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庆功谋远定颍川 ,静待风云待陈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章 庆功谋远定颍川 ,静待风云待陈群

 

许县城头,崭新的 “季” 字大旗猎猎作响,将残阳染成血色的余晖尽数收拢。季博昌抚摸着斑驳的城墙砖石,转头对身旁的荀攸笑道:“公达,这许县虽比不上后世曹魏都城的气派,可比起临颍,到底是郡治所在,连风里都带着些官威。” 荀攸推了推袖中的竹简,目光扫过城外连绵的营寨:“主公,‘襄城 - 许县 - 长社’己成铁三角之势,此乃天赐的进可攻、退可守之地。” 心里却暗自思忖:“主公又在说些莫名之语,曹魏究竟是何?”

当夜,许县府衙张灯结彩,庆功宴的喧闹声冲破夜空。季博昌端起盛满桑落酒的陶碗,高声道:“今日能拿下许县、长社,全赖诸位贤能!来,先敬奉孝和志才,这两条计策,比千军万马还管用!” 郭嘉笑着饮尽美酒,清秀的脸庞泛起红晕,玉骨折扇轻点桌面:“明公过誉。不过眼下颍川局势初定,末将倒有新计。”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宴会上顿时安静下来。

郭嘉站起身,折扇在墙上的舆图上划出两道弧线:“乐进、吕方、张猛三位将军,可各率两千精兵,收服颍川其余各县,乘大胜之势各县必望风而降。待全境平定,我军即刻东进陈国。陈国乃豫州粮仓,且无强藩驻守,拿下它,既能保障粮道安全,又能建立东翼屏障,挡住袁术西进之路。”

戏志才摇着折扇补充:“奉孝所言极是。陈国地势平坦,一旦掌控,我军粮草辎重运输将畅通无阻。” 季博昌听得双目放光,正要拍案叫好,一名亲兵急匆匆闯入:“主公!颍川境内各县县令派来使者,愿献印绶归降!”

宴会厅内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季博昌大笑道:“这叫什么?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奉孝,你这计策还没开始用,颍川就到手了!” 他猛地起身,将酒碗重重砸在案上:“传令下去,即日起临颍治所迁至许昌!从此许昌就是咱们的根基!”

庆功宴散后,季博昌连夜召集众将部署。他指着舆图上的陈国,对乐进道:“文谦,那些降兵先打散编入各营,加紧训练。待荀彧从洛阳传回消息,咱们立刻挥师东进!” 转头又对枣祗道:“屯田和水利不能停,颍川人口多了,更得保证粮草供应。”

满宠抱拳沉声道:“主公,我己挑选三百精壮,组建执法队。定让颍川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荀攸则展开一卷竹简:“各县官吏人选,攸己拟定名单。这些人皆是颍川本地贤才,熟悉风土人情,必能治理好一方。”

几日后,许昌衙门焕然一新。季博昌坐在主位上,看着堂下忙碌的官吏,心中感慨万千。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主公!许昌陈群求见!”

季博昌猛地一动,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了然:“没想到这只‘曹魏智囊’,竟主动送上门来了,看来许昌陈氏有点坐不住了!”

他整了整衣袍,大步走到衙门外迎接。只见一名身着青灰色长袍的男子立于阶下,面容清瘦,眼神却如寒星般锐利。陈群见到季恒,长揖到地:“明公在上,昔日陈氏多有冒犯,还望恕罪。群今日来投,一则慕明公礼贤下士之名,二则见明公治颍川有方,实乃乱世之明主。”

季博昌伸手将陈群扶起,朗笑出声:“长文言重了!过往之事,就如这指间沙,握不住,也不必握。颍川如今百废待兴,正需要先生这样的大才。” 他的笑容突然一敛,目光如炬地首视陈群,“不过,也请长文传话族中,如今颍川姓‘季’,往后大家都是一家人。若是谁还想着耍些小手段……” 季博昌顿了顿,腰间佩剑不经意间发出一声轻鸣,“许昌的城墙够高,护城河也够深。”

陈群心中一凛,却依旧镇定自若,再次拱手道:“明公宽宏大量,群必当如实转达。往后陈氏上下,定当为明公效命,绝无二话!”

季博昌这才重新展露笑容,揽过陈群的肩膀:“好!走,随我去看看新绘制的颍川舆图,颍川全郡百姓,还得仰仗先生!”

夜幕降临,许昌灯火渐次亮起。季博昌站在城楼上,望着万家灯火,喃喃自语:“颍川己在掌中,陈国还会远吗?荀彧,你在洛阳可还顺利?” 他握紧腰间的佩剑,目光投向东方。那里,陈国的方向,一场新的征战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


    (http://www.wmfxsw.com/book/867124-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