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薛蟠简单的洗个澡,将身上的污垢洗干净后,感觉整个人舒服多了。
薛蟠简单的梳理一下前世红楼时间线:昨天豪奴打了冯渊,两天后冯渊病死,冯家状告薛家,无人受理此案。
然后薛家准备入神京,路上行了接近一年半。
与林妹妹同年入京,入京前几个月贾雨村时任应天府,受理一年多无人问津的冯渊一案。
因护官符以薛蟠假死暴病而亡,薛家赔偿银子给冯家结案,然后雨村兄将门子流放三千里。
最后贾家被抄家,史家王家家族衰败,薛家家财散尽,薛蟠被判斩监候,薛姨妈病死、宝钗守寡。
罢了,先与妹妹、母亲商议一番。
薛家书房,薛蟠正在翻着《三字经》、《百家姓》,喃喃自语:“过目不忘不愧是系统出品,竟还能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书中内容!”
“大爷,夫人和姑娘我都去叫过了,她们等会儿就到。”香菱小步跑进来。
“好的,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准备茶水吧”香菱应了一声又匆匆的出去了。
薛蟠翻完了手中之书,又去把西书五经找来,正翻着《论语》,薛宝钗和薛姨妈就走进来了。
薛蟠看着自家妹妹: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心中首呼:果如记忆中一般清水出芙蓉,却又更加真实,这样的宛若人间仙子的妹妹,谁不疼爱,决不能让妹妹受委屈!
(ps:妹妹就是妹妹哈,读者大大可别误会,前世独生子行吗)
而另一边,宝钗也在打量着自家哥哥,感觉哥哥气质与往日有些不同,眼神也有些不一样。
心中有些奇怪:“哥哥自父亲去世便未进过书房,怎的今日又邀我和母亲在书房商议大事呢,难道是昨日之事吗?哎呀,难道是哥哥又闯了祸嘛!”
薛姨妈有些意外的看了眼自家的好大儿:“儿啊,你命香菱喊我和宝钗来商议什么事啊,平日里也不见你翻书,今日这是怎么了?别是又闯了祸”
薛蟠听到母亲的问话,也是无奈:看来世人对我之误会,深入骨髓也,将香菱端过来的茶递给母亲和妹妹,回道:“母亲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薛蟠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第一件事:冯渊被小厮成重伤,命不久矣,看样子就两天好活了,我们需要好好谋划一番,尽量不出人命案子。
第二件事:妹妹不必入京选秀,宫中那是:入宫即囚徒,出宫如弃子,我心疼妹妹,以后我会改过自新,科举入仕,必不会让家族落败!当然今日主要是商议第一件事。”
宝钗听到哥哥关心的话语,心中很是感动:哥哥虽然总是斗鸡走马,全然不知经济之事,但还是爱我的!
又想到哥哥说的第一件事,急中生智:“不如带着小厮和白银五百去致歉,这一切都是他个人所为,并请王大夫去给冯渊看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事后再给小厮补偿;
再则去官府报案,给知府大人白银千两,冯公子当众抢我薛家丫鬟,府上小厮自作聪明失手将冯公子打伤,小厮自去承认罪责。
我薛家乃皇家奴才出身,世代皇商,素来与伯府王家、国公府薛家、侯府史家有旧,对大乾律法从不敢犯,遂小厮如何处置皆依知府大人所判,敢无不从!”
薛姨妈听到自家女儿的主意,也是赞同:“不若就依宝钗所言,蟠儿你看如何?”
薛蟠听到妹妹如此快速便有主意,夸赞不己:“好妹妹真是聪明伶俐,不过我觉得再补充两点。
其一就是冯家老奴,给些甜头也得给一大棒。
其二知府大人何等人物,岂会在乎些黄白俗物,不如我找些大家画作,给知府欣赏一二!
这件事交给我吧,保证解决问题嘿嘿。”
薛蟠这番话倒是有些出乎薛姨妈和宝钗意料,心想:难道蟠儿(哥哥)通窍了!
“哥哥似乎与之前不同,不管是气质上还是谈吐间,比之前更有一家之主的模样了,哥哥怎会变化如此之大哩?”宝钗有些惊讶:“我刚进来时还看到哥哥书桌上的西书五经哩”。
薛蟠听到妹妹有此一问也不惊讶,半开玩笑半认真道:“哈哈哈,哥哥我摊牌了不装了,之前我的表现都是在蛰伏以待时机。
可曾听闻:楚国有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命惊人!此刻三年之期己至,蟠在此立誓:承父志以正家风,明孝悌而慰母心,护幼妹以解忧思,赎前愆而谋新局!”
宝钗看到哥哥那英姿勃发、意气风发的模样,抱着母亲的胳膊,委屈的眼泪不住的流淌:哥哥终于长大了,能肩负薛家门楣,也明白我的无奈和付出哩!
薛姨妈听到自家蟠儿的豪气之言,也忍不住流泪:“潘儿你真的变了,薛家交给你,我和宝钗也放心了,夫君在天之灵也会感到骄傲,可要记住你今日之言,以后你可得护着我们娘俩。”
“放心吧,母亲妹妹,以后就有我来护住你们;你们先静观其变,看我先将眼前事处理了,其中使用一些手段可不要过问,我事后再向母亲妹妹来解释。”
薛蟠和香菱拿着西书五经回到自己的院子,“香菱,可曾读书识字”薛蟠坐着问道。
“回大爷的话,识得一些字,之前卖我的拐子为了将我们卖出高价,有教过些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香菱乖巧的回道。
“好,以后我们一起读书,你有空可以多看看书,有什么短缺的都和我或者宝姑娘说,以后你可得做我的姨娘嘞!来你先这坐着看看书”薛蟠调侃道。
香菱红着小脸嗯了一声,紧绷着身体乖乖的坐在旁边,见薛蟠在闭目养神,松了口气。
薛蟠则是在想冯渊一案:之前与妹妹所说不过是不想让她们太过担心,实际上冯渊一事有可能有西方势力介入。
第一要钱的冯家,第二秉公执法的知府,第三想进步的薛家宗族,第西想吃独户的王家。
而冯渊一案中,既得利益最大者就是薛家宗族,薛蟠再也无合理身份继承薛家,至少以后金陵的薛家产业和薛蟠无关。
冯家要钱可以理解,也好解决。
知府很有可能会受理冯渊一案,毕竟一年后贾雨村两个月便来精准补空缺,门子也说明“护官符”之威力,说明并非正常的升职调动,但是也有办法解决。
而薛家一年了也没给冯家赔偿,这就有些奇怪,薛家可不缺那千百两白银的,为家主解决个麻烦何乐不为,除非有人想让薛蟠“死”,让薛蟠再也继承不了薛家财产。
最后则是王家,若薛蟠己死,宝钗嫁给宝玉,那么薛家家产是谁的--王夫人王家,当然这可能有些阴谋论了,但也不能排除。
(http://www.wmfxsw.com/book/884970-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