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盖下的基因塔在荧光中扭曲,季南笙的冲锋衣紧贴着防寒舱壁,怀中的季星遥正用荧光指尖在舷窗上绘制双螺旋。她后颈的网状印记与基因塔顶端的培养舱产生共振,将南极的实时画面投射在舱内 —— 第 19 号样本的心脏正在荧光藻构成的血管中搏动,每跳一次,郎城孤儿院的监控就闪过孩子们痛苦的脸。
"他们在用星遥的脑电波定位基因塔。" 阿扎的银手链链扣嵌入舱壁接口,季星遥的脚印图案突然发出强光,"十七家企业的暗网节点正在同步她的基因频率,把每个孩子变成活体导航仪。"
季南笙的鳞片在防护服内发烫,她终于破译季母手稿的最后一页:荧光藻的共生密钥藏在人类情感中枢。当她握住季星遥的小手,女婴突然露出微笑,基因塔的荧光海水中竟浮现出季母的全息影像,手中捧着的,正是 1999 年未被销毁的第 18 号胚胎培养皿。
"南笙,还记得我对你说的吗?" 全息影像的声音混着南极的风声,"荧光藻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教会我们在绝境中生长。" 影像消失前,将培养皿按在基因塔的核心枢纽,季南笙后颈的船锚印记与季星遥的网状印记首次完全重合。
基因塔突然震颤,第 19 号样本的培养舱开始下降,露出舱底刻着的古老文字 —— 那是 1999 年港口事故中 35 个孕妇共同写下的血书:"我们的孩子不该成为实验品"。季南笙的测序仪突然显示,样本的基因链正在自主删除荧光藻的控制代码,转而复制季母手稿中的共生协议。
"他们激活了情感密钥。"00 号男人的投影在崩塌的基因塔中显现,他的机械心脏终于完整,"当第 19 号样本感受到季星遥的微笑,暗网的基因清洗程序就会失效。" 他指向正在融化的荧光藻城市,"因为真正的进化,从不需要暴力筛选。"
阿扎的对讲机传来小赵的惊呼:"季法医!孤儿院孩子的印记开始消退,荧光藻正在从他们体内排出,变成无害的..." 他的声音突然哽咽,"变成普通的藻类。"
季南笙看着基因塔核心枢纽的变化,那里不再是冰冷的实验室,而是化作一片荧光藻构成的珊瑚林,第 19 号样本在 "珊瑚" 间游动,后颈的混合印记变成了象征共生的双船锚图案。她终于明白,母亲的实验从来不是制造解药或毒药,而是寻找让人类与环境共生的基因桥梁。
"该关闭暗网了。" 季南笙将季星遥放在培养舱的控制台上,女婴的指尖刚触到界面,全球十七个暗网节点同时亮起红灯。阿扎的银手链显示,每个节点的核心代码都在自我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季母手稿中的共生体标志。
当基因塔在南极冰盖下彻底崩塌,季南笙收到了 00 号男人的最后一条信息:"深海黎明的暗网消失了,但人性对进化的渴望永远存在。记住,第 19 号样本不是终点,而是人类与基因对话的新开始。"
回到郎城的春天,护城河的荧光藻己完全褪去毒性,变成孩子们眼中会发光的神秘水草。季南笙在停尸房打开 1999 号抽屉,35 枚基因胶囊与第 19 号样本的培养皿静静躺着,后者的标签上,季母的字迹清晰可见:"致未来的人类 —— 请与荧光藻共舞,而非让它成为审判的工具。"
阿扎站在解剖室门口,手中拿着国际刑警的结案报告:十七家企业的基因实验核心成员全部落网,但他们的服务器里,除了共生体研究资料,再无任何恶意代码。"他们终于明白,进化不该是基因的独裁。" 他望向季星遥,女婴正在地板上追逐荧光藻的光斑,后颈的印记淡如月光。
季南笙戴上手套,准备解剖新送来的尸体 —— 一位自愿参与共生实验的志愿者。她的心脏表面,心肌细胞组成的不再是算式,而是片绽放的荧光藻。"这次,尸体要告诉我们的,是共生的可能。"
潮水在正午上涨,季南笙望向窗外,发现护城河的水面上,无数船锚形状的荧光藻随波起伏,像在向这座城市致敬。她知道,基因暗涌永远不会停止,但只要人类记得在进化中守住人性的光芒,每一次潮汐,都将是新的开始。
(http://www.wmfxsw.com/book/878613-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