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定苏清歌为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6章 定苏清歌为后

 

当夜,刑部带人将六大粮行的相关人员抓走。

同时,还带走了账册。

事情刚发生,柳滔便得到消息。

小妾刘玉莹躺在柳滔怀里,泪眼婆娑地哭诉:“老爷,我爹他一把年纪了,哪受得了刑部的折腾啊!您快想想办法吧!”

柳滔眉头紧锁。

京城粮价上涨之事是他决定的,为的就是凑集粮食。

斗米五十钱的收购价算什么?

这批粮食只要离了京,往遭天灾的南边送,价格得翻上一番。

往遭人祸的北边送,那得翻上两番。

无论如何。

这批粮食都能产生巨大的价值。

这也是柳滔敢将主意打到官仓头上的原因。

如今朝堂动荡尚未平息,各个衙门都缺人,他刚好趁乱为齐王送出这批粮食,只要粮食一送出去,接下来的一切都跟他无关了。

偏偏这个时候,刑部忽然动手抓了人,还扣了账册。

莫非是陛下准备动自己了?

但下一刻,他便摇头否定。

陛下刚拿下赵党,整个朝堂都人心惶惶,若是短期内再对他们动手,朝堂恐怕连基本的运转都将难以实现。

但凡皇帝有脑子,都不会这么做。

“莫非是这两日我鼓动士子请愿一事触怒了陛下,陛下借机敲打我?”

安抚了片刻爱妾,柳滔披衣起床,来到书房。

管家柳青随即也进入了书房。

“去查查今晚谁下的令。”

次日。

天未亮,柳滔便己穿戴整齐,面色阴沉地坐在书房内。

管家柳青匆匆推门而入。

“老爷,查到了,是户部左侍郎高丰下的令。”

高丰?

柳滔冷笑一声,手掌重重拍在桌案上:“这棵墙头草什么时候胆子如此大了?”

“而且,他一个户部侍郎,怎么还做起刑部的事了?”

柳青猜测道:“老爷,赵党垮台,朝廷空缺极多,或是高丰想趁机在陛下面前邀功,图谋尚书之位?”

柳滔略作沉思:“不无可能。”

墙头草这东西,说起来不太好听,但也代表了其见风使舵的能力。

赵党垮台,他齐王党想要上位。

自然,也会有其他人想上位。

侍中、六部尚书。

可都空着呢!

似高丰这种赵党权倾朝野时都能左右逢源,各不得罪之辈,或许能力方面会有所欠缺,但眼光方面绝对不会有问题。

“今日我去见见高丰。”

……

楚国公府。

苏清歌早早起身,在丫鬟们的服侍下梳妆打扮。

她坐在铜镜前,看着镜中那张清丽脱俗的脸庞,心中百感交集。

“小姐,您今日真美。”

贴身丫鬟绿竹一边为她挽发,一边赞叹道。

苏清歌轻轻摇头:“美不美的不打紧,重要的是端庄得体,不能让陛下觉得轻浮。”

她选了一支素雅的白玉簪,递给绿竹:“就用这个吧,旁的都太花哨了。”

梳妆完毕,苏清歌换上昨日选定的天水碧衣裙,整个人如出水芙蓉般清丽脱俗。

“小姐,老爷己经在正堂等着了。”

另一个丫鬟红梅进来禀报。

苏清歌深吸一口气,起身往外走去。

正堂内,苏观来回踱步,见女儿进来,眼前一亮:“好,好,我儿这般打扮,甚是得体。”

父女二人乘马车前往皇宫。

一路上,苏观不断叮嘱:“陛下问什么,你便答什么,不必紧张,若陛下不问,你便安静站着便是。”

苏清歌点头:“女儿明白。”

马车在宫门前停下,早有太监在此等候。

“楚国公,苏小姐,请随奴婢来。”

太监领着二人穿过重重宫门,来到一处偏殿。

“请二位稍候,陛下正在两仪殿议事,稍后便到。”

太监退下后,苏清歌悄悄打量西周。

殿内陈设简洁却不失华贵,处处彰显皇家气派。

约莫一刻钟后,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陛下驾到!”

苏清歌连忙跟着父亲跪下。

“臣(臣女)参见陛下。”

一双绣着金龙的靴子停在眼前,随即传来温和的声音:“平身。”

苏清歌缓缓抬头,对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眸。

周琰也在打量着眼前的女子。

苏清歌确实如魏征所言,容貌秀丽,气质温婉,仿佛仙女下凡。

尤其是那双眼睛。

清澈见底,不染尘埃。

不愧是99魅力值的颜值天花板,比赵书雪更令人着迷。

“赐座。”

三人落座后,周琰开口道:“魏卿向朕举荐苏小姐,说苏小姐才貌双全,德才兼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苏观连忙道:“陛下过誉了,小女不过是略通诗书,当不得如此夸赞。”

周琰笑了笑:“楚国公不必谦虚。”

说着,他话音一转:“朕听闻苏小姐在民间素有贤名,时常施粥济贫,可有此事?”

苏清歌轻声答道:“回陛下,不过是些微末小事,不足挂齿。”

周琰饶有兴趣地问:“哦?苏小姐为何会想到做这些事?”

苏清歌略一思索,坦然道:“臣女幼时曾随母亲去乡下庄子上小住,见农人辛苦一年,却仍食不果腹,那时便想,若有机会,定要帮一帮他们。”

周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苏小姐心系百姓,实属难得。”

他又问了些琴棋书画方面的事,苏清歌都对答如流,既不张扬,也不怯场。

谈话间,周琰越发满意。

“楚国公,朕欲立苏小姐为后,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苏观激动地跪下:“臣谢陛下隆恩!”

周琰看向苏清歌:“苏小姐可愿意?”

苏清歌盈盈下拜:“臣女愿为陛下分忧。”

周琰朗声笑道:“好!朕即刻命钦天监择吉日,礼部准备大婚事宜。”

相亲结束,周琰命人喊来诸葛亮,张居正与魏征。

“朕方才见了苏家小姐,确实如魏卿所言,才貌双全,德才兼备。”

诸葛亮三人拱手恭贺道:“恭喜陛下觅得良配,苏小姐素有贤名,将来必能母仪天下。”

微微点头,周琰吩咐道:“中书省即刻拟旨,册立苏清歌为皇后,门下省审议无误后,由尚书省着礼部筹备大婚事宜。”

诸葛亮上前一步,道:“陛下,立后乃国之大事,臣建议昭告天下,普天同庆,以安民心。”

张居正沉吟片刻,补充道:“此外,臣以为可借大婚之机,减免赋税,赦免轻罪囚徒,以示陛下仁德。”

周琰神色肃然,道:“朕自登基以来,朝政尽为赵党所控,以致仁政难施,百姓未沐天恩,今日叔大所奏,深合朕意。”

他正色道:“准卿所奏!”


    (http://www.wmfxsw.com/book/865919-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