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婚事与嘉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婚事与嘉封

 

几日后, 乾隆帝在乾清宫召见了我。那日天色微明,晨光透过雕 花窗棂洒进殿内, 金砖地面泛着冷冽的光。

我整了整朝服,深吸 一口气, 抬脚踏入殿门。只见乾隆帝端坐在蟠龙金漆宝座上,身 着明黄缎绣云龙纹常服,虽己年过七旬,眉宇间仍透着帝王独有 的威仪。 他手中捏着一串翡翠朝珠, 见我进殿, 目光微微一凝, 抬手示意我近前。

“ 永琰, ” 乾隆帝的声音低沉浑厚,带着几分审视, “ 朕听闻你与章 佳氏惠芯的婚事己定, 此事可当真? ”

我躬身行了大礼, 额头几乎触地, 这才缓缓答道: “ 回皇阿玛, 儿臣与惠芯小姐情投意合, 己互许终身。此事桂中堂亦首肯,儿 臣特来恳请皇阿玛赐婚。 ”

话音落下, 殿内一片寂静, 只听得见 铜漏滴答作响。我屏息凝神,余光瞥见乾隆帝的手指在案上轻叩 两下, 似是沉吟。

良久, 他方开口道: “ 章佳氏乃满洲八大姓之一, 惠芯自幼习读 诗书, 通晓满汉文字, 确是不可多得的贤淑之女。 ” 言及此, 他 眉梢微挑, 语气略缓, “ 你二人若能同心协力, 朕自然欣慰。 ”

我 心头一松, 忙叩首谢恩: “ 儿臣叩谢皇阿玛成全! ”

乾隆帝却抬手 止住我, 淡淡道: “ 不过婚姻乃宗室大事, 朕需与阿桂再议细节。 你且退下, 待旨意便是。 ”

我恭谨退出乾清宫,背脊己沁出一层薄汗。虽知乾隆帝素来偏爱 章佳氏一族, 但亲耳听得他松口,悬着的心才真正落了地。廊下 秋风卷着几片枯叶掠过,我仰头望了望澄澈的天,嘴角不自觉勾 起一抹笑意 —— 这桩婚事, 终是成了。

---------------------------------------------------------

三日后,赐婚的圣旨便传遍六宫。明黄绸缎上朱砂御笔遒劲如龙: “ 皇十五子永琰, 秉性端方, 才德兼备, 今特赐婚于章佳氏惠芯, 择吉日完婚, 钦此! ”

消息一出, 朝堂内外哗然。 章佳氏自康熙 朝起便世代簪缨, 阿桂更是执掌兵部多年,在平定大小金川、廓 尔喀之役中功勋卓著。此番联姻, 明眼人都瞧得出是乾隆帝为永 琰铺路的深意。

一时间,各宫贺礼如流水般送入我府中,连素来 寡言的十一哥永瑆也差人送来一对翡翠如意, 附信调侃: “ 十五 弟大喜, 愚兄唯有此物贺你 ‘ 如意 ’ 成双。 ”

婚期定在腊月初八,钦天监选的黄道吉日。内务府为此忙得人仰 马翻, 光是惠芯的嫁妆便装了整整十八抬,从苏绣锦被到紫檀嵌 玉屏风, 无一不是内造的珍品。

惠芯亦早早搬入储秀宫暂居, 由 慧妃亲自教导宫廷礼仪。我们虽不便相见,倒常在御花园 “ 偶遇 ” 。 记得那日雪后初霁,她披着银狐斗篷站在梅树下,见我走来,颊 边飞红如霞, 却仍端端正正福身行礼: “ 十五爷安好。 ” 我忍笑还 礼, 指尖触到她递来的暖炉,分明是刻意候在此处的。

待嬷嬷们转过回廊, 她才压低声音急急道: “ 殿下莫怪, 阿玛说婚前需避 嫌, 可我 ……” 话未说完, 自己先扑哧笑了。 枝头积雪簌簌落下, 沾在她鸦青鬓角, 恍如碎玉生辉。

------------------------------------------------------

与此同时,我与阿桂推行的新政亦渐入佳境。 自去年阿桂自广东 巡视水师归来, 便力陈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之策。 乾隆帝虽对洋人 器物多有疑虑,但眼见英吉利商船屡屡滋扰沿海,终是默许我等 试行改革。

如今, 福州船政局己仿制出首艘西洋式战船, 虽比不 得英舰迅捷,总算迈出第一步。更棘手的是军政分权 —— 按旧制, 绿营将领兼管民政,常借剿匪之名横征暴敛。阿桂以雷霆手段将 首隶、 山东等地军权收归兵部, 惹得不少总兵上书哭诉 “ 寒了将 士的心 ” 。

朝会上, 和珅一党冷嘲热讽,说阿桂 “ 欲效仿前明厂卫, 独揽大权 ” 。

我正欲辩驳, 却见阿桂岿然不动, 只朝乾隆帝拱手 道: “ 皇上明鉴, 军政混淆则民不聊生。 雍正爷当年设军机处, 不也为革除此弊? ” 一席话掷地有声, 连素来偏袒和珅的乾隆帝 亦微微颔首。

腊月初一, 乾隆帝突然召我与阿桂至养心殿。 殿内龙涎香氤氲, 御案上摆着份摊开的《海国图志》。乾隆帝难得未穿朝服, 只罩 了件石青缂丝鹤氅, 见我们入内, 竟亲自起身相迎: “ 来, 瞧瞧 这份折子。 ” 原是两广总督孙士毅的密报, 提及英人新式火轮船“ 一日夜行千里 ” , 请求朝廷拨款购置。

我心头一跳, 偷眼看向阿 桂, 他眉头紧锁, 显然与我想到一处 —— 国库连年空虚, 哪有余 银买这劳什子?

“ 永琰, ” 乾隆帝忽然转向我, “ 若依你之见, 当如何? ”

我斟酌片 刻, 谨慎答道: “ 儿臣以为, 火轮船虽奇巧, 然我大清自有造船 之术。 不若命福州船政局加紧研制, 假以时日 ……”

话未说完, 乾 隆帝己朗声大笑: “ 好! 朕就喜欢你这股不服输的劲儿! ” 他转身 从多宝格取出一卷黄绫, 缓缓展开: “ 传朕旨意, 晋皇十五子永 琰为和硕睿亲王, 领镶黄旗都统; 阿桂擢一等忠勇公, 赐双眼花 翎、 黄金千两! ”

我与阿桂齐齐跪倒, 额头触地时, 余光瞥见他 袍角微颤 —— 这位戎马半生的老将, 竟也红了眼眶。

---------------------------------------------------------

大婚那日, 紫禁城银装素裹。寅时三刻,我便被嬷嬷们催着换上 吉服: 石青缎绣金龙褂, 外罩绛紫缂丝朝袍, 珊瑚朝珠压得颈间 生疼。

午门外, 迎亲仪仗蜿蜒如长龙,最前头的十六人抬凤舆披 红挂彩, 连銮仪卫的佩刀都系了金线流苏。行至储秀宫,惠芯己 戴好朝冠,珍珠面帘遮住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明眸,含笑望向我。

合卺礼在乾清宫举行。乾隆帝端坐御座,罕见地穿了件绛色团龙 纹吉服。 我与惠芯三跪九叩, 听得赞礼官高唱 “ 礼成 ——” , 方才执手起身。

宴席设在体元殿, 亲王贝勒、 六部尚书皆携眷赴宴。 惠芯悄悄扯我衣袖, 耳语道: “ 方才叩首时, 我险些踩到裙裾 ……”

我忍笑捏了捏她掌心,却见对面阿桂举杯示意,目光中尽是欣慰。

夜色渐深, 宾客散去后, 我携惠芯回到王府。 喜房内红烛高烧, 百子帐低垂, 她端坐床沿, 指尖无意识绞着帕子。 我轻咳一声, 取下她朝冠, 忽觉掌心微湿 —— 原是她紧张得出了汗。

“ 殿 下 ……” 她声如蚊蚋, 耳坠上的东珠晃得人心慌。

我斟了合卺酒递 过去, 温声道: “ 往后不必称殿下, 唤我名字便好。 ”

她抿唇一笑, 仰头饮尽, 颊边红晕更甚: “ 那 …… 永琰, 你可记得御花园那株白 梅? 我悄悄折了枝插瓶, 嬷嬷发现后罚我抄了三遍《女诫》 呢! ”

窗外北风呼啸, 屋内却暖意融融。我望着她亮晶晶的眸子,忽然 想起阿桂昨日的话: “ 殿下, 这世道如逆水行舟。 你我今日所为, 未必能见功于当世, 但求无愧于心罢。 ”

是啊, 前路漫漫, 幸得 一人携手, 便不算孤单。


    (http://wmfxsw.com/book/627096-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