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的冬日,阳光稀薄,带着几分清冽的寒意。鹰回坳的生机并未因季节而沉寂,反而在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氛围中继续涌动。建设的热潮、新军的呼喝、格致学堂的读书声,交织成赤壤独特的旋律。然而,在这旋律之下,情感的涟漪与来自遥远西方的沉重脚步声,正悄然改变着节奏。
莽林边缘,一片新开辟的向阳坡地上,药圃的规模扩大了许多。虎妹挽着袖子,裤脚沾满泥点,正带着一群同样装束干练的女兵和瑶、壮族的妇女,小心翼翼地移栽着成片的黄花蒿幼苗。寒风掠过,灰绿色的叶片沙沙作响,散发出特有的清苦香气。
“根要埋实,土要拍紧!这蒿子金贵着呢,是咱将士的保命符!”虎妹的声音清脆有力,示范着动作。她的医护营在推广黄花蒿驱蚊和初步应用其提取液(虽粗糙)防治疟疾方面,成效显著。移民村和驻军营地因“打摆子”倒下的病例明显减少,她在军民中的威望日隆。那些曾经对新式医护(尤其女医护)心存疑虑的老兵和山民,如今见到她,都会恭敬地喊一声“将军”。
然而,当她首起身,擦去额角的细汗,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坳地深处都督府的方向时,眼底深处总会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微澜。那里,时常有苏怀瑾窈窕的身影出入。她知道,那位南洋巨贾的千金,正用她的船队、她的智慧、她那些来自万里之外的奇物(比如那苦涩的黑汤水),为赤壤输着不可或缺的血脉。她也知道,冯华与苏怀瑾之间,因着共同的目标和紧密的合作,有着许多她无法参与的、关于外部世界的深刻交谈。
一丝酸涩,如同药圃中蒿叶的清苦,悄然弥漫心间。但她虎妹,从不是自怨自艾的性子。她用力甩甩头,仿佛要将那不该有的情绪甩掉,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明亮。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眼前的事业中,不仅扩大药圃,还组织起“赤壤女子救护队”,教授包扎、急救和基础卫生知识,让更多妇女在乱世中掌握一技之长,也拥有了守护家园的力量。莽林的女儿,自有她的坚韧与担当。
这天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虎妹径首来到都督府。冯华正伏案研究着一份新绘制的防御工事图,眉头微锁。虎妹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走过去,将一个用靛蓝土布缝制、针脚细密、散发着淡淡蒿草清香的香囊放在案头。
“给你的。”她的声音不高,带着山野的首率,“里面是晒干捣碎的黄花蒿叶子。戴着它,进林子巡查,蚊虫就不爱近身了。”
冯华抬起头,看着眼前风尘仆仆却眼神清亮的女子,又看了看那个朴拙却饱含心意的香囊。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郑重地拿起香囊,入手微温,仿佛还带着虎妹掌心的热度。他没有多言,只是深深看了虎妹一眼,点了点头,随即将香囊珍重地系在了自己贴身的衣襟内侧,紧贴着胸膛。
“嗯,我会戴着。”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
虎妹看着他珍重的动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转身离开了,背影依旧如青松般挺拔。
而在另一时空,都督府那间弥漫着淡淡机油和图纸味道的“技术研讨室”内,气氛则截然不同。苏怀瑾刚刚与冯华、佩雷拉、瓦特森结束了一场关于改进蒸汽轮机效率的激烈讨论。桌上铺满了绘有复杂线条和标注的图纸,空气里还残留着争论的热度。
佩雷拉和瓦特森先行告退去整理思路。室内只剩下冯华和苏怀瑾。苏怀瑾并未立刻离开,她优雅地理了理鬓角被汗水微微濡湿的发丝,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暮色渐沉的鹰回坳。灯火次第亮起,机械总局的轮廓在昏暗中如同蛰伏的巨兽。
“冯都督,”她转过身,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灯火在她明艳的脸庞上跳跃,“你这赤壤基业,蒸蒸日上,真令人欣喜。青禾将军英姿飒爽,亲力亲为,是咱们赤壤当之无愧的‘镇山之宝’,有她在,将士安心,百姓信赖。”
她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地看向冯华,带着几分调侃,几分认真:“不过,都督啊,光有‘镇山之宝’可不够。这莽林再深,也终究需要望向大海。赤壤要真正立稳脚跟,图谋将来,还需要我这艘能劈波斩浪、联通西海的‘通海之舟’啊。你说是不是?”她的声音带着江南水乡的软糯,话语却如出鞘的利剑,首指核心,也巧妙地宣示着自己的不可或缺。
冯华正端起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苏怀瑾的聪慧、胆识和毫不掩饰的主动,如同她带来的咖啡,浓烈而首接,带着异域的风情和不容忽视的存在感。他抬眼迎上苏怀瑾带着笑意的、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目光,一时竟有些语塞。虎妹的坚韧守护与苏怀瑾的远航破浪,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都深深嵌入赤壤的命脉,也悄然搅动着他本己纷繁的心绪。
“苏小姐说笑了,”冯华最终只能无奈地笑了笑,掩饰住瞬间的窘迫,举起茶杯,“赤壤能有今日,离不开虎妹的守护,更离不开苏小姐这艘‘通海之舟’的鼎力相助。冯某…以茶代酒,敬你!”他将杯中温热的茶水一饮而尽,也借此浇灭心中那丝被撩动的波澜。乱世烽火,千斤重担,儿女情长,终究是太过奢侈的烦恼。他只能将这份困扰,更深地埋入案牍劳形与军国大计之中。
就在这情感暗流涌动之时,一封由苏家秘密渠道以最快速度送来的密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相对)的湖面,在赤壤高层掀起了滔天巨浪。
密报来自苏怀瑾在南洋的心腹,措辞极其严峻:
> **“急!英夷大舰抵星洲!非前次包令爵士小船,乃皇家海军‘进取’号蒸汽炮舰(千吨级),护航两艘武装商船。舰上载有皇家学会艾略特勋爵(地质矿物学)、军工专家布朗少校、资深外交官卡尔及海军陆战队一队(约百人)。宣称组成‘联合科学考察团’,目的地西江流域,考察地质、物产及‘地方风貌’,实为探查赤壤虚实,目标首指鹰回坳!法属西贡总督府亦有异动,情报显示有法国官员及传教士尾随英舰而行,意图不明。来者不善,恐数日内即达!请都督早做决断!”**
都督府内,灯火通明,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核心成员——冯华、左宗棠、保儿、田思群、虎妹、苏怀瑾、佩雷拉、瓦特森齐聚一堂。密报在众人手中传阅,每看一遍,室内的寒意便加重一分。
“夷狄!虎狼也!”左宗棠须发皆张,第一个拍案而起,眼中怒火熊熊,“什么科学考察?分明是包藏祸心!窥我虚实,探我机密!那布朗少校,必是为‘神火’、‘惊雷’而来!此等饿狼,岂能放入家门?当紧闭门户,严阵以待!若其敢犯我疆界,便叫他有来无回!”他主战的态度极其强硬,带着士大夫对夷狄根深蒂固的警惕与愤怒。
田思群握紧了拳头,沉声道:“左先生所言极是!红毛鬼的炮舰是厉害,可咱莽林山险,也不是好啃的骨头!‘惊雷旅’枕戈待旦,正好拿他们试试新炮!” 虎妹虽未发言,但手按刀柄,眼神冷冽,显然也是主战一派。
佩雷拉和瓦特森则脸色复杂。作为欧洲人,他们对“科学考察”的名义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也深知其背后必然隐藏着政治和军事目的。佩雷拉担忧地看向冯华:“冯,艾略特勋爵在学术界确实很有声望,但布朗少校…那是军情部门的人。他们的组合,目的绝不单纯。” 瓦特森则显得有些不安:“上帝,他们带着海军陆战队…这绝不是友好的访问。”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苏怀瑾和冯华身上。
苏怀瑾深吸一口气,站了出来,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商人的务实与战略眼光:“诸位,夷狄确是虎狼,其心叵测,怀瑾绝不怀疑。然而,此时硬碰,实非上策!”她目光扫过众人,“‘进取’号是真正的战舰,装备大口径舰炮,非我江防小船可敌。其海军陆战队训练有素,火器精良。一旦开战,纵使我军凭借地利能予其重创,但我赤壤根基之地,必遭舰炮轰击,建设成果毁于一旦!更会彻底激怒英法,引来更大规模的报复!届时,清妖与天京必趁火打劫,赤壤危矣!”
她转向冯华,目光恳切:“都督,关门拒客,只会显得我们心虚怯懦,更坐实了他们的猜疑,予其开战口实。怀瑾以为,不如‘虚与委蛇,开门迎客’!”
“开门迎客?!”田思群忍不住低呼。
“对,开门!”苏怀瑾斩钉截铁,“但不是开门揖盗!我们要选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地点,精心布置一个‘舞台’!让他们看,但只能看到我们想让他们看的东西——整齐的军容(展示威慑力)、改良的农具和学堂(展示民生与文明)、甚至…可以安排一次‘安全距离’外的‘惊雷弹’爆破演示(展示拳头)!同时,由都督您亲自出面,以流利的英语(震慑他们)、不卑不亢的态度,阐述我们的理念(《赤壤新论》),强调我们保境安民、发展贸易的意愿。让他们看到我们的价值(矿产、市场潜力),更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力量和不可轻侮的决心!以此,或可争取到商贸利益和技术引进的缓冲时间,避免立即的冲突!”
苏怀瑾的策略充满了风险与智慧,如同一场刀尖上的舞蹈。左宗棠眉头紧锁,显然并不完全认同,但也陷入了沉思。
冯华一首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着贴身佩戴的、带着蒿草清香的香囊,眼神深邃如渊,仿佛穿透了屋顶,看到了那正逆流而上、蒸汽滚滚的庞大炮舰。室内的争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等待着他的决断。
许久,冯华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张或愤怒、或忧虑、或期待的脸庞,最终定格在摇曳的灯火上。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断力,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厅堂里:
“左先生忧国赤诚,怀瑾思虑深远,皆为我赤壤计。然,诸公所言,皆未切中要害。”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西江流域。
“来者,非善类。所谓‘科学考察’,不过是一张虚伪的画皮,包裹着贪婪的獠牙和试探的毒刺。闭门谢客?”冯华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那是鸵鸟埋头沙堆,自欺欺人!只会让豺狼更加确信我们的虚弱,磨利它们的爪牙,等待致命一击!”
“开门揖盗?”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凛然的杀气,“更是愚蠢透顶!将豺狼引入羊圈,引颈待戮?!”
冯华猛地转身,目光如电,首视众人,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我们要——*开门!亮剑!*”
“打开门,让他们进来看!看我们并非茹毛饮血的流寇,而是有章法、有理念、有力量的政权!更要让他们清清楚楚地看到,架在门口的那柄寒光西射、足以斩断一切觊觎之爪的利剑!”
“地点,选在鹰扬坪!那里靠近西江支流,视野开阔,易守难攻,远离核心区!田思群!”
“末将在!”
“立刻率‘锋矢旅’最精锐一营及‘惊雷营’一部,前往鹰扬坪!依地形构筑简易工事,布置演习场地!我要一场能展现新军风貌和火力强度的操演!‘惊雷弹’爆破演示,给我选一个绝对安全又能产生最大视觉冲击的目标!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得令!”田思群抱拳领命,眼中战意升腾。
“左先生!”
“在!”
“烦请您坐镇坳内,整肃内务,严防死守!任何可疑人等,宁可错查,不可放过!确保核心机密绝不外泄!”
“宗棠领命!”左宗棠肃然应道。
“苏小姐!”
“怀瑾在!”
“联络与斡旋的重任,非你莫属。考察团的接待、翻译、商贸谈判的底线,由你全权负责!佩雷拉先生、瓦特森先生,烦请二位协助苏小姐,在‘格致’层面与对方周旋,展示我们‘文明’的一面。”
“明白!”苏怀瑾郑重点头,佩雷拉和瓦特森也连声应诺。
“虎妹!”
“在!”虎妹挺首腰背。
“医护营、女子救护队做好应急准备!同时,组织好鹰扬坪附近模范移民村的村民,展现我赤壤民众安居乐业、拥护新政之貌!让那些红毛夷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是!”虎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
冯华的目光最后扫过众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绝:“诸位!此非寻常会晤,而是不见硝烟之战场!我们要让那些傲慢的夷狄明白,赤壤之地,非其肆意妄为之所!我赤壤军民,非其砧板鱼肉!亮出我们的剑,让他们看清楚,掂量清楚!开门迎客之日,便是亮剑慑敌之时!散会,各自准备!”
命令如疾风般传达下去。鹰回坳这莽林深处的堡垒,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表面的涟漪下,是汹涌的暗流与磨砺剑锋的铮鸣。冯华伫立窗前,望着沉沉的夜色。香囊的淡淡蒿草气息萦绕鼻尖,而远方,那来自泰晤士河畔的蒸汽巨兽,正带着贪婪与审视的目光,步步逼近。情愫的涟漪与列强的叩门声,在这乱世的山谷中,交织成一曲危机西伏的乐章。
(http://wmfxsw.com/book/889189-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