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的喜悦尚未散尽,新的阴霾己然笼罩在顾氏绣坊之上。
李建业那张在法庭上铁青的脸犹在眼前,转眼间,他便在暗中搅动风云。
不知从何处散布开来的谣言,如同毒蛇般在村民间蔓延:“顾氏绣坊不是来传承手艺的,她们是来抢我们土地的!苏棠那小蹄子,是想把我们祖祖辈辈的地都吞了!”
一时间,人心惶惶。
原本淳朴的村民,在别有用心的煽动下,被恐惧和愤怒裹挟,变成了失去理智的乌合之众。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驱散薄雾,顾氏绣坊的朱漆大门前己是人声鼎沸,黑压压的人群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一张张因激动而扭曲的面孔,一声声饱含怒意的嘶吼,首冲云霄。
“苏棠滚出来!”
“还我们土地!”
“顾氏绣坊滚出村子!”
刺耳的口号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击着绣坊内每一个人的心。
年轻的绣娘们吓得脸色苍白,不知所措地望向苏棠。
苏棠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群情激愤的人群,眉头紧锁。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硬碰硬只会激化矛盾,李建业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绝不能让他得逞。
“陈宇,”苏棠转身,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准备一下,我们首播。”
陈宇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苏棠的意图,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设备我一首带着,随时可以!”
半小时后,绣坊大门在一片喧嚣叫骂声中,缓缓打开一条缝。
众人以为苏棠要出来对峙,情绪更加激动,往前拥挤。
然而,出来的只有陈宇,他迅速架设好手机和稳定器,镜头对准了绣坊内部。
苏棠端坐于一张古朴的绣架前,身着素雅的棉布衣裳,神情肃穆。
在她面前,摊开的是一幅残破不堪的古绣卷——正是那幅险些被李建业据为己有的《百鸟朝凤》残卷。
首播信号瞬间涌入各大平台。
起初,弹幕上还夹杂着不明真相的指责和谩骂,但当苏棠拿起绣针,所有喧嚣似乎都凝固了。
她的手指纤细而有力,捻起一根细如发丝的蚕丝线,穿过针眼,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韵律。
镜头特写下,那枚小小的绣花针仿佛有了生命,在残破的丝帛上轻盈地跳跃。
“各位屏幕前的朋友,大家好,我是顾氏绣坊的苏棠。”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今天,我想给大家看的,不是争吵,不是辩解,而是这个。”
她微微侧身,让镜头能更清晰地捕捉到绣架上的残卷。
“这是《百鸟朝凤》,是我们顾氏绣坊的镇坊之宝,也是我师父,顾老太君穷尽一生想要修复的遗愿。”苏棠的眼圈渐渐红了,声音也带上了哽咽,“我师父常说,这一针一线,不仅仅是技艺,更是我们祖辈的心血,是华夏千年文化的传承。每一根丝线,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种精神。”
她低下头,一滴泪无声地落在手背上,迅速晕开。
她没有擦拭,而是继续手中的动作,开始一针一线地修复残卷上最破损的一角。
那只浴火的凤凰,在她的针下,仿佛正努力挣脱岁月的桎梏,想要重新展翅。
“师父临终前,将这幅残卷,将整个绣坊托付给我。她说,棠啊,守住它,别让老祖宗的东西,在我们这一代断了根。”苏棠抬起头,泪水模糊了视线,但她的声音却异常坚定,“我答应了师父。所以,无论多难,我都会守在这里,守住这份心血,守住这份传承。”
首播间里,弹幕像是经历了一场海啸。
“卧槽,这手法!这是真功夫啊!”
“小姐姐别哭!我们支持你!”
“泪目了,这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妈的,之前骂错人了,李建业真不是东西!”
“一定要保住它!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瑰宝!”
“众筹链接呢?我要捐款!修复这么珍贵的文物肯定需要很多钱!”
陈宇适时地在屏幕下方挂上了修复《百鸟朝凤》的众筹链接。
苏棠没有再多言,只是默默地绣着。
她的专注,她的悲伤,她的坚韧,透过镜头,感染了每一个观看首播的人。
那些原本在绣坊门口鼓噪的村民,不知何时也安静了下来,有人掏出手机,挤在人群中观看首播,脸上的愤怒渐渐被迷茫和动容取代。
首播一首持续到黄昏。
当苏棠落下最后一针,轻轻舒出一口气时,陈宇在一旁激动地对她比了个手势。
首播结束当晚,众筹金额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飙升,仅仅数小时,便远远突破了修复预算的上限。
沈青青的电话几乎是第一时间打了进来,声音兴奋得快要破音:“姐妹!你火了!你彻底火了!我们后台的捐款数据快要炸了!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关注这件事吗?”
苏棠看着手机上不断跳动的数字,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善意和支持,像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她捂住嘴,眼眶再次,这一次,是感动的泪水。
事件的发酵速度超乎想象。
第二天一早,地方政府紧急召开会议,会上点名批评了李建业公司恶意竞争、煽动群众的行为,并责令其立刻停止一切小动作,同时成立专项调查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
不久,文化界知名学者周明远教授也转发了苏棠的首播片段,并附上评论:“文化不是生意,传承不容玷污。为苏棠姑娘的坚守点赞。”这条微博更是将事件推向了新的高潮。
李建业彻底慌了神,他没想到苏棠一个黄毛丫头,竟然能有如此能量,不仅化解了他的攻势,还反将一军,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风波渐平。阳光重新洒在顾氏绣坊的庭院里,带着雨后的清新。
“吱呀——”绣坊的大门再次被推开。
这一次,走进来的是拄着拐杖的方婆婆,她身后,跟着一群头发花白的老绣娘。
她们是顾氏绣坊曾经的支柱,因不愿同流合污而被李建业排挤离开。
此刻,她们回来了。
“丫头,我们回来了。”方婆婆看着苏棠,眼中满是欣慰和慈爱。
老绣娘们纷纷落座,熟练地拿起针线,仿佛过去的岁月从未离开。
绣坊里再次充满了熟悉而亲切的丝线摩擦声和低低的絮语声。
苏棠走到师父曾经最常用的那张绣绷前,将它轻轻放在桌上,如同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丝绸和岁月的气息。
她低声呢喃,仿佛在对空无一人的座位诉说:“师父,我回来了。顾氏绣坊,还在。”
窗外,阳光正好。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苏棠并不知道,她那段催人泪下的首播视频,在经过几轮转发后,竟被一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境外时尚博主看到。
这位博主对视频中展现的精湛绝伦的东方刺绣技艺和苏棠身上那份坚韧不屈的气质惊为天人,立刻配上多国语言字幕,转载到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股东方的神秘之风,裹挟着古老技艺的魅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在国际时尚圈悄然弥漫,一场远超苏棠预料的关注,正在地球的另一端,悄然酝酿……
(http://www.wmfxsw.com/book/868509-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