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迷雾寻踪,古城破冰
一、残卷疑云,苦思对策
战斗过后的营地,仿若一座被诅咒的修罗场,刺鼻的血腥味与呛人的硝烟味交织弥漫,如同一层厚重且压抑的阴霾,将众人紧紧笼罩,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陈秋孤身伫立在这片狼藉之中,手中紧紧握着那卷承载着杨家堡希望的古籍,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眼神中忧虑与思索相互交织,仿若汹涌的暗流。摇曳的烛火,昏黄的光影在古籍泛黄的纸页上肆意跳跃,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在悠悠诉说着岁月的无尽沧桑,可这也让陈秋愈发感受到肩上责任的千钧之重。
大长老杨啸天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缓缓走来,脸上还残留着战斗带来的疲惫与尚未干涸的血迹,仿佛是一幅悲壮的画卷。他轻轻将手搭在陈秋的肩膀上,声音低沉而沙哑,宛如生锈的齿轮艰难转动:“秋儿,莫要过度忧心,这卷古籍虽至关重要,然而想要让古城之人彻底信服,恐怕绝非易事啊。”陈秋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却又隐隐透着一丝迷茫,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大长老,我心里明白。只是如今局势犹如箭在弦上,九秘大葬现世之日日益临近,倘若我们无法顺利进入古城,获取更多关键线索,那杨家堡肩负的使命,还有这大陆的安危……”他的话语如同被利刃截断,戛然而止,心中的担忧恰似汹涌澎湃的潮水,几乎要将他彻底淹没。
两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唯有夜风吹过营帐,发出如泣如诉的呜呜声响,仿佛是在为他们当下的艰难困境而悲鸣。良久,陈秋打破了这份令人窒息的沉默:“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城中的耆老,那些对杨门古族历史有着深入了解之人,说不定他们能为我们出面作证。”杨啸天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转瞬即逝的希望光芒:“此计可行,但古城之中鱼龙混杂,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我们行事必须万分小心,切不可再遭敌人暗算。”
二、乔装潜入,暗探消息
次日深夜,墨色的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压在大地之上。陈秋与几名杨家堡的精锐悄然乔装打扮,他们身着普通百姓那粗布麻衣,脸上刻意涂抹着灰尘,将自身气息收敛得如同隐匿于黑暗中的幽灵,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杨门古城昏暗且幽深的街巷之中。
古城的夜晚,虽不像白天那般繁华喧嚣,却也暗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街道两旁,偶尔有几盏昏黄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微弱的光线照在斑驳陆离的墙壁上,投下一片片诡异扭曲的阴影,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窥视的眼睛。陈秋等人如同敏捷的黑豹,巧妙地避开巡逻守卫,朝着城中最为热闹的酒馆潜行而去。他们深知,酒馆乃消息汇聚的核心之地,或许能在此寻得一丝破局的关键线索。
踏入酒馆的瞬间,一股浓烈刺鼻的酒气与嘈杂喧闹的人声如汹涌的潮水扑面而来。酒馆内,三教九流之人济济一堂,高谈阔论声、猜拳行令声、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声交织在一起,震得人耳膜生疼,仿佛一场混乱无序的狂欢。陈秋等人在角落里寻得一处位置坐下,点了几壶酒,佯装成普通酒客饮酒作乐,实则竖起耳朵,如同敏锐的猎手,仔细聆听着周围人的每一句谈话。
“嘿,你们听说了吗?最近古城外来了一群自称杨家堡的人,非要进城,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杨门古族的分支,哈哈哈,简首荒谬至极!”一名满脸络腮胡的大汉扯着嗓子大声笑道,他的笑声如同破锣般刺耳,引得周围人一阵哄堂大笑。陈秋心中猛地一紧,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怒意,但他强忍着怒火,如同平静湖面下暗藏的汹涌暗流,继续倾听。“不过,我倒是听闻过一些关于杨家堡的传闻,说是在边陲小镇一首守护着什么预言,只是年代太过久远,这事儿真假实在难辨啊。”另一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陈秋心中一动,与身旁的精锐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二人达成默契,决定设法接近此人,探寻更多消息。
三、偶遇耆老,曙光初现
陈秋若无其事地端起酒杯,装作不经意地走到那人身边,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客气地说道:“这位兄台,方才听您提及杨家堡,在下对此事颇感兴趣,不知能否与您详细聊聊?”那人上下打量了陈秋一番,见他态度诚恳,并无恶意,便点了点头,满不在乎地说道:“也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与你说说又何妨。”
两人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那人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起来:“我也是从家中祖辈的口中得知一些零星的消息。据说,杨门古族在远古时期,为了守护某个重大的秘密,确实分出了一支族人前往边陲之地。只是随着岁月的无情流逝,两支族人渐渐失去了联系,如今的杨门古城,怕是早就将此事抛诸脑后了。”陈秋心中大喜,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之人突然看到一丝曙光,急忙追问道:“那您可知城中有谁对这段历史最为了解?能否给在下指点一二?”那人思索片刻,摸着下巴缓缓说道:“若说对古族历史最为精通之人,当属城中的林耆老。他一生博览群书,对杨门古族的过往可谓了如指掌,只是他平日里深居简出,轻易不见外人。”
陈秋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仿佛在绝境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再三向那人表示感谢后,与杨家堡精锐悄然离开了酒馆。他们根据那人提供的线索,历经波折,终于找到了林耆老的居所。那是一座古朴而幽静的小院,院门上爬满了岁月的斑驳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院内传来阵阵悠扬的古琴声,如潺潺流水,又如天籁之音,令人心神宁静,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
陈秋轻轻叩响院门,那清脆的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琴声戛然而止,仿佛时间也随之凝固。片刻后,院门缓缓打开,一位白发苍苍、面容和蔼的老者出现在眼前。“不知诸位深夜造访,所为何事?”林耆老微笑着问道,他的声音如同温暖的春风,令人心生亲近之感。陈秋恭敬地行礼,将杨家堡的来历、肩负的使命以及如今所面临的重重困境,一五一十、毫无保留地向林耆老讲述了一遍。林耆老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感慨,仿佛被尘封的记忆被瞬间唤醒:“没想到,杨家堡竟在边陲坚守了数万年,这份毅力与忠诚,实在令人敬佩。你们且随我进来,容我细细查看一番。”
西、力证身份,古城动容
众人跟随林耆老进入屋内,屋内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古籍与古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仿佛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林耆老坐在书桌前,神情专注地仔细翻阅着陈秋带来的古籍,时而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难题;时而点头赞叹,似乎对古籍中的内容表示认可。许久,他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满是欣慰之色:“这些古籍,确为真迹,且其中记载的内容,与我所知的古族历史高度相符。杨家堡,确实是杨门古族的分支无疑!”
陈秋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仿佛历经漫长黑暗后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林耆老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缓缓说道:“明日,我便随你们一同前往城门,为你们作证。杨门古城,不该遗忘你们这些坚守使命的族人。”
次日清晨,金色的阳光如同细碎的金沙,洒在杨门古城的城墙上,熠熠生辉,仿佛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林耆老与陈秋等人来到城门前,林耆老对着城楼上高声喊道:“守城的将士听着,速速禀报长老,就说林某有要事相告!”城楼上的守卫一眼便认出了林耆老,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跑去通报。
没过多久,几位古城长老来到城门前。林耆老将杨家堡的身份详细地向长老们讲述了一遍,并展示了陈秋带来的古籍。
(http://www.wmfxsw.com/book/886414-1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