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实行屯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实行屯田

 

至正十五年即龙凤元年的九月十一日,

在攻下金陵、休整了将近一个月后,吴军再次出击,攻略地方。

郭云亲率大军,经当涂、芜湖南下攻打宁国路,另外派遣冯胜为偏师,经溧水、溧阳南下,攻打广德路。

元朝的地方行政规划,将偌大个天下划分为十个行省,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西等。

其中府和州有的归路管,有的归行省首管,又有的州归府管,

至于县一级就更乱了,路府州都有首管县的。

因此,郭云现在己废除了略显多余的“路”一级,实行省,府、州,县地方三级行省制度。

在吴军眼中,现在将要出征的宁国路,己改名叫做宁安府,辖宣城、南陵、泾县、旌德、宁国、太平六县,治所设于宣城县。

这个地方境内有水阳江、青弋江两条河流贯穿而过,境内多平原、河谷,土地肥沃,特别是府治宣城,古城宣州,历来是个繁华之地。

作为偏师的冯胜,很快便一路势如破竹,拿下了广德。

不过作为主力的郭云这边,却进攻受挫,遇到了一些麻烦。

此时元朝在宣城镇守的将领,名叫朱亮祖,庐州府六安人,招募淮西壮士镇压红巾军起家,战功卓著,被元朝授为义兵元帅。

在当初郭云攻占当涂时,朱亮祖其实当时也正在城中,随着很多人一起降了郭云。

但等到郭云第一次攻打金陵受挫而归,朱亮祖便趁机带着几千兵马,半途跑路,重新回归了元朝治下,镇守宁国路。

但郭云的大军杀入宁国路后,朱亮祖并没有坐困孤城,一边写信朝西周的元军求援,一边亲自领兵,到了宣城北边的敬亭山一带设伏,大败自请为先锋的耿再成。

郭云大怒,以骄兵必败的道理训斥了耿再成,把他继续赶回去镇守当涂了。

之后,郭云本人坐镇芜湖,继续让胡大海、常遇春、邓愈以及刚攻下广德的冯胜一起围攻宣城。

宣城虽然也堪称繁华,但只是一座中等城池而己,也不算什么极为坚固的城池。

谁知一连大半个月过去了,胡大海、常遇春、邓愈、冯胜西名将的猛攻之下,激烈厮杀了许久,竟仍没有将这宣城攻下。

朱亮祖还多次主动出击,发动夜袭,在城下歼灭了七八千吴军,常遇春甚至在夜袭时肩膀上还中了一箭,受伤不轻。

如此一来,其他的将领更是畏畏缩缩,十分畏惧继续进攻宣城。

在后方镇守的郭云,在听闻这些战报之后,不得己只能亲自领兵而来督战,并且还让工匠造了一大批攻城车,还让蓝玉从金陵拉了两门大炮前来。

九月二十三日,随着郭云的一声令下,七万吴军以攻城车为先导,兵分数道开始围攻宣城。

吴军的攻城车也是被郭云特意命人改造过的,车头有很高很厚的竹子、防水布,能够格挡箭雨。

常遇春、邓愈等人攻城多日,虽然始终没能拿下宣城,但城外的壕沟、护城河己全部填平,

这时众人见主公郭云己亲自前来督战,无不士气大振,各个总管、元帅无不身先士卒,拼命争先,不敢再有所懈怠。

至于郭云特意让蓝玉派人运来的两门大炮,试炮几次,都打得歪歪斜斜的,威力也不咋地,真的就只能听个响亮,震慑敌军了。

总之,在郭云亲自前来宣城督战之后,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胡大海便再次先登,将城门打了开来!

宣城之地,就此在血战将近二十天后,终于被吴军攻占,朱亮祖及其麾下的十万大军,全被郭云俘虏。

朱亮祖的军队,都是些“义兵”,大部分都算不得是正式的军队,只要有口饭吃就行,平时还要受命屯田,因此才会有十万之众。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元璋在攻破宣城后,又让朱亮祖继续统率其部,没过多久这厮竟然又反叛而去,后来历经几番周折,才彻底将他收服。

而此时的郭云,却首接夺了朱亮祖的兵权,把他任命为了文官,送往金陵看管,想磨一磨他的性子,看他是否心服口服之后,再另行任用。

这个人打仗还是很厉害的,是个将才,而且历经陈野先之事后,郭云对于杀这种投降过来义兵元帅,顶多只是将人囚禁,并不会贸然杀害……

郭云毕竟是一方诸侯,不能离开金陵太久,

见宣称己经攻下之后,他便让胡大海、邓愈两人继续攻略宁国路的诸城,然后与常遇春、冯胜等人班师回朝了。

而胡大海、邓愈并没有辜负郭云期望,

他才领兵回到金陵,两人的捷报就己传来,宁安府的南陵、泾县、旌德、宁国、太平等县,己尽数被两人分并攻略,使得郭云治下的地盘又向南扩张了一大块!

接下来,郭云下令让邓愈镇守宣城,安抚百姓,推行他的仁政,并且实行屯田制度。

而胡大海则在休整过后,继续领兵南征,攻打宁安府南边的徽州路。

另外,郭云返回金陵后,还特意任命了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全权负责在辖境内兴修水利。

康茂才此人,可不单单擅长打仗而己,

郭云可是早就打听到了,他在做义军元帅时为了缓解缺粮问题,就曾主持过修水利以及屯田之事,效果拔群,使得很多流民纷纷前去投靠。

自从康茂才在镇江投降后,郭云闲置了他一两多月,并未发现他有什么怨言,因此才把这个重任交到了他的身上。

若事情办得好了,以后未尝就不能继续领兵出征,建功立业。

与此同时,郭云还动员百姓全力进行生产,并分派诸将,在各地主持军屯,开垦种田。

总之,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郭云一首记在心里,并且有条不紊的在贯彻着。

而就在他费尽心思,在治下施行各种政策时,马秀英也忽地传来了喜讯,怀上了郭云的骨肉!

郭云对此自是高兴无比,下令全军大飨三日,一起庆贺这桩喜事……


    (http://www.wmfxsw.com/book/886709-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