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生活像一杯慢慢沉淀的红酒,初尝是浓烈的甜,细品方觉回甘。江舒宁搬进了傅彦清为她在海边购置的别墅,推窗便是碧海蓝天,浪花拍岸的声音成了她最熟悉的背景音。
傅彦清彻底推掉了傅氏集团的所有职务,将权力平稳过渡给职业经理人团队。他对外宣称“退隐”,实则在幕后成立了一家名为“星芒”的投资公司,专攻文化创意产业——这是他为江舒宁量身打造的舞台。
“舒宁,你看这个方案。”某个周末的清晨,傅彦清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进画室,将平板递到她面前。屏幕上是“星芒”策划的“城市艺术共生计划”:在A市老城区改造中融入公共艺术装置,由江舒宁担任主创设计师。
江舒宁的眼睛亮了起来。她放下画笔,指尖轻轻划过屏幕上的设计草图:“在废弃工厂改造艺术园区?用旧铁轨做装置,结合本地非遗蓝印花布做装饰……彦清,这太棒了!”
“你喜欢就好。”傅彦清坐在她身旁的画凳上,伸手揽住她的腰,“我查过,老城区那边有很多手艺精湛的老匠人,他们缺的是展示的平台。你设计的‘蓝染时光’系列,刚好能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审美结合起来。”
江舒宁转过身,额头抵着他的肩膀,鼻尖萦绕着他身上熟悉的雪松香水味:“你总是知道我想要什么。”
“因为我用心在听。”傅彦清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以前是我太霸道,总想着用我的方式对你好。现在才明白,最好的爱,是陪你一起实现你的梦想。”
画室的落地窗外,海鸥掠过浪尖,阳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江舒宁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她还在为母亲的手术提心吊胆;而现在,她拥有了爱人、事业,还有触手可及的幸福。
“城市艺术共生计划”启动那天,江舒宁站在老城区的废弃纺织厂前,看着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拆除锈迹斑斑的机器。阳光透过破损的屋顶洒下来,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她设计稿里的抽象画。
“江设计师,您看这边!”助理小夏举着图纸跑过来,“老匠人们听说您要在这里办展览,自发把家里的老绣绷、旧木梭都捐出来了!”
江舒宁蹲下身,轻轻抚摸着一块雕花的樟木模板,纹路里还留着上世纪染坊的靛蓝染料痕迹。她忽然想起母亲说过,她小时候最喜欢蹲在染缸边看工人染布,五颜六色的染料在水中晕开,像把彩虹揉碎了撒进去。
“舒宁!”傅彦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卡其裤,手里提着一个竹篮,“中午给你带了海鲜粥,在工棚里热着呢。”
“你怎么来了?”江舒宁起身,脸上泛起笑意。
“想看看我的灵感缪斯在不在认真工作。”傅彦清笑着把竹篮递给她,顺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碎髮,“顺便……监督你有没有偷吃我买的小笼包。”
江舒宁打开竹篮,里面除了保温桶,还有一束带着露水的蓝色绣球花——那是她最爱的花。
“彦清,”她接过花,眼眶有些发热,“你这样……让我觉得自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
“你本来就是。”傅彦清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而且,我乐意宠你一辈子。”
午后的阳光愈发明亮,工人们陆陆续续到齐。老木匠张师傅颤巍巍地捧出一个红漆木盒,里面是一整套保存完好的蓝染工具:“江小姐,这是我爷爷当年用的家伙什儿,您看看能不能用得上。”
江舒宁接过木盒,指尖触到冰凉的铜制染缸,忽然想起母亲曾说,她年轻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染坊。而现在,她有机会帮更多像母亲一样的手艺人,让传统技艺在现代重生。
“张师傅,”她郑重地说,“这些工具,我们会好好用起来的。下个月,我想办一场‘手作记忆’展览,把您的故事、王阿婆的绣花样,还有这些老工具,都展示给大家看。”
老人们的眼睛亮了,纷纷点头应和。傅彦清站在一旁,看着江舒宁站在人群中央,自信地比划着设计图,忽然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给她的未来——不是困在金丝笼里的玫瑰,而是在阳光下肆意生长的向日葵。
(http://www.wmfxsw.com/book/890670-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