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又慢慢过去了.
高三开学那天的风带着夏末的热意,吹得公告栏前的红色横幅猎猎作响。
“距离高考还有278天”的数字红得刺眼,沈岁安站在人群后,看着那张崭新的倒计时牌,突然觉得喉咙发紧。
“发什么呆?”一只温热的手轻轻碰了碰她的后背。
江辞京拎着两袋复习资料站在身后,额角还带着搬书的薄汗。
“班主任说这两本习题集必做,我帮你带了一套。”
沈岁安接过沉甸甸的资料,指尖触到他手背上的红痕——是搬书时被纸箱蹭的。
她从书包里掏出创可贴,动作自然地往他手背上贴:“下次小心点,别总毛毛躁躁的。”
江辞京的指尖蜷了蜷,任由她的手指在自己手背上动作。
这个动作他们做了无数次,亲昵得像呼吸一样自然,却又带着点不敢说破的小心翼翼。
教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油墨味,课桌上的书堆得比人还高。
夏清禾在对面挥着荧光笔,嘴里念叨着“再刷五十道题就去吃麻辣烫.”
陆禹泽则在旁边帮她整理错题本,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格外专注。
这一年,他们好像都没怎么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夏清禾不再咋咋呼呼,陆禹泽收起了玩笑,江辞京打球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沈岁安的舞蹈鞋,早己被压在了衣柜最深处。
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时,沈岁安对着物理题皱起了眉。
最后一道大题的解题步骤像团乱麻,她咬着笔杆抬头,正好对上江辞京看过来的目光。他立刻心领神会,拿着草稿纸凑过来:“卡在哪了?”
“这里,动量守恒的方向总搞反。”沈岁安指着题目,声音里带着点挫败,“感觉越复习越糊涂。”
江辞京没说话,只是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图。
沈岁安看着他写下的解题步骤,突然想起高一那年,他也是这样帮她解数学题,只是那时他的字迹还很潦草,现在却工整得像打印的。
“懂了吗?”他抬头时,笔尖差点戳到她的脸颊,两人都吓了一跳,随即在寂静的教室里偷偷笑起来,引来前排同学的回头。
“懂了。”沈岁安接过草稿纸,指尖擦过他的手背,像有电流窜过。
她看着纸上清晰的思路,突然觉得那些复杂的公式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下晚自习的路上,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江辞京帮沈岁安拎着沉重的书包,里面装着刚发的模拟试卷,沉甸甸的像块石头。
“明天早上想吃什么?”他突然问,声音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我去买。”
“还是老样子吧。”沈岁安踢着脚下的石子,声音有点发困,“豆浆加油条,记得多放糖。”
“知道了,沈岁安小朋友的豆浆要加两勺糖。”
江辞京笑着重复,脚步放慢了些,“累不累?我帮你背书包吧。”
“不用,我自己可以。”沈岁安摇摇头,却把书包带往他那边推了推,“你最近也很累,别总熬夜刷题。”
江辞京的脚步顿了顿。
他看着沈岁安被月光照亮的侧脸。
想起这两年来的点点滴滴,那些没说出口的喜欢,早己变成了习惯,像呼吸一样自然,渗透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
“沈岁安,”他突然停下脚步,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认真。
“等高考结束,我们去看海吧,到时候我有话和你说。”
沈岁安愣了愣,随即笑起来,眼里的光比月光还亮:“好啊,去看日出。”
“还要去吃海边的烤鱿鱼。”江辞京补充道,像个孩子在数愿望清单,“还要在沙滩上写我们的名字。”
“还要……”沈岁安的话没说完,就被他打断:“还要一起考同一所大学,在同一个城市。”
巷口的路灯突然亮了,暖黄的光洒在两人身上,像个温柔的拥抱。
沈岁安看着他眼里的期待,突然觉得那些沉重的试卷和倒计时牌,好像都没那么可怕了。
因为她知道,无论前路多难,身边都有个人陪着,像束光,照亮了整个高三的黑暗。
走到小区门口时,沈岁安接过书包,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里面掏出颗薄荷糖:“给你,提提神。”
江辞京接过糖,指尖触到她的掌心,像握住了整个夏天的风。“晚安,沈岁安。”
他看着她走进楼道,首到那扇门关上,才转身往家走,嘴里的薄荷糖清清凉凉的,像这个夜晚最温柔的秘密。
回到家,沈岁安把江辞京写的解题步骤贴在错题本上,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台灯下,她翻开日历,在高考那天画了个大大的圈,旁边写着“去看海”三个字。
窗外的月光落在日历上,像撒了层银粉。
沈岁安看着那三个字。
这个兵荒马乱的高三,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
穿过这段黑暗的隧道,有个人会牵着她的手,一起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就像这一年来,他一首做的那样。
(http://wmfxsw.com/book/894669-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