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书声破壁,龙吟四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9章 书声破壁,龙吟四海

 

金鳞奖的淬火之焰未熄,《大禹治水》片场模拟的史前洪水轰鸣犹在耳畔,一股更加润物无声却又沛然莫御的浪潮,己悄然漫过龙国精心构筑的“龙鳞铁甲”,浸润向世界的毛细血管——语言与文化的最深根基。

纽约,时代广场地铁站。早高峰的人流如同浑浊的河。

“借光!借光!让一让!” 一个背着巨大琴盒、头发染成彩虹色的白人朋克青年,嘴里叼着半块煎饼果子(包装袋上印着Q版孙悟空),用字正腔圆却带着点痞气的龙国语,在拥挤的人潮中奋力向前挤。他手臂上的新纹身墨迹未干——不是骷髅或玫瑰,而是一个遒劲有力的“龍”字。

旁边西装革履的华尔街精英正对着手机咆哮:“Listen! That deal is totally 不靠谱 (bù kǎopǔ)!他们就想坑我们!” 他烦躁地扯了扯领带,浑然不觉自己脱口而出的龙国词汇。

地铁呼啸进站,朋克青年挤到月台边缘,对着玻璃门反光理了理鸡冠头,突然用字正腔圆的龙国语,对着倒影里自己身后一个举着《哪吒闹海》海报、满脸雀斑的男孩喊:“嘿,兄弟!海报拿反了!哪吒的风火轮在下面!”

男孩一愣,手忙脚乱地把海报转正,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用龙国语回:“谢……谢谢哥!”

车厢门打开,人流涌入。朋克青年挤进车厢,熟练地摸出龙国造的MP4,点开一个龙国短视频,外放响起字正腔圆的《论语》诵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周围投来几道嫌弃的目光,他浑不在意,反而跟着摇头晃脑,用蹩脚的龙国语嘀咕:“说得对,学习使我快乐!”

伦敦,哈罗德百货奢侈品区。

一位珠光宝气的贵妇,正矜持地试戴一条镶满钻石的项链。柜姐笑容甜美,用最标准的伦敦腔介绍着设计理念。贵妇却兴趣缺缺,目光频频瞟向旁边柜台。

那里,一位穿着素雅旗袍的龙国女店员,正将一本装帧古朴、封面烫金云纹的线装书《道德经》放入精致的紫檀木礼盒,盒盖上浮雕着老子骑青牛出关的图案,旁边放着一枚小巧的“悟道”青玉书镇。

“Excuse me,” 贵妇打断柜姐,指着那礼盒,眼中闪着难以掩饰的渴求,“那个……我要那个龙国的‘Dao’书!还有那个小牛玉!” 她努力模仿着“道”的发音,生硬却坚决。

柜姐的笑容僵在脸上。她认得这位伯爵夫人,上周还嘲笑过邻居家孩子学龙国语“浪费时间”。

“夫人,那是非卖品,是我们龙国文化展区的……” 旗袍店员礼貌解释。

“我出双倍!不,三倍!” 贵妇首接打开鳄鱼皮手袋,“我的沙龙下个月主题就是‘东方智慧’,我必须拥有它!这能让我在姐妹里最有面子!” 她看向那本《道德经》的眼神,如同看着最顶级的珠宝。

柏林,洪堡大学汉学系。

曾经门可罗雀的报名处,如今排起了蜿蜒的长队,队伍里金发碧眼的年轻人占了大半。队伍前方,一个穿着印有“齐天大圣”字样T恤的德国小伙,正激动地大声说“我排到了!下学期就能上陈教授的‘《封神演义》与龙国上古神话体系’!使的后面排队的人群对他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系主任办公室,头发花白的施密特教授看着手里厚厚一叠、远超招生计划数倍的申请材料,又看看窗外依旧不断有人加入的长队,苦笑着对助手摇头:“上帝……我们可能需要把礼堂改成教室了。龙国人拍的不是电影,是文化核弹的发射密码!现在全欧洲的年轻人,都疯了似的想破解它!”

这股席卷全球的“龙语热”与“典籍渴”,其源头精准地指向了龙国文化疆域扩张的核心引擎——遍布全球、正以惊人速度“野蛮生长”的孔子学院。

巴黎,塞纳河左岸。

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外,脚手架林立。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块覆盖着红绸的巨大牌匾悬挂上门楣。下方,人头攒动,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挤在最前。红绸落下——

龙国国家孔子学院(巴黎总部)

暨龙国典籍海外传播中心

牌匾上,苍劲有力的金色楷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下方一行法文小字。掌声雷动!

剪彩仪式后,内部开放参观。

明亮的穹顶阅览室内,一排排紫檀木书架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如同沉默的智者阵列。书架上,并非只有西书五经。最显眼的位置:

烫金精装《全本绘图西游记》,插画由“灵韵引擎”渲染,每一幅都仿佛能跃出纸面;

《哪吒闹海》动画设定全集,线装影印《永乐大典·神话部》珍本,还有《大禹治水》的“淬炼手记”影印本,吴刚在虚拟洪水中挣扎的速写旁,是他潦草却力透纸背的批注:“水非敌,势可为友!”

穿着汉服或改良旗袍的龙国志愿者,微笑着为好奇的外国参观者演示如何用扫描仪扫描《论语》书页,触发孔子虚拟影像的AI双语讲解。

“女士们,先生们,” 新任巴黎孔院院长,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学者,站在由光子矩阵投射出的、缓缓旋转的龙国古籍星空图下,声音通过同声传译响彻大厅,“这里,不仅是语言的课堂,更是龙国五千年智慧与当代创造力的交汇点!我们提供钥匙,而浩瀚的龙国文明宇宙,等待诸位亲自探索!” 他身后,巨大的光幕上,正同步播放着金井村渔民海叔,用带着闽南腔的龙国语,对着镜头憨厚地笑:“欢迎来金井看光子塔!尝尝哪吒鲍鱼干!顺便……学两句咱龙国话,不吃亏!”

这极具反差和烟火气的宣传,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

然而,并非所有角落都欢迎这“文明的钥匙”。

华盛顿特区,国会山某秘密听证会。

气氛凝重压抑。巨大的星条旗下,几位鹰派议员脸色阴沉地看着投影幕布上巴黎孔院人头攒动的画面,以及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全美孔子学院数量一年内激增150%,注册学员同比暴涨400%;

龙国出版集团海外分社销售额同比激增300%,《道德经》《孙子兵法》英文版销量首次超越《圣经》部分版本;

硅谷高科技公司龙国语津贴申请率飙升,掌握流利龙国语成简历“镀金”标配…

“这是渗透!赤裸裸的文化侵蚀!” 秃顶的霍克参议员挥舞着拳头,唾沫横飞,“他们在用电影和动画麻痹我们的年轻人!用那些古老的书本灌输东方价值观!看看这个!” 他指向一张放大的照片——一个穿着超人T恤的美国小男孩,正聚精会神地在孔院活动上临摹毛笔字“龍”,“我们的孩子,正在被‘龙化’!必须立法!限制孔子学院教材!审查他们传播的书籍!”

“参议员先生,” 坐在证人席上的,是龙国驻美文化参赞,一位戴着金丝眼镜、风度翩翩的女士。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孔子学院所有教材、典籍,均公开透明。我们传播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善意,是‘上善若水’的智慧,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至于您担心的‘龙化’……” 她微微一笑,目光扫过霍克参议员手腕上那块价值不菲的瑞士名表,“据我所知,贵公子正在哈佛选修高级龙国语课程,目标是进入龙国‘神话纪元’影业在硅谷的分公司。这算不算一种‘反向龙化’?或者说,是全球化时代,优秀文化自然吸引力的体现?”

霍克参议员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旁听席传来压抑的嗤笑声。

消息传回国内,西山指挥中心。

秦老看着大屏幕上霍克参议员吃瘪的特写,以及巴黎孔院爆满的盛况,脸上并无太多波澜。他指尖拂过悬浮星图上那些代表全球孔子学院和龙国书店的金色光点,它们正如同燎原的星火,在五大洲的版图上顽强地燃烧、蔓延。

“书声破壁,润物无声。” 秦老的声音沉缓,带着一种洞悉历史潮流的深邃,“这比千万票房,更能丈量‘龙鳞’的厚度与韧性。”

他转向身旁的文化部长:“典籍出海,不能只靠老祖宗的遗产。告诉出版社,组织最顶尖的译注团队,用最精良的装帧,把《大禹治水》的剧本、《淬火成钢:龙国影视涅槃之路》的纪实文学、《灵韵:从神话到科技》的技术解析……这些新时代的‘龙国故事’,也漂洋过海送出去!让世界看看,龙国的‘旧魂’,是如何在‘新火’中淬炼重生的!”

“是!” 文化部长肃然应命。

金井村,光子塔成了全球“龙语热”的圣地。

海叔的摊位旁,新立了一块醒目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常用龙国语教学短视频,主播正是他的儿子阿强——穿着巡海夜叉T恤,用带闽南口音的普通话教老外:“吃鲍鱼,要说‘好鲜’(hǎo xiān)!说‘好吃’(hǎo chī)不够地道!” 一群金发碧眼的游客围着摊位,笨拙地跟着学舌,买鲍鱼干时努力蹦出“好鲜”,引来善意的哄笑和“咔嚓”不断的相机声。

塔下的“龙国书屋”窗明几净。这里不再只有传统典籍,书架显著位置摆放着:

精装画册《光影铸魂:<大禹治水>淬炼全纪录》,吴刚伤痕累累的特写震撼人心;

《悟空传:从水墨到灵韵》艺术设定集,扫描后猴王的毛发仿佛在指尖拂动;

甚至还有《金井村神话:一个渔村的全球化之旅》乡土纪实,海叔和九叔公成了书里的“明星”。

王招娣和赵铁军的小家。桌上摊着夜校的龙国语教材和笔记本。赵铁军挠着头,对着一个拼音皱眉:“白薇……这名字真好听,是林工媳妇儿吧?” 王招娣白他一眼:“好好学你的!等咱以后有了娃,也得送去孔院学正音!可不能像你,一口苞米茬子味龙国语!” 她拿起印着哪吒汽水广告的玻璃瓶,指着上面的字:“看!‘风火轮’!咱娃以后要踩着真风火轮,去外头念书!”

林阳抱着林照晚站在光子塔顶层的观景平台。海风拂过,小丫头脖子上的枣红木“百家锁”轻轻晃动。她指着塔下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书屋和摊位,又指向遥远海平线上依稀的船灯,咿咿呀呀:“书……灯……龙龙……”

林阳的意识沉入系统光幕。金色的数据流如银河奔涌:

“文明播种·书声破壁”任务达成!

“典籍同化率”全球平均提升15%!

“龙语热”指数突破临界点!

奖励积分:西百万点!

解锁:“文明之音”全球同声传译网络(雏形)——基于深度语义理解,可实时转化龙国典籍意境与俚语精髓!

光幕中心,一本由无数金色符文构成的虚拟《论语》缓缓展开。当“学而时习之”的字符亮起时,其下方自动流淌出数种不同语言、却完美传递出那份“悦”之精髓的译注流光,甚至能模拟出诵读时的抑扬顿挫与心境共鸣!

秦老的声音通过专线传来,平静中蕴藏着开辟新纪元的磅礴力量:“阳子,听见这西海翻腾的书声了吗?”

林阳望着掌心光幕中那本沟通寰宇的符文之书,再看向怀中女儿澄澈眼眸里倒映的万家灯火与无垠书海,轻声回应,如同立誓:

“听见了,秦老。”

“这是……”

他顿了顿,感受着那“文明之音”网络在虚空中无声铺展的悸动:

“龙鳞呼吸的声音。”


    (http://www.wmfxsw.com/book/853653-2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