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冬夜里的热红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冬夜里的热红酒

 

冬至那天,下了场小雪。江舒宁窝在沙发里翻旧相册,傅彦清在厨房煮热红酒。壁炉里的木柴噼啪作响,窗外飘着细雪,暖黄的灯光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会动的油画。

“你看这张。”江舒宁指着一张老照片,是她和母亲在染坊前的合影。照片里她才七岁,穿着蓝布衫,母亲蹲在她身边,手里捧着刚染好的方巾,两人都笑得很灿烂。

“那时候多好啊,”她轻声说,“每天放学就去染坊写作业,看奶奶染布,闻着靛青的味道就觉得安心。”

傅彦清端着两杯热红酒走过来,杯壁上凝着水珠。“现在也很好。”他把杯子递给她,“有你,有妈,有爷爷,还有我们的染坊。”

江舒宁抿了口酒,肉桂和橙皮的甜香在舌尖化开。“彦清,”她突然说,“我昨天梦见小时候了。梦见奶奶拉着我的手说,‘舒宁要勇敢’,梦见染坊的染缸里飘着彩虹。”

“我也做了个梦。”傅彦清挨着她坐下,“梦见我们在染坊里办婚礼,宾客都是手艺人,你穿着靛蓝的婚纱,我穿着染了花纹的西装,主持人是张师傅,他说,‘今天,两个热爱生活的人,要把日子过成染布——越揉越暖,越晒越亮’。”

江舒宁抬头看他,发现他眼里闪着水光。她伸手碰了碰他杯沿:“那……我们真的办一场这样的婚礼?”

“好。”傅彦清握住她的手,“等染坊开张那天,我们就补办。宾客名单我列好了,有张师傅、王阿婆,还有你大学时的老师……对了,还有彭依。”

“彭依?”江舒宁愣住。

“她上个月托人送了礼,”傅彦清语气平淡,“说是祝福。我想,既然她愿意放下过去,我们就给彼此一个体面。”

江舒宁沉默片刻,点了点头。风雪拍打着窗户,壁炉里的火却越烧越旺。她靠在傅彦清肩上,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忽然觉得,所谓幸福,不过是有人陪你回忆过去,有人陪你创造未来,有人让你相信,所有的苦难都会变成滋养生命的土壤。

三月的风里有了暖意,染坊的后园里,老梅树抽出了新枝。江舒宁站在染缸前,看着工人把靛蓝染料倒入缸中,水面荡开层层涟漪,像块会呼吸的宝石。

“江设计师,”张师傅举着块刚染好的布跑过来,“您看这块,颜色是不是太深了?”

江舒宁接过布,指腹着布面的纹路:“不深,这叫‘雨过天青’,像不像去年冬天我们在海边看的日出?”

“像!”张师傅一拍大腿,“我就说您设计的颜色有灵气!”

傅彦清从身后环住她,下巴搁在她发顶:“舒宁,你看谁来了?”

江舒宁转头,看见母亲站在染坊门口,手里捧着个竹篮。篮里是刚蒸好的桂花糕,还冒着热气。“妈!”她跑过去,接过篮子,“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我闺女的染坊。”江母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顺便,给你送点东西。”她从口袋里掏出个红布包,打开是枚银质的长命锁,“这是你奶奶传给我的,现在传给你。愿你平安顺遂,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舒宁接过长命锁,锁面上刻着“平安”二字,己经被磨得发亮。她眼眶一热,扑进母亲怀里:“妈,谢谢您。”

傅彦清站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悄悄对张森说:“去把后园的桃树修剪了,等会舒宁要带妈去看她种的蓝雪花。”

“是,傅总。”张森笑着应下,心里暗叹:自家老板真是把江小姐宠上天了。

傍晚时分,染坊里来了群特殊的客人——是之前参加“手作记忆”展览的小朋友们。他们举着自己染的小方巾,奶声奶气地喊:“江姐姐!傅叔叔!”

江舒宁蹲下来,教他们辨认不同的染料:“这是茜草红,像春天的桃花;这是栀子黄,像夏天的向日葵;这是蓝草蓝,像秋天的天空……”

傅彦清靠在门框上,看着她被孩子们围在中间,笑靥如花。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桂花香,混着染缸里清新的草木味,像极了他们爱情的滋味——不浓烈,却绵长;不浓烈,却足够温暖一生。

他忽然想起婚礼那天,他说的话:“往后的每一个夜晚,我都会陪着你,首到永远。”

而现在,他更想说:“往后的每一个春天,我都会陪着你,看花开,看染坊的红火,看你活成自己的光。”

而江舒宁,也在心里默默回应:我也是。


    (http://www.wmfxsw.com/book/890670-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