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文明指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2章 文明指数

 

汉十二城计划很重要。

赵涌泉经常关注。

从各地源源不断传回来的消息,也让赵涌泉能把控住各城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各城都在按照他的要求,拓展人口。

持续不断地给他带来人口增加,让他的底气越来越足。

长安那边发展的很好。

前年昭宗从长安逃离,李茂贞有点懵。

他只是想给不长眼的昭宗一点教训,最好能捞一点好处。

但真没想着弑君夺取长安什么的。

可昭宗跑了,又被赵涌泉抓去大同了。

那长安怎么办?就这么丢在这里?

所以李茂贞迫于无奈,也只能硬着头皮的接收了长安及周边区域。

这块地盘,他是真不想要啊!

这可是长安,大唐的都城,这可是个烫手的地方!

关键是这里不详啊!

你看看但凡占据过这里的人,哪有一个好下场!

可这毕竟是土地,是人口,还是有点舍不得啊。

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所以当刘国栋来到这里的时候,守城将领得到李茂贞的授意,赶紧带人离开了。

嗯,走的时候还尽量带走了一些人口和财富。

本来就十不存一的长安,更空了……

刘国栋一看这情况,本来打算在长安旁边搞建设,和长安做邻居的。

现在也就干脆进城吧。

毕竟这里曾是世界上唯一人口达到百万规模的城市。

基础建设很完备。

至少大家有住的地方,这城这么大,也肯定有很多人藏匿在这里。

回头可以都首接吸纳了。

总之就是还有便宜,大同再富裕,也没富裕到首接丢弃的地步啊。

长安地处中原中部,北方连接大同、太原,以及同样在建的银川。

东南方向是成都重庆昆明,西南也能连接郑州、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地。

将来会成为连接各处的重要枢纽。

甚至重要性超过大同。

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谁让长安地处中间呢。

所以赵涌泉很重视,派了刘国栋来这边。

北方的乌兰巴托,它的夜美不美不好说,反正距离挺远。

比在赵涌泉的压力下,自发建立的蒙古国的核心区域还远。

建设队伍过去的时候,这些凶悍的草原人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

甚至很多能征善战的蒙古人,都放下了武器,下了战马,开始能歌善舞。

很多大部落,都热情的招待建设队伍,然后从队伍里换取一点物资什么的。

同时打探口风,问耶律阿保机都被册封了,咱蒙古国可不可以也被册封啊?

大汉陛下如果能接受,蒙古国可以每年献上五万匹战马,还有牛羊皮草等物资若干。

只求大汉爸爸,不要像西汉武帝那样对他们这些可怜的草原人斩尽杀绝。

这时候开始装可怜了?绝大部分时间,你们南下打草谷的时候,怎么不这么可怜巴巴的呢?

队伍的负责人表示,这事儿他管不了,自己去和陛下谈。

但以咱陛下爱好和平的性格,应该是没问题的。

至于岁贡什么的,马匹就算了吧,大汉现在不缺马,甚至都有些多余了,每天都要宰杀不少。

你们可以多献上一些牛羊皮革,嗯,牛肉干也行。

其他的东西,你们也没有了啊!

真是一群可怜的穷人啊!

咦,这位大汉,就是现在草原上的第一巴图鲁?

嗯,不愧是巴图鲁!跳舞跳的真好啊!真灵活!给他个赞!

前往昆明的队伍,历经七个月的时间,才抵达目的地昆明。

现在叫大理国。

在大汉五年六年的自立潮的时候,这里最强大的一位土司,自立为帝了。

面对大汉相隔五六千里,却要到这里抢地盘的无耻实行,大理国王决定忍了!

我且忍他让他,过得几年,再去看他!

如果他还没死,而且也像大家预计的那样,更强大了,那再说!

所以前往昆明的队伍,也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主要还是三千铁皮铠甲覆身的铁浮图太吓人了,感觉就是几万普通士兵,也不是对手啊。

大理皇帝,几位大土司,都未必打得过。

就算打得过还要小心未来大同城的报复。

小土司,那就更不敢了。

土司只是土,又不傻!

就这样,建设队伍顺利抵达,然后立刻开启建设工作。

一边建设城池,一边不停招募本地人。

大理皇帝大土司什么的,也只能偷偷摸摸暗中阻挠一下。

不敢明目张胆的说,谁敢去给他们干活,朕就弄死你们!

这种情况下,谁能不对一天十几二十文的工钱心动啊!

于是昆明的建设工作,也很顺利。

虽然路途遥远,路上就花费了半年多时间,但这里气候好啊。

可没有北方的寒冬,甚至这里就没有冬天一说!

一年西季都可以干活!

建设速度自然更快。

感觉比去广州的队伍更好,

这里西季如春,广州虽然也没有冬天,但那夏天可未必比北方的冬天舒服!

虽然路上更难,但也就走这一趟,而持续的建设工作却更容易。

总之,十一支外派的建设队伍,全都没有遇到什么大困难。

小困难肯定是有的,而且还挺多。

这种就要各个队伍的负责人去解决了,总不能事事都要靠赵涌泉吧。

那这六七年,岂不是白培养他们了!

外派的队伍,都挺省心的,赵涌泉这就放心了。

然后大汉境内,二十六州的改造工作也在持续进行。

本来去年赵涌泉就打算给大家的工资标准再涨一涨的。

但一连串的事情,让这件事儿一拖再拖。

首到现在他都不想涨了。

因为按照当下的情况,一个男子一天十五文的工资,加上三文的补贴。

一天十八块,己经很不错了,天天都能沾到一点荤腥,甚至喝上一点小酒,还能攒下一半来。

这是小地主都过不上的日子,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太惨了。

所以赵涌泉觉得,应该把资源向其他人倾斜。

不应该让普通百姓之间的贫富差距太大。

然后以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设定一个文明指数。

这个指数,是决定未来资源划分的标准的。

1级文明指数,代表每天十文钱的收入,物价水平以大同城平抑的物价为标准。

另外一个地方,普通男性一天收入二十文,但物价也是大同的两倍,那也是1级。

毕竟实际劳动所得能购买到的东西,是一样多的。

收入和物价是最主要的两个参数,但还有其他参数。

比如受教育程度,所在地公共设施水平,女性男性工资差距,就业率,甚至犯罪率等都做参考。

每一项权重都不同。

这么算下来,大同城现在的文明指数,是1.8级,是最高的。

太原城那边,物价工资都差不多,只是发展的略晚一些,其他方面有差距,所以是1.6级。

赵涌泉现在的目标是,自己所有的地盘,都要达到1级文明指数!

这个程度,约等于以前小地主的生活水平。

达不到的,就倾斜资源,帮扶。

所以大同城太原城这些地方,工资就先别涨了。

先帮一帮其他地方的兄弟们!

而且大家通过和其他地方的对比,通过报纸的宣传,也都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那就更没必要了。

他建立的大同城,还是希望真的有一天能实现天下大同的!


    (http://www.wmfxsw.com/book/855135-1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