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陛下年纪大了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9章 陛下年纪大了啊

 

队伍一路往北,终于跨越李克用的地盘。

来到了云州最南端的一个县城。

这是去年才组织成立的。

按照规划,云州境内划分出了十个县级行政区。

一个县,有那么十万八万人吧。

大部分人都划归到下边的乡村,让他们种地。

不给地,干一天活儿给一天工钱。

工钱标准和大同城一样,成年壮丁十五文一天。

农忙的时候,男女老少都在地里一起忙活。

清闲的时候,大家就会被组织起来,干其他工作。

比如织布、烧砖、路面硬化等等。

工作很多。

对一座新城市而言,只有人不够用的情况,没有说工作不够的。

踏上云州地盘,仅仅走了十几里,就仿佛突然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李克用地盘上,人也不多,也是到处是荒废的田地。

而云州这边,一过来就看到整齐的农田。

昭宗这一路走来,硬是从酷夏走到了秋收季节!

百姓们开始收田地来了!

“明心,这田里的庄稼怎么种的这么密实?这样产量就算高一点,但也不划算吧,播的种子太多了啊!”

此时的昭宗,没有在自己马车上。

而是又跑张明心专属的马车上来找他闲聊了。

这也只能怪张明心脾气太好,几乎从来不和人发脾气,谦谦公子温润如玉。

另一方面,也是昭宗发现,这张明心很博学!

不是朝堂里老夫子那种经书上的博学。

而是见识上的!

比如山有多高,水有多宽,天下有多大,有多少人等等。

似乎天底下有什么疑问,什么问题,都可以从张明心这里得到答案!

他才十二岁吧,他能去过多少地方?这可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所以昭宗就特别喜欢找张明心聊天!

“唐皇陛下,这是大同城采用了新的耕种方法,同时还有肥料的运用,可以保证庄稼的营养充足,不会浪费的。”

“咦,前边好像有很多楼啊,这是到大同了?怎么没有城墙啊?”

“不是,前边是山阴县,距离大同还有一段距离。”

“至于城墙,就没有必要了。”

“云州现在很稳固,基本不会有外地侵扰。”

“修建城墙,劳民伤财的,十分浪费,而且也不利于县城扩建发展。”

闲聊间,队伍己经来到县城。

几天前,他们才路过李克用北边最后的县城代县。

此时代县,和一路经过的其他县城没有什么区别。

而这里,不一样!

一排排的两层三层建筑,分布的很均匀很合理。

主街上人来人往的,也十分热闹。

街道两旁布满了各种店铺。

其他地方,哪怕是主街上,店铺也是很有限的。

也就是常见的那几个米庄布庄当铺什么的。

而这里主街两侧的门面房,真的是一个空着的都没有。

街上甚至还有不少推着小木车的小商小贩!

这繁华景象,昭宗见过。

但只有长安最繁华的街道上才可能出现!而且还得是昭宗不得罪人的时期!

这真的只是个小县城?

昭宗眼神迷茫了。

又过了七天,队伍终于来到大同城下。

天黑之时,本来距离大同城还有十几里路。

张明心和昭宗商量了一下,决定不休息了,连夜赶到大同城再好好休息吧。

于是,他们在午夜时分来到大同城下。

隔着好几里,昭宗就懵了。

不是,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嘛?城头上怎么一片灯火璀璨?

难道是为了迎接自己?这大概率不可能吧……

还是说,大同城这么富裕,大半夜满城墙的篝火,就不觉得浪费吗?

张明心来到城下的时候,城门大开。

一群人等在门口。

张明心下了马车,开心的快步走过去。

“锦衣姐,国栋哥,你们怎么来了。”

锦衣拍了拍他的胳膊,笑着说:“明心,这几个月辛苦你了!”

“你今天到的消息,我故意没通知陛下,你要体谅咱们陛下,陛下毕竟年纪不小了!”

“比大唐这位可是大了足足七岁呢!”

赵涌泉三十三了,放在这年代,一般都当爷爷了。

所以孩子们都格外心疼他,嘴上虽然不说,但处处都替他着想。

赵涌泉没察觉到这些,他只是以为自己培养的好,孩子们都关心敬爱他。

完全没往敬爱老人方面去想。

他要是察觉了,肯定会发一通脾气!

不是,自己才三十三,怎么就变成老人了!

这怎么比现代的大企业还狠啊,现代大企业,至少还能把你当牲口一样用,用到三十五才淘汰呢!

张明心诚惶诚恐的说:“不敢,可不敢让咱陛下来迎接我。”

“那位就是唐皇?”

“是的,锦衣姐,那是唐皇帝李晔。”

刘国栋开口说:“怎么说也是大唐皇帝,我过去迎接一下吧。”

锦衣点点头,认可了这么操作。

就算是在大同城,很多地方,也是重男轻女的。

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派一个女人去接待唐皇帝,怕唐皇帝接受不了啊,再气出个好歹来。

刘国栋沉稳的来到有些不安的昭宗面前。

“你好,唐皇陛下,我是大同市政府负责人刘国栋,欢迎你的到来。”

“您休息的地方我们都安排好了,请随我一起入城吧。”

幸好赵涌泉顺应时代,没教孩子们怎么握手。

这要是刘国栋再伸出右手,估计昭宗就更懵逼了。

干啥啊,这么大庭广众的,你就首接索要财物?就一点不背着点人什么的?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昭宗内心再忐忑再不安,也知道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人家说什么自己做什么。

尽量别激怒对方。

于是他跟随刘国栋一起往城里走。

路过锦衣身边的时候,他停顿了一下。

因为他认识锦衣身上的衣服,这不是他为了求饶,送给赵涌泉的礼物嘛。

原来就是为了这个丫头啊。

那这个丫头,在赵涌泉心里,恐怕是不一般啊。

李存孝刚找到昭宗的时候,昭宗身边还有个万把人。

现在只剩下八千多了。

跑了一千多,为啥跑,跑去哪里了,这都不是大家关心的。

爱跑就跑呗,反正将来后悔的也是他们。

大同城为昭宗准备了一个大院落。

生活几百人没问题。

如果不够,附近还可以再安排。

不过根据情报,应该是够了。

果然,跟昭宗关系足够亲近,能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妃子、儿子、宫女、太监、近卫,全加起来,才三百多号人!

其他的人,则是一些宗亲,一些大臣,一些权贵,运气好跟着昭宗一起跑出来的普通士兵。

这些人,也被人带走分别进行登记造册,然后安顿下来。

昭宗以及那三百多号人的衣食住行,大同城府暂时可以免费供应。

其他人就算了,逃出来的时候,自己带了些金银,可以兑换成货币消费。

活不下去的话,那好,我们这里有的是活儿,你来挑一个干吧!


    (http://www.wmfxsw.com/book/855135-1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