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董卓乱京风云骤 假檄传檄天下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董卓乱京风云骤 假檄传檄天下动

 

八月的雒阳,宛如一座被烈火炙烤的熔炉。董卓率领西凉铁骑踏入城门的那一刻,整座城池便彻底被阴霾笼罩。街道上,西凉兵三五成群,明火执仗地闯入民宅,将百姓的财物洗劫一空,稍有反抗便被当场斩杀;年轻女子的哭喊声不时刺破长空,随后便陷入死寂 —— 她们大多被掳走,沦为这群豺狼的玩物。

皇宫之内,董卓更是肆意妄为。他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封相国,独揽大权。朝堂之上,他身披蟒袍,斜倚龙椅,眼神中满是对皇权的蔑视。尚书丁管因当众斥责其暴行,被当场拖出斩首;袁绍只因与他政见不合,便遭其拔刀相向,若非袁绍反应迅速,夺门而逃,早己命丧当场。一时间,朝中大臣人人自危,稍有不从,便被董卓以各种理由诛杀,雒阳城的天空,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荀攸的 “锦帆密探” 日夜兼程,将雒阳发生的一切紧急传回许昌。季博昌坐在郡守府大堂,手中反复着密报,神色冷峻。堂下文武大臣们纷纷聚集,议论声此起彼伏。

“董卓这逆贼,竟敢如此肆意妄为!” 赵云气得银枪紧握,枪缨微微颤动。

“主公,我等应即刻出兵,讨伐董卓,清君侧!” 乐进满脸通红,大声请命。

众将纷纷附和,一时间,大堂内请战之声震天。然而,季博昌却静静地听着,未发一言,眼神深邃,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荀彧站在一旁,看着主公镇定自若的模样,心中突然想起了那张神秘字条。“中平六年董卓乱京,两年内董卓必焚雒阳。” 如今,董卓进京,乱象己生,这字条上的预言竟真的开始应验。他不禁偷偷打量着季博昌,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这个主公,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为何能知晓未来之事?难道真的是天命所归?

荀彧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对季博昌的敬佩之情也愈发浓烈。

待众将请战之声稍歇,季博昌抬手示意安静。大堂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诸位,我理解你们的心情。董卓祸乱朝纲,人神共愤,我等皆欲除之而后快。” 季博昌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然而,此时出兵,并非明智之举。董卓虽残暴,但他手中握有西凉铁骑,战力强悍。且如今他刚刚掌控雒阳,根基未稳,必然会想尽办法巩固势力,防范各方。我军若此时出兵,长途奔袭,劳师远征,正中董卓下怀。他定会集中兵力,与我军决战。一旦战事陷入僵局,周边的袁绍、袁术等势力必然会趁机发难,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众人听后,纷纷陷入沉思,觉得主公所言确实有理。但心中的怒火难以平息,仍有不甘。

“那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董卓在雒阳胡作非为吗?” 黄忠捋着胡须,焦急地问道。

季博昌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当然不是。我们只需静待时机。”

“什么时机?” 众将异口同声地问道。

季博昌神秘地一笑:“等一封檄文。”

“檄文?” 众人面面相觑,满脸疑惑。

季博昌不再多言,只是让众人各自回去,加强戒备,等待命令。众人虽满心不解,但见主公如此笃定,也只能暂时按捺下心中的焦急,各自散去。

时光流转,转眼到了 190 年初。东郡太守桥瑁看着手中的竹简,上面记载着董卓在雒阳的一桩桩暴行,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他深知,若任由董卓这般胡作非为,汉室必将覆灭。可单凭自己东郡的兵力,根本无法与董卓抗衡,唯有联合天下诸侯,才有胜算。

然而,要让各路诸侯放下成见,共同起兵,谈何容易?桥瑁苦思冥想多日,终于下定决心 —— 伪造京师三公文书!

他找来郡中最擅长模仿笔迹的书吏,日夜赶工,模仿三公口吻,写下一封言辞恳切的文书。

文书中历数董卓的种种罪行,称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并号召各州郡 “兴义兵,清君侧,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为了让这封文书更具可信度,桥瑁派人将其分别送往兖州、冀州、豫州等地,声称是三公秘密传出。

各州郡收到文书后,纷纷震动。袁绍本就对董卓心怀不满,见此文书,立即召集麾下谋士商议;袁术在寿春得知消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深知这是扩张势力的好机会;而其他诸侯,虽对文书的真实性有所怀疑,但在董卓暴行的刺激下,也纷纷响应。

很快,这封伪造的文书便传遍了天下。当它传到许昌时,季博昌看着手中的檄文,嘴角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知道,时机己到。

他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再次来到郡守府大堂。

“诸位,那封檄文己到,我们的机会来了!” 季博昌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

众人看着主公自信满满的模样,心中的疑惑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斗志。

“那我们该如何行动?” 荀彧上前一步,恭敬地问道。

季博昌胸有成竹地说道:“文若,你即刻起草回信,表明我颍川势力愿与各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匡扶汉室。同时,让荀攸安排‘锦帆密探’,密切关注各路诸侯的动向,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行军路线。”

“诺!” 荀彧领命而去。

“志才,奉孝,你们二人即刻制定作战计划。此次出兵,我们既要展现我军的实力,又不能损耗过多兵力。神火营作为秘密武器,不到关键时刻,不可轻易使用。” 季博昌转向戏志才和郭嘉。

“遵命!” 郭嘉和戏志才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子龙、汉升、文谦、伯起,你们各自回去整顿兵马,做好出征准备。此次讨伐董卓,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我颍川军,绝非等闲之辈!” 季博昌的声音响彻大堂。

“诺!” 众将齐声高呼,声音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许昌城外,军旗猎猎,战马嘶鸣。季博昌站在点将台上,看着下方整装待发的大军,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即将展开,而他和他的颍川势力,必将在这场战争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http://www.wmfxsw.com/book/867124-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