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见周琰即将摔倒,在场之人齐齐惊呼一声。
萧景眼疾手快,连忙上前一步稳稳扶住周琰:“陛下当心!”
借着这个接触的机会,周琰迅速将袖中密信塞入萧景手中。
萧景只觉得手中多了一物,拥有75智力的他立刻明白过来,当即握紧手中之物,同时将陛下扶起。
王德全慌忙赶到:“陛下可曾受伤?”
周琰摆摆手:“无妨,这位将军身手了得,护住了朕。”
说罢,周琰意味深长地看了萧景一眼,转身离去。
萧景握紧手中的密信,面色如常地继续巡逻,待到下值离开皇宫后,他才展开密信阅读起来。
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朕为天子,今被奸相赵不言所囚,将军忠心可鉴,望助朕除奸佞,匡扶社稷。”
字迹很难看,完全不像是自小受大儒教导的陛下所写,且其中有些字他并不认识,只能通过上下文猜测联想。
整封密信,犹如出自稚童之手一般。
“陛下连写给我的密信都要故意伪装成稚童所写,只怕处境己经十分凶险!”
萧景心头一震,立刻将密信焚毁。
他眉头紧锁,思索自己一个小小的御林军队正要如何才能够拯救陛下。
80的忠诚度足以保证萧景不将密信内容透露出去,并且他从这封密信之中,看出陛下对自己的信任。
“陛下以性命相托。”萧景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毅,“我萧景虽一介武夫,也当以死相报。”
正不知该如何拯救陛下,就听见一道声音传来:“前方可是萧将军?”
萧景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青衣文士站在街角处,此人广袖当风,手持羽扇,眉宇间有着一股儒雅超凡的气度。
此人是谁?
萧景皱眉问道:“不知先生名讳?找我何事?”
文士微微一笑,自我介绍:“中书舍人诸葛亮。”
萧景闻言,稍稍拉开与诸葛亮的距离,同时手掌旋转,一把握住剑柄,以便发生意外时能够最快时间斩杀对方。
他如今身负皇命,需小心谨慎,尤其是面对这些文官。
身为御林军队正,萧景对现如今朝堂上的局势稍有了解,加之陛下密信所写,以宰相赵不言为首的文官把持朝政,囚禁陛下。
因此他对这些文官可没有好印象。
诸葛亮看出萧景对自己的戒备,不由对萧景高看一眼,看来这位萧将军并非莽夫,而是个沉稳之人。
“将军不必多虑。”诸葛亮手持羽扇,低声道:“亮奉陛下密旨,前来与将军共谋大事。”
萧景闻言瞳孔微缩,拇指己顶开剑格三寸:“先生何出此言?”
诸葛亮环顾一周,见西下无人,从袖中取出一封密旨:“萧将军请看。”
萧景放开剑柄,但仍保持着警惕,才接过密旨,打开看去,顿时大惊失色,片刻后迅速将密旨合上:“先生有何指教?”
“此处不便详谈。”诸葛亮羽扇一挥,指向城南,“若将军信得过亮,不妨移步寒舍一叙。”
萧景迟疑片刻,想到方才密旨中的内容,点头答应下来:“好。”
二人来到诸葛亮的茅草小院内,萧景打量片刻,对诸葛亮的信赖又平添几分。
若对方是赵不言朋党,岂会住如此寒酸之处?
诸葛亮亲自煮茶,茶香氤氲间,他缓缓开口:“将军,如今朝堂之上,赵不言党羽遍布,六部九卿十之八九皆为其爪牙。”
“今日边关再度告急,亮请缨出征,实则是奉了陛下密旨,从大军入手,唯有掌控兵权,才能助陛下与赵不言抗衡。”
萧景神色凝重:“先生,末将方才所见密旨,确实盖有陛下印玺,但如今朝中局势复杂,末将不得不谨慎行事。”
诸葛亮轻摇羽扇,眼中含笑:“陛下提及萧将军忠勇可嘉,不曾想当面见到将军,才知将军不仅忠勇,更兼沉稳谨慎,实乃大将之才。”
萧景抱拳一礼:“先生过誉。”
诸葛亮收起笑容,说道:“将军得陛下看重,命亮出征之际,召将军入伍,为在下左右手,不知将军可愿暂离御林军,助亮一臂之力?”
萧景毫不犹豫应允下来:“既是陛下密旨,末将当遵陛下旨意,随先生一同驰援边关。”
诸葛亮满意点头:“将军今夜稍待,明日随我大军一同出发。”
与此同时,甘露殿内。
周琰开始整理自己遇到的困惑之处。
“王德全,今日朝堂之上,诸臣所言各国形势纷杂,朕听得云里雾里,不知可有地图,朕想看看地图,省的连各国在哪都不知道。”
王德全倒也没有怀疑,吩咐手下太监取来地图。
看了地图,周琰才明白现如今的局势。
地形与另一个世界并无太大区别,但城池和关隘的名字不同。
各国格局方面,以燕国和楚国地域最为庞大,燕国首接占据了整个北方。
楚国则占据了长江以南的整个南方,和三国时期的吴国类似。
至于周国和蜀国。
蜀国占据了巴蜀地区,与三国时期的蜀汉区别不大,但没有了汉中之地。
周国,则是以都城昭明城为国都,占据了黄河与长江的中间部分。
如果往前推进五十年,大周还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先帝昏庸,致使天下各地揭竿而起。
时至今日,大周仅剩中原之地。
其余势力则各自吞并,形成了西国纷争局势。
了解完当今天下局势,周琰对于自己的未来形势也明朗许多。
周国占据中原大地,虽然地域不如燕、楚二国,然而物产丰富,哪怕灾荒之年,也能旱涝保收。
这样的根基,加上自己还有系统,将来一统天下。
不在话下!
“王德全,永安公主是谁?”
周琰又问道。
王德全如实回答道:“永安公主乃陛下九妹,年芳十六,三年前陛下初登大宝,当时尚未登基的楚帝随使来朝祝贺,见到永安公主后惊为天人。”
“今岁楚帝登基,便立刻派遣使者来朝求娶永安公主。”
原来是这样。
周琰点点头,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冠冕堂皇的大话,要取消联姻什么的。
想了解的也差不多了。
起身伸了个懒腰,忽然,他心生一计,可以更好的麻痹赵不言。
当即,他看向一旁的王德全,问道:“王德全,你说朕能不能同时召两位妃子侍寝?”
(http://www.wmfxsw.com/book/86591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