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力通的供货,生产产能明显有点不足,再加上力通的价格优惠,必须努力提高生产的效率,才能把成本降下来。朱和光把陆标和柳松喊到了他办公室。
“毛主席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朱和光说,“我们如何提高生产的效率?如何激励车间自主自发的去提高产能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
“目前车间主任的工资是固定工资,干多干少一个样。”陆标说。
“我们绝不能搞平均主义,这是管理的原则。”朱和光说。
“那我们怎么改?”柳松说。
“60%是固定工资,40%与产量挂钩。”朱和光脱口而出。
“车间主任会不会有想法?”柳松说。
“关键是我们的测算,我们可以把现在各车间的产量作为40%的基数,他们只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就能拿到比现在多的工资。”陆标说。
“这个可以。”柳松说,“如果再有想法,我可以做工作。”
“就这样定,有想法的车间主任就换掉。”朱和光说,“不换思想,就换位置。”
“我先做个详细地测算,再征求柳经理意见。”陆标说。
“工资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朱和光接着说,“那车间降本的事情如何做激励?”
“车间的降本,主要是生产辅料的节约问题。”柳松说。
“要做一个专项激励的方案。”朱和光说。
“在现有工资体系外,额外做一个激励方案?”陆标问。
“是的。”朱和光说,“我们一首嘴上喊要节约,这是没用的,一定要用激励制度去保证,让他们自主自发的去做节约。”
“这个草案我来做吧,我对生产的状况比陆总了解。”柳松说,“我草案出来后,再征求陆总监的意见。”
“很好,你们分头行动,三天后我们对草案进行讨论。”朱和光说。
三天后,陆标和柳松来到朱和光的办公室。
“我看了你们的方案,针对工资激励方案我没意见。”朱和关接着说,“辅料专项激励方案我有点建议。”
“这是个新方案,可能我们对激励程度的把握上有点风险。”陆标说。
“这样,我提两个建议:一是,激励要分段,这样能激发车间主任主动去争取更高的档次;二是,我们先试行三个月,看下试行的效果,这样我们就有调整的余地。”朱和光说。
“这个可以,我目前担心的不是他们被罚,而是担心奖励的太多。”柳松说,“凭我的估计,辅料节约的空间目前很大,这样奖励的奖金就有可能很大,我觉得朱总的建议很好。”柳松说。
柳松是个永远能和朱和光保持理念一致的管理者,虽然他是工人出生,没有受过专门的管理技能的学习,但他很善于学习,能和朱和光、陆标形成互动,这是一个良好团队的基础。
“陆总,你来重新调整下吧。”
“好的。”陆标说。
第二天,陆标来到了朱和光办公室,他把修改后的方案给了朱和光。
“我没意见了。”朱和光说,“你尽快给集团备案吧。”
“我今天就发给姜胜楠,明天我就去找她。”陆标说。
第二天,陆标来到了姜胜楠的办公室。
“领导,我们备案的方案您看了吗?”陆标笑着问。
“看了。”姜胜楠头也没抬的说。
“领导有什么指示?”陆标试探着问。
姜胜楠没有立刻回答,看着电脑继续做她的事情。陆标也没有立刻追问,他基本摸清楚这个女人的脾气。
“方案不错。”姜胜楠抬起头说。
“还得靠领导您的支持。”陆标恭维的说。
“马梵熙一首以来就是搞平均主义,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姜生楠说,“朱总来后,改观了很多。”
“激励员工自主自发的工作,是这些年来朱和光管理致胜的法宝。”陆标说。
“没有你的功劳?”姜生楠看了一眼陆标说。
“都是领导的功劳。”陆标谦虚的说。
“你倒是会谦虚,姜董说了,集团也要向马梵熙学习。”姜胜楠说。
“谢谢领导的表扬,我们一定继续努力。”陆标说。
“方案实施后,到时把实施后的效果总结下,也可以让集团领导看到你们管理出成果的效果。”姜胜楠提醒说。
“应该下个月就会有初步的效果显现,到时我把数据报给您。”陆标说。
“你得请客。”姜胜楠说,“你还欠我一顿饭呢。”
“听说你喜欢吃日料,挑个周末,我请您。”陆标说。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日料,可以呀,陆标同志。”姜胜楠有点惊讶的说。
“我们做下属的多了解了解领导的喜好是分内的事情。”陆标狡邪的笑着说。
“我看你在部队真的没白呆。”姜胜楠笑着说。
“我听说富都大酒店刚开了个野春日料,听说不错,要不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陆标试探着问。
“好呀。”姜胜楠没有客气的说,“你把朱和光喊上,我野把黄梓溪喊上。”
“好勒,听领导的。”陆标随口答道。
考核方案能顺利通过,陆标很高兴的离开了姜胜楠的办公。
(http://www.wmfxsw.com/book/865893-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