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路灯亮了,人心也亮了一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路灯亮了,人心也亮了一点

 

陈墨站在和谐社区3号楼前,手机在掌心震得发麻。

系统提示音像小锤子敲着他的太阳穴:“社区路灯系统异常率80%,夜间照明不足将导致居民焦虑值上升。建议24小时内完成隐患排查。”

晚风吹着梧桐叶从他脚边掠过,他仰头看向楼前那盏路灯——灯壳蒙着灰,光斑像被揉皱的纸,忽明忽暗。

记忆里王大妈昨天买菜时念叨的“拐角那盏灯又黑了,李奶奶晨练都摔了一跤”突然清晰起来。

“得先确认具体故障点。”他摸出手机对准路灯,系统界面立刻弹出三维建模图。

橙红色的线路在灯杆内扭曲如蛇,变压器位置的红色标记刺得他眯起眼。

“果然,线路老化比想象中严重。”他低声自语,顺着系统标注的“高危区域”往社区西北角走。

转过健身器材区,拐角处的路灯彻底熄着,黑暗像团浓墨裹住长椅和宣传栏。

陈墨的鞋跟磕到凸起的地砖,疼得他倒抽冷气——这里就是王大妈说的“摔人点”。

系统突然跳出提示:“该区域近三个月发生2起居民摔倒事件,焦虑值累积中。”

他掏出备用手电筒,光束扫过灯杆底部。

锈蚀的螺丝掉了两颗,电线接口处裹着发黑的胶布,胶布边缘渗出暗褐色液体。

“这哪是路灯,根本是定时炸弹。”陈墨蹲下身,指尖刚碰到电线,系统突然警报:“电压异常!建议佩戴绝缘手套操作。”

他猛地缩回手,后背沁出冷汗——要是刚才没系统提醒,现在可能己经被漏电电到了。

手机屏幕在黑暗里泛着幽光,他盯着系统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喉咙发紧:“单靠我一个人肯定修不完,得找专业的。”

社区论坛的发帖框在手机里闪烁,陈墨咬着下唇打字:“求问各位邻居,社区路灯频繁故障,线路老化问题该怎么处理?附现场实拍图。”手指悬在“发送”键上停顿两秒,最终删掉“系统”二字——上回水管爆裂时他提过“内部数据”,己经被物业经理用“年轻人爱吹牛”打发了。

帖子发出去半小时,消息提示音炸响。

头一条回复是赵工:“小同志,我是退休的市政管道工程师,你发的线路图我看了,灯杆里的铜芯线确实该换。明早八点,社区凉亭见?”

陈墨盯着“赵工”两个字,心跳漏了一拍。

他记得这位赵工,去年水管爆裂时在现场指挥过维修,白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说话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专业劲儿。

第二天天刚亮,陈墨就抱着笔记本蹲在凉亭石凳上。

七点五十八分,穿蓝布衫的老人踩着方口布鞋过来,手里拎着个磨旧的工具包。

“小同志。”赵工把包往石桌上一放,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淬过的钢,“把你拍的图调出来看看。”

陈墨赶紧打开系统生成的三维图,蓝色灯杆在屏幕上旋转,红色故障点逐一标注。

赵工的手指顺着线路移动,喉结动了动:“这图……比我们当年用的CAD还清楚。你从哪弄的?”

“我……之前帮物业做过设施普查,用了点测绘软件。”陈墨攥紧衣角,系统突然在脑内提示:“检测到善意询问,建议部分坦白。”他咬咬牙,“其实是我自己开发的小程序,能分析公共设施数据。”

赵工的眉毛挑起来,伸手摸了摸屏幕上的变压器模型:“小程序能标出具体老化程度?”他从工具包里掏出放大镜,凑近陈墨手机,“这线路氧化程度标到93%,连绝缘层破损位置都标出来了……小同志,你这技术要是能推广,能省多少事。”

陈墨的耳尖发烫,喉咙发紧:“赵叔,我就想先把咱社区的路灯修好。您看这方案可行吗?”

赵工合上放大镜,指节叩了叩石桌:“可行。我帮你把方案转给街道办老周,他当年和我一起修过云州主管道,说话管用。”他掏出老花镜布擦了擦镜片,“另外,维修需要居民联名申请,你得去发动邻居。”

陈墨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划动,社区微信群的消息99+。

王大妈的语音炸出来:“小墨这娃靠谱!上回水管修得那么利索,路灯肯定也能搞定!我带头签名!”

他盯着群里“支持修路灯”的接龙,心跳快得像打鼓。

下午三点,他抱着一摞签名表站在社区服务中心门口,王大妈举着喇叭喊:“老李家二闺女刚下班,赶紧来签!”穿校服的中学生、拎菜篮的阿姨、推婴儿车的年轻妈妈排着队,钢笔在纸上沙沙响。

“一百零三个签名。”陈墨数完最后一个名字,抬头看见赵工从服务中心里出来,冲他比了个“OK”的手势:“老周说市政维修队三天内到。”

三天后傍晚,陈墨站在3号楼前仰头看。

新换的路灯罩闪着暖黄色光,像撒了把星星在地上。

李奶奶拄着拐杖走过来,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软软的:“小墨啊,奶奶今儿特意绕这路走,亮堂得能看见地砖缝里的蚂蚁。”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系统提示音清清脆脆:“任务完成:修复社区路灯系统。居民信任值+60,当前信任值:280/1000。解锁新功能:市民协作网络。可调用5名志愿者协助执行基础任务。”

陈墨摸着发烫的手机笑了,余光瞥见王大妈拽着维修师傅的袖子:“下回要是哪盏灯再出问题,我们首接找小墨!”

与此同时,云鼎轩写字楼27层,林涛把手机往桌上一摔。

屏幕里是陈墨和赵工在凉亭的合照,配文“社区热心青年联合专家解决路灯难题”。

他抓起钢笔在笔记本上划拉:“9月15日19:00,与退休工程师赵某某接触;9月16日14:30,组织居民签名103份;9月18日18:00,市政维修队到场……”笔尖戳破了纸,“这根本不是巧合,他怎么每次都能精准找到问题?”

夜色渐浓,陈墨沿着亮灯的街道往家走。

暖黄的光漫过他的肩头,把影子揉进树影里。

经过健身器材区时,他习惯性摸出手机——系统界面自动弹出扫描模式,路灯、长椅、健身器材的轮廓在屏幕上一一亮起。

“叮——”

系统提示音突然变了调,陈墨的手指悬在扫描键上。

屏幕边缘闪过一道淡蓝色微光,某个从未见过的设施图标正在闪烁。


    (http://www.wmfxsw.com/book/86953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