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渐歇的八月,宫墙外的桂花香顺着门缝钻进来。宁令倚在王府朱漆门边,望着街边小贩挑着缀满彩绸的月饼担子走过,鼻尖萦绕着甜丝丝的香气。楚训从身后环住她,温热的呼吸扫过耳畔:“明日陪你去买月饼?”
次日清晨,二人扮作寻常夫妻出了王府。朱雀大街熙熙攘攘,糕点铺的招牌在风中摇晃,枣泥、五仁、莲蓉的香气混着糖霜甜味扑面而来。宁令盯着柜台里雕花檀木盒,指尖无意识着帕子。楚训瞥见她发亮的眼睛,笑着对掌柜道:“每样来两匣,再包些新鲜出炉的鲜肉月饼。”
马车回程时,车厢里堆满各色礼盒。宁令掀开油纸,掰下一小块蛋黄酥递给楚训,金黄的油润酥皮簌簌落在掌心。楚训咬下一口,甜咸交织的滋味在舌尖散开,望着她沾着糖屑的唇角,忽觉这市井烟火比御膳房的珍馐更令人心动。
中秋前夜,王府灯火通明。楚训与宁令站在游廊下,看着家丁丫鬟们排成整齐的队列。青瓷盘里码放着印着月宫玉兔的月饼,每递出一盒,宁令都会轻声说句“辛苦了”。厨娘王嬷嬷接过玫瑰豆沙月饼时,眼角泛起泪光:“老奴伺候过三任主子,从没见过这么体恤下人的。”
月光爬上飞檐时,最后一块月饼分给了值夜的更夫。宁令倚在楚训肩头,望着满院团圆的身影,忽然想起幼时在将军府里,中秋夜不过是跟着嬷嬷们走流程。楚训伸手将她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明日带你去湖心亭看月亮,再备上你爱吃的菱角和糖藕。”
夜风掠过太湖石,惊起池塘里沉睡的锦鲤。宁令抬头,见天上一轮明月皎洁如玉,恍惚间明白,真正的圆满从不在琼楼玉宇间,而在这烟火缭绕的朱门深院,在彼此相携的岁岁年年。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六的暮色来得格外温柔,晚霞将王府朱墙染成蜜橘色时,楚训己亲手为宁令系好藕荷色披风。金丝绣就的流云纹在暮色里若隐若现,他望着镜中她发间新簪的银桂,指尖不经意拂过她泛红的耳垂:“今夜人多,拉紧我的手。”
湖心亭所在的镜湖离王府不过半里,沿途却己挂满宫灯。纱幔轻扬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图案在月光下流转,宁令攥着楚训的袖口,目光被街边糖画摊吸引。老人手腕轻转,琥珀色的糖丝在空中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玉兔,引得孩童们嬉笑追闹。
“要一个?”楚训话音未落,己摸出铜钱递给摊主。温热的糖画塞进宁令掌心时,她抬头望见他眼底映着的暖光,忽然想起初见时那个总板着脸的少年,如今竟会为了她一句无心之语,在市井中穿梭。
穿过九曲回廊,湖心亭己近在眼前。湖面漂满莲花灯,烛光随波摇曳,恍若银河坠入人间。宁令松开楚训的手,蹲下身将一盏绘着并蒂莲的花灯轻轻放入水中。火光映亮她的侧脸,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去年今日,还在宫里隔着窗看月亮。”
楚训在她身侧蹲下,指尖无意识搅动湖水:“那时你偷溜去御膳房,打翻了整整三坛桂花蜜。”话音未落,宁令己笑着捶他肩膀:“明明是你帮我望风!”
欢声笑语间,远处传来猜灯谜的喧闹。八角灯架上悬着各色谜题,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喝彩声。宁令拽着楚训挤到近前,见一盏红灯笼下写着“长安一片月(打一字)”,眼睛顿时发亮。她踮脚取下题笺,在楚训耳边轻声道:“是‘胀’字,‘长安’取‘长’,‘一片月’便是‘月’字。”
领奖品时,摊主递来两只绣着鸳鸯的香囊。宁令将浅粉色的塞进楚训怀里,自己留了黛青色的,却没发现他悄悄往她香囊里塞了枚刻着“宁”字的玉佩。
夜风渐凉,楚训将宁令揽入怀中,往回走去。途经一座拱桥,桥下忽然升起数十盏孔明灯。橙红色的光晕照亮夜空,有人在灯上写“愿得一心人”,有人写“岁岁常欢愉”。宁令望着飘向月亮的灯群,忽然转身抱住楚训:“以后每年今日,我们都来好不好?”
楚训低头吻去她发间飘落的桂花,湖面倒映着他们相依的身影。远处的歌声随风传来,唱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知道,比十六的月亮更圆满的,是怀中的温热,是岁岁年年永不褪色的人间烟火。
(http://www.wmfxsw.com/book/866765-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