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心有所望
第二百零九章 心有所望
“你想知道的,我都说!”
“但你要答应我,不写结局!”
陶珊眨了下眼。
“为什么?”
林语宁抬眼看她,嘴角弯了一点,却没有笑意。
“因为我还没赢!”
“也还没输!”
“我还在路上!”
陶珊望着她,忽然眼眶泛红。
“你知道吗!”她轻声说。
“从我们大学第一次站上模拟法庭开始,我就知道你是那种会走得很远的人!”
“可我那时候从来没想过—你走得这么孤单!”
“你一直都比我们快,比我们冷静,也比我们沉得住气!”
“可你也一直,比我们更疼!”
林语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她说完,然后伸手握住她的手。
“我现在不疼了!”
“真的!”她低声。
“疼已经过去了!”
“剩下的,是我还没走完的!”
“还有我必须守住的!”
“他们现在都在等,看我什么时候会摔!”
“可我不会!”
“我不是为了赢才往前走的!”
“我是为了让我站住这条线!”
“他们可以污蔑、可以剪视频、可以写文稿!”
“但他们不能—再轻易越线!”
陶珊点头,轻轻用力握住她的手。
“我会写清楚的!”
“我会让他们知道,站在法庭上说‘我不再忍了’的人,不是为了红,不是为了舆论!”
“而是因为她—再也不愿低头了!”
两人坐了一会儿,外头的雨又细细地下起来,打在窗外遮雨棚上,发出密密麻麻的声响。
她们没有撑伞。
就那样并肩站在店门口,任雨落在肩头、鬓角,一点点濡.湿了衣角。
林语宁望着那场不大的雨,忽然开口。
“你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最怕下雨天?”
陶珊点头。
“怕鞋湿!”
“怕湿了鞋回家会被骂!”
林语宁轻轻笑了一下,眼里带着一点遥远的光。
“现在我走进雨里,也不会怕了!”
“不是因为我不怕湿!”
“是因为,我知道这场雨—我能走过去!”
“我再也不是那个被打湿鞋就躲起来哭的小孩了!”
陶珊没说话,只是站在她身边,陪她一起走进雨里。
没有伞,也没有遮挡。
但两人并肩的背影,是这座城市里,最安静、最清醒的一道光。
夜色落下的时候,林语宁已经坐在律所的会议室里将近两个小时了。
墙上的钟表滴答作响,秒针一格一格跳着,像是提醒她该离开了,可她没有动。
窗外街灯亮着,雨停了,地上的水渍倒映着模糊的霓虹。
她望着投影仪前那行淡蓝色的字,脑中浮现的却不是眼前这个准备了许久的企业法律答辩,而是刚才陶珊说的那句话—“我会让他们知道,你不是为了红,是为了不再低头!”
她忽然觉得有些疲倦。
不是身体的,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消耗。
这些天她没有休息过一晚是完整的。
白天她处理案件,晚上整理证据,再之后,是大量的陈述稿、法院回函、媒体公关备份,甚至连对外通稿都得亲自过目。
她不放心交给别人,因为她知道,一旦有一行字出错,第二天就会被无限放大在网络上,被拆解、恶意剪辑、扭曲,再送进舆论的绞肉机里。
她早就学会了,不能掉以轻心。
可她也不是机器。
她会累,会倦,会有那么几个深夜,突然冒出“我不想再继续”的念头。
可每次那种念头还没站稳,她就已经咬牙抹掉,继续走了下去。
因为她知道,她不能停。
一停,就真的没人替她说话了。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顾延瑾发来的消息。
【你几点回?】
她盯着那一行字看了几秒,没回。
她把手机放到一边,拧开手边的水瓶,喝了一口,水温已经冷了,没味道。
她合上电脑,关掉投影仪,会议室霎时陷入一片黑暗。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把百叶窗拉开一点,夜风顺着缝隙灌进来,卷起她额前的碎发。
对面楼的灯光点点,像散落的星辰,一盏一盏在她眼里熄灭。
她没有发呆,只是在让自己的心跳慢下来。
太多天了,她都在快节奏里奔跑,甚至忘了上一次长时间安静坐着是什么时候。
她想起一个画面。
很多年前,她还没进律所那年,刚考完法考,拿着过线通知书一个人走在江城旧城区的石板路上,鞋子因为大雨浸湿,咯吱咯吱地响。
她没有伞,也没有回头,只是看着远处的光,一步一步地走着。
她对自己说。
“以后会好的!”
可直到今天,她都不确定,那句“好”究竟有没有真正降临过。
有人说她赢了,有人说她“终于站在了光里”。
可她知道,那光不是太阳,是她手里那盏一寸寸举起来的小灯,电池有限,光线微弱,风一吹就会灭。
而她撑着不灭的方式,就是不停地举着。
“林律师?”
门口响起小陈的声音。
她转头。
“怎么了?”
“我刚把明天的材料放您桌上了,另外……有封邮件!”
“邮件?”
小陈点点头,脸色有些奇怪。
“匿名的,说是有关许可馨新的‘洗白行动’,还有……一些和她资本背景有关的材料!”
林语宁挑了挑眉。
“匿名?”
“是的!”
她走出会议室,回到办公室,打开桌上的电脑,邮箱里那封邮件赫然在列。
发件人是一个看起来随机拼凑的英文邮箱地址,标题只有两个字—“看这个”。
她点开邮件,附件里是一个压缩包,没有文字说明,只有一份备注文件写着“许可馨·星沐·融资2022Q3”。
她打开那份文件,一页页地翻。
里面是详细的项目融资结构图,列出了许可馨在近两年内与几家短视频平台的合作项目,还包括一项“人设重构营销预算”,金额不大,却精确到了每条内容的投放时间和预算分配。
她翻到最后一页,忽然看到一个名字—“沈洛恒”。
那是她很久没见过的名字。
曾经是江城传媒圈里炙手可热的品牌总监,也是墨景言早年出道时的营销操盘人。
如果这份资料是真的,说明许可馨并不只是个被情绪操控的女人,她背后早就有整套团队在帮她重建形象,甚至利用舆论引导为自己铺设“从受害者到觉醒者”的路径。
(http://www.wmfxsw.com/book/826263-2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