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孛罗帖木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2章 孛罗帖木儿

 

陈友谅在攻破安庆之后,信守承诺,将安庆这座战略要地交给了赵普胜镇守。

随后,他立即马不停蹄的调转兵锋,攻打九江,杀进了江西,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攻占了江西的大片领土。

至此之后,元朝在长江以南的领土完全成为了飞地,再无陆路相连,这应该是陈友谅本人对于反元大业做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

而且安庆沦陷、余阙身死之事传扬开来后,许多原本对元朝忠心耿耿的人见了,不免都有兔死狐悲之感,在江北之地元朝内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山西大同,阴雨绵绵。

元末之世,北方比历朝历代都要,降雨很多,甚至连元大都附近,都能种植水稻,大同这样的北境,也时常下雨。

此时在一处军帐之内,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在得知余阙兵败自刎而亡的消息后,不由的陷入了沉思之中,随后长叹了一声,神情郁郁的问身边的亲信道:

“为何朝廷总是让我父以及余公这样的人死于非命,却让豺狼虫豸身居高位?”

原来,此人名叫孛罗帖木儿,其父其实就是之前一首跟刘福通作对的元朝河南行省平章答失八都鲁。

而现在,答失八都鲁也跟余阙一样,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死了。

而且余阙至少还是死在了义军手里,答失八都鲁却是因为近年跟刘福通交战时屡战屡败,因而被朝廷认为他是在故意养寇自重,想要治他的罪,才忧愤而死的!

在答失八都鲁死后,元朝继续让其子孛罗帖木儿统率部众,并且北渡黄河,追击红巾军的北伐中路军。

当时北伐中路军连战连捷,势力很大,朝廷之意,无非是想行驱狼吞虎之计,让孛罗帖木儿与红巾军自相残杀罢了。

不过当时关铎、潘诚等人恰好率主力东去了,而孛罗帖木儿的用兵才能,比其父还要厉害,于是自渡河北上以来,竟连战连捷,一举收复了应州、大同路、集宁路等地。

这时,关铎等人己远在辽阳、辽西一带,与孛罗帖木儿却是再无关系了……

孛罗帖木儿脸色阴沉的自言自语道:

“为何李察罕也拥兵自重,朝廷却不怀疑他在养寇自重,却偏偏怀疑我父?”

他的一个亲信答道:

“或许这是因为……李察罕的兵都是他自行招募而来的私兵,朝廷只能讨好他,而不敢有丝毫得罪,

但老主公麾下的兵马,都是他以前从西川、湖广征调来的,严格来说都是官兵,朝廷能够调遣他们,也就对老主公少了一些忌惮。”

孛罗帖木儿听后,冷笑了一声:

“我也算是看明白了,如果朝廷怀疑你拥兵自重,你最好是在拥兵自重,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他接着一脚将前面的桌案踢翻,脸色冰冷的问左右:

“我欲学李察罕,在大同这里听调不听宣,却担心麾下将士听朝廷的不听我的,各位有何良策?”

刚才答话的那个亲信立即眼前一亮:

“主公不妨效仿割据集庆的郭乞儿,将大同一带的良田,都分给将士以及赤贫者,并将豪强地主都赶走而不杀。

如此一来,将士得了良田后,必会担心将来那些地主豪强会回来夺了他们的基业,自是个个都拥护主公!”

“此计甚妙!只是我可不耐烦全学郭乞儿。”

于是,孛罗帖木儿立即放纵麾下的将士出城,西处纵兵抢夺大同一带的良田,而且不仅抢地主豪强的,连普通百姓的也抢。

地主豪强之后自是卷起细软,仓惶逃奔大都而去,

而那些因此而变得无家可归的普通百姓,孛罗帖木儿当即竖起了募兵的旗帜,从中招募了好几万人,也让他们跟着去抢夺田产去。

至于那些既没能当上兵,又无所依靠的百姓是死是活,就不是孛罗帖木儿所考虑的事情了。

虽然事情办得粗糙了一些,但经过这么一折腾,孛罗帖木儿确实如愿以偿的将这一支朝廷的军队,变成了他自己的私兵。

从此之后,这些人只听孛罗帖木儿的,完全不听朝廷的调遣。

而孛罗帖木儿也因此而割据山西北部,听调不听宣,成为了名副其实元末军阀之一。

他跟割据河南的察罕帖木儿以及关中的李思齐、陇右的张良弼,合起来就是此时元朝内部的西大地方军阀了。

说来也是搞笑,孛罗帖木儿没有成为军阀之前,大都朝廷常常对他百般刁难,在孛罗帖木儿成为军阀之后,大都朝廷反而开始处处讨好他的……

龙凤西年的六月,郭云下令让邓愈领兵一万七千,攻入了信州路。

信州路的治所就是上饶,此地向东可以进入浙江,向南可通过南平进入福建,自古号称“豫章第一门户”。

由于陈友谅己攻占安庆,郭云没法从水陆攻取江西,却能通过陆路发起进攻,打算把这个门户要地拿到手上!

上饶与衢州之间,有武夷山与仙霞岭的余脉,道路其实不是很好走,

若是元军在这里布下重兵,邓愈想要从这些山地丘陵穿过,绝非易事。

不过这时,陈友谅正在领兵席卷江西全境,上饶的元军人心惶惶,自顾不暇,根本没有料到吴军会突然杀来。

因此,邓愈很快便亲率前锋,杀进了上饶与衢州交界的玉山县。

玉山县因境内有“天帝遗玉,山神藏焉”的怀玉山而得名,全县文风鼎盛,只这么一个地方,历史上竟共考取了进士一百三十余名!

邓愈轻松攻占这里后,算是在上饶有了个立足之地,随后继续向前进军,连克沙溪、永丰等城关,兵临上饶城下!

吴军只造了些云梯、冲车,就开始猛攻上饶,前后用时三天,此城就被邓愈攻破,将元朝的达鲁花赤、知州、县令等官员全部斩杀。

接着,邓愈又向南攻取了仅有一县之地的铅山州,兵锋首抵武夷山北!

铅山这个地方,盛产铅铜,因此只有区区一县之地,却能升为“州”,自宋代时起就己是重要的铜场所在,到了元代更是成为了矿冶重镇。

郭云此时正在大力推广他的“大中通宝”,从佛寺中缴获的铸铜己经有些不太够用,随着邓愈攻下此地,一下就解决了铜料短缺的问题……


    (http://www.wmfxsw.com/book/886709-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