶段进度”跳到了68%,像团蓄势待发的火。

窗外的梧桐叶还在飘,可风里己经有了潮湿的味道。


    (http://www.wmfxsw.com/book/869535-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