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县令赏识,结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县令赏识,结缘!

 

第22章 县令赏识,结缘!

夜幕低垂,王家宅院内的灯笼次第亮起,橘红色的光芒透过精致的窗棂,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正厅内,八仙桌上的青花瓷盘已撤去大半,只余几碟时令鲜果和桂花糕点缀其间。

县令赵承平端坐在紫檀木雕花主位上,指尖轻叩着扶手,目光不时扫过厅内众人。

王德发挺着圆润的肚子坐在右侧太师椅上,绸缎长衫在烛光下泛着水纹般的光泽。

王夫人坐在王德发身侧。

县令左侧的韩夫子捋着花白胡须,一脸满意看着吴承安。

酒足饭饱,此刻的赵承平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笑道:

“我清河县出了吴承安这样的神童,韩夫子可要好好教导啊。”

韩夫子颔首笑道:“赵大人请放心,老夫一定竭尽全力教导吴承安。”

吴承安这时也主动开口:“小子一定努力跟随韩夫子学习!”

这话让赵承平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他目光扫过韩夫子惊喜的神色,又掠过王德发得意的笑容,最后定格在吴承安不卑不亢的姿态上。

“韩先生,此子假以时日,怕是要青出于蓝啊。”

韩夫子连忙拱手:“大人明鉴,吴承安天资卓绝,更难得的是心性质朴。”

是啊,这小子面对他这位县令都丝毫没有慌张,这份心性确实难能可贵。

此子将来必成气候!

他得提前和对方结缘!

“吴承安。”

赵承平忽然解下腰间羊脂玉佩,莹润的玉面上,“赵承平”三个篆字在烛火中流转生辉。

“此物随本官十年,今日赠予你。”

他看见少年瞳孔骤缩,却仍稳稳托着玉佩没有立即接过。

“他日若遇难处,可持此物来县衙。”

满座寂然。

王夫人手中的团扇停在半空,王德发脸上的肥肉激动得直颤。

这玉佩谁人不识?

这可是赵县令的信物啊!

有了此物,今后清河县没有人敢为难吴承安。

可吴承安却后退半步,郑重行了个礼:“大人,如此重礼,小子愧不敢当,家父常言,无功不受禄……”

“诶!”

赵承平笑着打断:“本官是替朝廷提前笼络人才,他金榜题名时,莫忘了咱们清河县便是。”

这话说得漂亮,眼角却瞥见王德发神色微变。

那三十两银子的“雪中送炭”,终究比不过这块玉佩的“锦上添花”。

提前和吴承安结缘,今后吴承安高中,岂会忘记他这位县令?

更漏声遥遥传来。

赵承平起身笑道:“好了,玉佩你拿着,时候也不早了,本官先行一步。”

王德发赶忙跟着站起来,圆脸上堆出十二分热情:“大人何不再饮些醒酒汤?”

“不必了。”

赵承平摆摆手:“一个月之后,韩夫子亲自向本县禀报安哥儿的学习情况。”

说完,在众人施礼下转身离去。

待县令的皂靴声消失在影壁后,王德发一把抓住吴承安的肩膀:

“好孩子!真给老爷长脸!”

王德发满脸激动道:“从今往后,你在学堂的一应笔墨纸砚,都记在我王家账上!”

说着朝厅外高喊:“福伯!明日去锦绣坊给安哥儿裁两身新衣裳!记得用最好的布料!”

这是要把吴承安当做儿子来养了!

王夫人摇着团扇轻笑:“老爷且收着些,仔细吓着孩子。”

她目光掠过吴承安磨破的袖口,转头吩咐丫鬟:“去把我房里那套松烟墨取来,安儿哥今后可是要高中状元的,没有好墨怎么行?”

吴承安深深作揖,垂下的眼睫掩住了眸光。

虽然知道王家对他这么热情是为了留下一份香火缘分,但人家给的是实打实的好处。

他铭记在心!

“宏发我儿!”

这时,王德发突然拉过自家胖儿子:“往后在学堂多跟安哥儿学学!”

王宏发撅着嘴嘟囔:“放心吧爹爹,我不但会和安哥儿一起学习,还会让安哥儿教我打弹弓。”

话没说完就被父亲瞪得缩了脖子。

这时,二更梆子响过三重。

韩夫子见时候不早,便也起身告辞。

临走前,他特意拍了拍吴承安的肩膀:“戒骄戒躁,切莫心浮气躁,安心学习!”

他担心吴承安一次性得到这么多人的赏识,还有许多好处,心态会发生改变。

吴承安自然明白韩夫子的良苦用心,拱手施礼:“夫子教导的是,小子一定戒骄戒躁,专心学业!”

韩夫子哈哈大笑,这才摸着下巴的胡须离去。

这吴承安不但有天赋,他长得俊俏,说话更是中听,今后前途无量啊。

想到自己今后有可能成为状元的夫子,韩夫子便忍不住想回去再多喝几杯。

而吴承安在回到厢房后,并没有立即就寝。

他借着月光打量那块玉佩,发现背面竟刻着细如蚊足的“承平三年进士及第“字样。

这位县令大人居然是进士!

一位进士,居然来这偏远的边境当县令?

难道是京都大户人家来镀金的?

不过,这和他没关系,赵县令来头越大,对他越有利。

有了赵县令的玉佩,只要他自己不作死,今后这清河县没有人敢故意针对他。

就算是马千户,那也得掂量掂量得罪赵县令的后果。

在他展现出自己的天赋,有了利用价值之后,马千户是绝对不会暗中对他下死手的。

接下来的几年,他只需安心读书,等到十六岁便可参加科举!

想着想着,一阵困意袭来,迷迷糊糊中,吴承安就睡着了。

次日卯时,天边才泛起蟹壳青。

吴承安已穿戴整齐在府门前等候。

他毕竟还是王家少爷的陪读,不能坏了规矩。

王家的马车候在垂花门外,车辕上挂着的琉璃灯尚未熄灭。

当王宏发揉着眼睛被丫鬟抱上车时,发现吴承安已经在等候,打着哈欠说道:

“安哥儿怎么气得这么早?”

吴承安笑道:“在村子里,有时候为了去抓兔子,我起得比这还早呢。”

王宏发眼睛一亮:“改天咱们一起去抓兔子!”

吴承安耸耸肩:“我自然是没问题,但这事恐怕要和老爷夫人商量。”

王宏发嘴角一抽,看了一眼大灾,兴趣索然道:“算了,要是让他们知道我想去抓兔子,怕是会打断我的腿。”

“福伯,走吧。”

吴承安轻笑一声,跳上马车,朝福伯打了声招呼。

在去学堂的路上,吴承安还向福伯请教如何驾驶马车。

福伯暗中点头,这安哥儿丝毫没有因为得到县令的重视而颐气指使,光是这份心性就不是他那少爷能比的。

看来王家这次是走大运了!

随后,马车朝学堂驶去,完全不知一场阴谋正在学堂等着他们。


    (http://wmfxsw.com/book/897685-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