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到属于自己的小角落,放下笔记本和铅笔。桌子很矮,椅子一坐下去就嘎吱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要散架。
她拿起门后的笤帚和簸箕,认认真真地开始清扫地面厚厚的浮尘。动作麻利,姿态却依旧带着学生气的笨拙和认真。
扫完地,她挽起袖子,露出两截白皙纤细的小臂,走到张伯指定的那排标着“民廿七(1938)·经济科”的铁灰色档案柜前。
柜门冰冷沉重,拉开时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在寂静的档案室里格外瘆人。一股更浓烈的霉味和尘土气息扑面而来,呛得她忍不住轻轻咳嗽了两声。
柜子里堆叠着大量未整理的文件和卷宗。纸张泛黄发脆,边缘卷曲,有的还粘连在一起。
上面布满了各种字迹——龙飞凤舞的毛笔批示、潦草的钢笔速记、刻板油印的表格、甚至还有模糊不清的复写纸痕迹。
内容五花八门:物资调拨清单、人员任命书、会议纪要、莫名其妙的请示报告、一些早己过期的商业票据复印件,杂乱无章,如同被一场飓风席卷过后留下的废墟。
林晚星小心翼翼地抽出最上面一沓,灰尘簌簌落下。她抱着这沓沉重的、散发着历史尘埃气息的纸张,回到自己的小桌前坐下。
拿出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工工整整地在页眉写下:“民廿七年·经济科·原始文件整理(一)”。然后,拿起铅笔,开始一份份仔细翻阅。
她的动作很慢,眉头微蹙,眼神专注,像是一个真正在努力适应新工作的、笨拙又认真的女学生。
铅笔尖在粗糙的纸张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她不时停下来,对着光线辨认某个模糊的字迹,或者因为纸张粘连而小心翼翼地试图分开,动作间充满了生疏感。
时间在这片尘封的世界里缓慢流淌。窗外偶尔传来几声模糊的汽车喇叭声或警卫换岗的口令声,更显得室内死寂。
只有林晚星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和张伯那边偶尔响起的、若有若无的鼾声。
然而,无人能窥见林晚星低垂的眼帘下,那双清澈瞳孔深处正闪烁着怎样锐利而冷静的光芒!
她的目光如同最高效的扫描仪,在那些泛黄脆弱的纸页上飞速掠过。看似笨拙缓慢的翻页动作,实则蕴含着精准的节奏。
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运转,过滤着海量的垃圾信息,捕捉着任何可能具有价值的碎片:
日方控制原料配额,民生工厂停工。
米价管制引发抗议。
查获私运西药(磺胺粉五公斤、吗啡)移交76号处置。 (指尖微顿)
苏北清乡行动药品(磺胺片)损耗叁拾瓶。 (红方缴获?)
代号‘夜枭’潜伏人员经费申请,打入‘大通钱庄’户名:王守业。 (铅笔轻划记号)
租界出现不明盘尼西林,疑红方走私。
一条条信息被捕捉、分类、存储。特别是药品流动、代号、可疑户名。
(http://www.wmfxsw.com/book/89417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