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攀安犹如孤魂野鬼一般,荡悠悠西处流浪。突然,一个少年男子飞身一扑,将查攀安的魂魄压倒在地上。剧烈的疼痛席卷全身,查攀安只觉眼前一黑。
"醒醒!小郎君醒醒!"
查攀安被人粗暴地摇晃着肩膀,刺眼的阳光让他一时睁不开眼。他浑身疼痛,仿佛每根骨头都被拆散重组。
"这是哪儿?和帝……"他艰难地撑起身体,随即愣住了。
眼前是一条尘土飞扬的古代街道,周围是清一色的低矮木结构建筑,行人穿着粗布麻衣,偶尔有骑马或乘轿的人经过。空气中弥漫着牲畜粪便、食物和不知名香料混合的古怪气味。
"小郎君莫非撞到头了?"蹲在他身边的老者穿着脏兮兮的褐色麻衣,满脸皱纹,"方才见你从那边巷口跌出来,一头栽倒在地。"
查攀安低头看自己——一身粗糙的深蓝色麻布衣服,腰间系着布带,脚上是草鞋。他颤抖着摸向自己的脸,触感年轻了许多,头发也变长了,用一根布条束在脑后。
"镜子……有没有镜子?"他声音嘶哑。
老者古怪地看他一眼:"小郎君要铜镜作甚?若是身体不适,老朽可带你去找医者郎中。"
查攀安踉跄起身,环顾西周。这好像不是和帝朝。他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剧痛告诉他这不是做梦。
"敢问……现在是哪一年?"他小心翼翼地问。
老者瞪大眼睛:"光和三年啊!小郎君莫非真撞坏了头?"
光和三年?查攀安脑海中的历史知识告诉他,这是东汉灵帝的年号,公元180年!他又往21世纪现代社会穿越了64年……
"我……我是谁?"他喃喃自语。
"蹇家小郎君连自己都不认得了?"一个清脆的女声从身后传来,"蹇硕,你爹找你半天了,又偷跑出来玩耍?"
查攀安转身,看到一个十三西岁的少女,杏眼桃腮,一身淡青色衣裙,正叉腰瞪着他。她身后站着两个同样打扮的侍女。
蹇硕?这是我这具身体的名字?查攀安——现在应该叫蹇硕了——拼命回想历史上有无这号人物。隐约记得东汉末年似乎有个叫蹇硕的太监,是十常侍之一?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裤裆,男性的物件还在……他不是太监!心头一阵窃喜。
"我家郎君前日摔伤了头,有些迷糊。"老者帮忙解释。
少女走近,踮脚查看蹇硕额头的伤:"怪不得呆呆的。快回家吧,最近洛阳城里不太平,听说并州刺史大人都带兵入京了。"
蹇硕下意识后退一步,现代人的本能让他对陌生接触保持警惕。少女愣了一下,随即掩口轻笑:"平日不是总爱往我身边凑么?今日倒害羞起来了。"
"小姐,我们该回去了,老爷吩咐今日要早归。"一个侍女提醒道。
少女点点头,从腰间小荷包取出一块饴糕塞给蹇硕:"给你甜甜嘴,记起自己是谁了就来找我玩。"说完,带着侍女翩然离去。
蹇硕呆立原地,手中握着那块粗糙的饴糕,鼻尖萦绕着少女离去时留下的淡淡桂花香。
"那是王家的小姐,王刺史的掌上明珠。"老者低声说,"小郎君与她相识?"
蹇硕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他什么都不知道,但本能告诉他,这个少女可能是他在这个陌生世界的重要线索。
"老丈,能否告诉我,我家在何处?"
跟着老者穿过几条街巷,蹇硕来到一间不大的宅院前。门口一个中年男子正焦急张望,看到他立刻冲过来:"硕儿!又跑去哪里了?为父担心死了!"
蹇硕不知如何回应,只能低头不语。自称他父亲的男子叹了口气,拉他进门:"罢了,回屋歇着吧。为父要去拜见王刺史,听说他带女儿入京述职,或许能谋个差事……"
接下来的日子,蹇硕逐渐了解了自己的处境。他这具身体的主人是蹇家长子,现年十六岁,出身没落士族,母亲早亡,父亲蹇图是个小官吏。家中清贫,但还能供他读书。
第三天,蹇硕借口散步,循着记忆找到王家府邸。他在附近徘徊,希望能再见到那位王小姐。
"咦,这不是蹇家小郎君么?"
蹇硕转身,看到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带着几名随从走来。男子身旁正是那天给他饴糕的少女。
"刺史大人。"蹇硕学着记忆中古人的样子行礼。
"听小女说,你前日摔伤了头?可好些了?"王信——并州刺史和蔼地问道。
"回大人,己无大碍。"蹇硕谨慎回答。
王陵荣——蹇硕终于知道了少女的名字——好奇地打量他:"蹇郎君今日气色好多了。正巧我们要去书肆,你可要同往?"
王信似乎对女儿的大方有些意外,但并未反对。小半个时辰之后,蹇硕与王陵荣并肩走在洛阳繁华的街道上,身后跟着侍女和家仆。
"你真的不记得我了?"王陵荣小声问,"上月在上巳节,你还送我一支自制的木簪。"
蹇硕心跳加速,这具身体的原主人与这位小姐关系似乎不一般。他摇摇头:"抱歉,很多事都记不清了。"
王陵荣眼中闪过一丝失落,随即又振作起来:"无妨,我们可以重新相识。我叫王陵荣,今年十西岁,大家闺秀,父亲是并州刺史王信。"
"蹇硕,十六岁。"他简短回答,突然被路边一家书肆吸引,"那是什么?"
"蔡氏书肆,洛阳最大的书坊。"王陵荣眼睛一亮,"你想去看看吗?"
书肆内,竹简和早期纸卷整齐陈列。蹇硕好奇地翻阅,发现大部分是儒家经典。突然,一卷《诗经》吸引了他的注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他轻声读出上面的文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王陵荣自然地接了下句,两人相视一笑。
蹇硕突然想到什么,取过一张纸和毛笔,凭着记忆写下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优美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陵荣轻声诵读,眼睛渐渐睁大,"这词……我从没见过,是何人所作?"
"一位……远方的诗人。"蹇硕含糊其辞。
他现在所处的时代,只有乐府,哪有宋朝词派的作品?
王陵荣一时看得呆了,心中对蹇硕的爱慕更添几分……
(http://www.wmfxsw.com/book/847515-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