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28日,是朱和光妻子五年前过世的日子,每年这个日子他都要去栖凤山陵园悼念他的亡妻。今天正好周五,朱和光让王子奇下午不要给他安排什么工作,中午吃完中饭,他就走出办公室,上了电梯。
黄梓溪有事来到朱和光的办公室,没看到他的人,按平时他一定会在办公室,赶忙问王子奇:“小王,你们朱总去哪里了?”
“朱总下午有点私事,刚出去了。”王子奇说。
“什么私事?”黄梓溪问。
“这…….”王子奇有点为难。
“快说!”黄梓溪严肃的说。
“今天是朱总爱人的纪念日,他去栖凤山陵园了。”王子奇说。
“走了多久?”黄梓溪急迫的说。
“刚走,可能你能赶上。”王子奇说。
黄梓溪把手头的文件夹放王子奇的桌上,转身就往电梯跑。
下到地下车库,朱和光的车正好开过来。
黄梓溪伸手拦住了朱和光的车。
“有什么事,这么急,等我回来再说。”朱和光说。
“我要上车。”黄梓溪说。
“不合适,我是去办私事,不方便。”朱和光解释说。
黄梓溪二话没说,打开副驾驶的门,首接上了朱和光的车。
“你下去,我是去办私事,带你不合适!”朱和光用命令的口气说。
“有什么不方便,不就是去祭奠你的亡妻吗?”黄梓溪很坦然的说。
“这王子奇,口无遮拦。”朱和光抱怨说。
“你下去吧!求你了。”朱和光有点哀求的说。
“我不下,我要去看看我的姐姐。”黄梓溪真诚的说。
朱和光实在拗不过她,只能开车一起走了。开始的时候谁都没说,保持着沉默。
“你们怎么认识的?”黄梓溪先开口说。
“我们是泽嘉中学的同学。”朱和光说。
“就是你高二转学去的乡下学校?”黄梓溪说,“那你们是高二高三两年同学啦?”
“是的。”朱和光随口答道。
“也算是青梅竹马啊。”黄梓溪有点心酸的说。
“我跟你还高一学呢,什么青梅竹马的。”朱和光反驳说。
“那你们后来怎么就结婚了?”黄梓溪说。
“你是在审犯人!”朱和光略带责怪的口气说。
“你不愿说可以不说。”黄梓溪说。
“他父亲和我父亲是战友,同时牺牲的,你也知道我父亲是我高一时牺牲的。”朱和光接着说,“我大学毕业,是我爷爷感觉她家挺难的,想帮他们一把,就给我们两牵了线。”
“什么年代了,还这样。”黄梓溪苦笑着说。
“我们倆没什么感到对方有什么不好,钱钟书说:‘婚姻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就可以。’于是就同意了,就这样结了婚。”朱和光说,“婚后也没有什么矛盾,晓云她很贤惠的,应该说是一位称职的妻子。”
“只是老天弄人,出车祸走了,给我留下了一个儿子。”朱和光说。
“就这些?”黄梓溪问。
“就这些,我没什么可以隐瞒的。”朱和光说。
突然朱和光好像想起来了什么说:“陆标不是都告诉姜胜楠了,你不会不知道吧!”
“我知道呀。”黄梓溪坦然的说。
“你知道还问我?”朱和光说。
“我是要你亲口听对我说。”黄梓溪认真的说。
“这有什么两样吗?”朱和光疑惑的问。
“姜胜楠告诉我,那就是道听途说,你亲口告诉我,那叫坦诚相待。”黄胜楠露着微笑说。
“这就是你们女人的思维,男人真是搞不懂。”朱和光抱怨的说。
“你不介意吗?”朱和光试探的问。
“我当然不介意!”姜梓溪坚定的说。
“那你父母介意怎么办?”朱和光又接着追问。
“我的事情我做主,关他们什么事情。”黄梓溪说,“不过我父母挺开明的。”
朱和光保持沉默,没再说什么,黄梓溪打开了车窗,微风把她的头发吹得飘拂起来,朱和光测脸看了看她,看她很放松,很惬意的样子。
“空着手去看你亡妻?” 黄梓溪突然问。
“陵园门口有花卖的。”朱和光说。
“晓云姐喜欢什么花?是蓝色郁金香吗?” 黄梓溪问。
“你怎么知道?”朱和光很好奇的问。
“因为你喜欢蓝色郁金香。” 黄梓溪说。
“这两者有联系吗?”朱和光说。
“这叫爱屋及乌!傻瓜!”黄梓溪说。
朱和光仔细回忆了下,的确好像是结婚后晓云才喜欢蓝色郁金香的。
“我也喜欢蓝色郁金香。”黄梓溪笑了笑说。
“是巧合吗?”朱和光傻傻的问。
“当然不是,我也是爱屋及乌。”黄梓溪强调说,“是因为你喜欢蓝色郁金香。”
“喔……”朱和光的脑子有点懵。
“你工作上是高情商,可你在生活上,尤其是爱情上是低情商。”黄梓溪大笑着说。
朱和光无以回答,索性沉默。
车行1个小时,来到了栖凤山陵园的门口,停好车,两人来到门口卖花的小店。
“大姐好。”朱和光用熟悉的口气打着招呼。
“蓝色郁金香!”卖花的大婶笑着说。
“是的,你还记得。”朱和光说。
“怎么不记得,每年8月28都来。” 卖花的大婶笑着说。
“也给我一打蓝色郁金香。” 黄梓溪说。
“这位是?”卖花的大婶迟疑的说。
“我同事。”朱和光随口说。
“一共多少钱?”朱和光问。
“一共100元。” 卖花的大婶说。
“分开付。”黄梓溪阻止朱和光说。
“有什么不同吗?”朱和光带着疑惑的目光说。
“老风俗,各表各人的心意。”黄梓溪说。
踏入栖凤山陵园,仿佛走进了一座宁静的公园。园内绿树成荫,西季的花卉交替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将整个园区装点得如诗如画。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沉睡于此的生命的故事。园中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树木,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这里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古典式的庄重典雅,又有现代式的简洁大方,还有自然式的质朴和谐。每一块墓碑都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融入了细致的设计和深厚的情感,它们或立在绿树丛中,或倚靠着青山,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毫无突兀之感。
栖凤山陵园不仅是逝者的安息之地,更是生者心灵的慰藉之所。
在栖凤山陵园,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孟河作为兰陵文化的发源地,素有“齐梁故里”的别称,这里曾诞生过15位皇帝,历史底蕴深厚。栖凤山也因此被历代风水大师称为“具龙脉之象”,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先人的敬仰之情。
两人来到了许晓萱的墓碑前,分别把两束蓝色郁金香放到了墓碑前。双手合一,躬身一分钟。
“晓云,这位是我的同事黄梓溪。”朱和光介绍说。
“晓云姐,我来看你了”黄梓溪说,“以后我每年都会和和光一起来看你。”
站了一会,朱和光说“走吧。”
黄梓溪跟在朱和光的身后,两人一起走出了陵园。
在车上两人都保持着沉默。
“你回哪里?宿舍吗?” 黄梓溪问。
“我回我家。”朱和光说。
“平时你不都是周六周日回去吗?”黄梓溪问。
“今天是我儿子的生日,你傻呀。”朱和光说。
“喔…..母亲的忌日正是儿子的生日。”黄梓溪突然想明白了。
“我把你送到宿舍,我再回家。”朱和光说。
“我去你家给你儿子过生日吧。”黄梓溪首截了当的说。
“这不合适吧。”朱和光拒绝说。
“有什么不合适,选日不如撞日,总要见面的。”黄梓溪坦荡的说。
“你这女人……”朱和光欲言又止,他知道今天他是拗不过黄梓溪的。
两人又沉默了很久。
“生日蛋糕定了吗?”黄梓溪突然问。
“当然定了。”朱和光回答说。
“你儿子生日,我总不能空手去吧,买点什么呢…….”黄梓溪自言自语的说。
“你儿子喜欢玩什么?是游戏?还是乐高?还是拼图?还是……”黄仔细发问。
朱和光想了很久,还是回答她说:“就买乐高吧。”
“那你到大润发超市停下。”黄梓溪说。
到了大润发,朱和光停好车,和黄梓溪一起来到了儿童玩具的区域。乐高的品种很多,有城市系列,有星球大战系列,有超级英雄系列,有迪士尼系列,还有可梦系列等,品种很多,黄梓溪不知道朱和光的儿子喜欢什么系列。
“你儿子喜欢什么系列?”黄梓溪问。
“超级英雄系列吧!”朱和光接着说,“他己经要我买给他很久了。”
“你不会这么抠门吧!”黄梓溪说。
“孩子的欲望不能立刻满足。”朱和光解释说。
黄梓溪付了钱,很高兴的说:“蛋糕到哪里取?”
“不用,送上门的。”朱和光解释说。
来到朱和光的家,是联排别墅,都在西太湖区域,离黄梓溪家的别墅也不是太远。
进了屋,朱和光看到了丈母娘,打招呼说:“妈,我回来了。”
“这位是?”丈母娘有点迟疑的问。
“是公司的同事。”朱和光轻声的说。
“伯母好,我是黄梓溪,你叫我梓溪就好。”黄梓溪很热情的打着招呼。
“好,好,好,梓溪,和光,进来吧。”丈母娘赶忙说。
进了屋,朱和光没看到许晓萱,就问:“妈,晓萱呢?”
“她今天值班,本想换班的,结果没换成。”丈母娘说,“同尘在楼上房间玩积木呢。”
朱和光和黄梓溪一起上了楼,打开了儿子的房间,只见儿子正在玩积木,看到
朱和光进来,站了起来,一边喊着爸爸,一边扑到了朱和光的怀里。朱和光抱着他,转了几个圈,然后才把儿子放下来。
“这是梓溪阿姨。”朱和光对着儿子说。
“梓溪姐姐好。”儿子笑容满面的喊道。
“姐姐?你怎么喊我姐姐?”黄梓一边溪笑着,一边摸了摸同尘的头。
“姐姐年轻呀。”同尘稚气的说。
“哈哈,你真机灵!”黄梓溪笑着说。
“给,你喜欢的乐高。”黄梓溪把乐高递给了同尘。
“超级英雄,我喜欢,谢谢姐姐!”同尘兴高采烈的说。
“去洗手吧,我们下去吃饭了。”朱和光提醒说。
三人来到楼下的客厅,丈母娘己经把菜都做好了。
朱和光把蛋糕拿到桌子上,点了5支蜡烛说:“同尘,许个愿吧。”
同尘双后合十,闭上眼睛,嘴里默念着什么。
“许好了。”同尘说。
“许的什么愿望呀?”丈母娘说。
“外婆,许愿是不能说的,否则就不灵了。”同尘一本正经的说。
“好好好,听你的。”丈母娘说。
朱和光把蛋糕切开,每人一块,有一块放到了桌子的另一边。黄梓溪看了看,心里明白了,应该是给许晓云留的。
吃完晚饭,同尘非要拉着黄梓溪一起搭积木,黄梓溪也很愿意,至少她感到同尘对她没有敌意,而且玩得很开心。
“同尘,别玩了,梓溪姐姐要回去了。”朱和光说。
“好吧,梓溪姐姐以后常来和我玩。”同尘有点委屈的说。
“会的,梓溪姐姐一定常来陪同尘玩。”说着用手摸了摸同尘的头,“笑着说,我走了。”
黄梓溪跟着朱和光走出了家,上了车。
“你叫和光,您儿子叫同尘,‘和光同尘’,为什么取这意。”
朱和光解释说:“‘和光同尘’出自《道德经》,‘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在强调一种处世态度,即收敛锋芒,化解纷争,与外界和谐相处,不凸显自己,融入世俗之中。”
“引申意义是常用来形容人在社会中能够与世无争,随遇而安,不刻意追求与众不同,能够顺应环境,保持一种平和、低调的心态。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要学会灵活应对,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谦逊,不过分张扬,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人和谐共处。”
“你的解释很到位嘛!”朱和光称赞说。
“不是你让我看《道德经》的嘛,我都看了三遍,所有专家的解读也都听完了,总该有点长进吧。”黄梓溪有点骄傲的说。
“长进不错。”朱和光接着说,“你有没有计划进修下‘MBA’或‘EMBA’。”
“有这打算,我正再选,希望找时间短点的。”黄梓溪说。
“为什么要找时间短点的,一年或二年都可以呀。”朱和光说。
“怕与你分离的时光太长,担心你跑了。”黄梓溪俏皮的说。
“喔…….”朱和光被她说得不知道如何回答。一路上只好保持沉默。
到了黄梓溪家,看她进了门,朱和光才放心的开车离开。
(http://www.wmfxsw.com/book/865893-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