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章 一千一百多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6章 一千一百多两!

 

裴父裴母早就在家中等待了,这一等便等到了快日落时分。

姜家的车夫下车喝了杯热水,便急忙赶回姜府。

刚进院子裴砚之就被裴父拉住了袖子,裴父有些急切,又带着紧张:“这么晚回来,可是……生意上有什么事?”

“生意上并没有什么事,不过红酒比预期的卖的还要好,我们酿的酒怕是撑不到下一次葡萄酒酿成了。”红酒卖的这么好也是出乎了裴砚之的预料。

“啊,这可如何是好!”裴父皱着眉头。

裴母心中既高兴又后悔,“早知今日,当时就应该多买些葡萄酿酒的。”

裴砚之也很无奈:“没办法了酒铺的酒只能限量供应了,每日只卖六斤,想多买一斤就变成了八两一斤,价格翻三两。”

“八两!”裴母震惊的有些失声,“那还能有人买吗?”

“自然是有的,如今红酒名气上来了,己经传到别的州城了。”

裴父裴母的脚步都有些飘飘然了,“那可真不够卖了。”

“所以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是多种些葡萄,这点红酒临水县都不够卖,更别提去禹州城去开酒铺了。”裴砚之进了堂屋,两个兄弟也听到了这话。

裴父一屁股坐到凳子上,有些反应不过来:“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开去州城里去……”

裴大山激动的脸都红了:“那如今红酒卖了多少钱了。”

裴大山问出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一时所有人眼睛跟探照灯似的看着裴砚之。

裴砚之口中缓缓吐出几个字:“八百多两。”

堂屋里顿时一静。

“媳…媳妇儿……你掐一下我。”裴石头瞪着眼睛不可置信。

裴二嫂也是个实诚人,现在整个人脑袋空空的,游魂一样往裴石头身上一拧,疼的裴石头首吸气。

“八…八百多……”裴父咽了咽口水,被震的眼冒金星,惊喜的差点晕过去。

其他人的表现并不比裴父好多少,裴家就是乡下的泥腿子,哪怕时不时会在镇上做短工,裴父和裴大山会些木工活计,一年到头出去嚼用也最多攒个十来两银子。

这十来两银子都够村里人羡慕了。

“还有肥皂,也卖了两百多两银子。”姜明珠也开口。

肥皂一出可比红酒受欢迎多了,裴家也每天有人在家里做肥皂,量虽然大,可也是供不应求,肥皂毕竟价格摆在那儿,便宜的十文一个,贵的才五百文。

裴母这一算,乖乖,这一个多月肥皂和红酒居然就卖了一千一百多两,跟听天文数字似的。

“岳父这次让我把钱带了回来,我们家也需要这笔钱去包山种葡萄,不过具体如何,我想着不若元宵节前去一趟县里,爹娘和岳父共同商议一番。”裴砚之道。

裴父从震惊中缓过来不少,搓着手道:“这是应该的,五百多两,你们兄弟各一成就是一百两,砚之加上岳父给的三成就是西百两……”

“日后上京赶考的花用都有了……”

上京赶考的费用哪里用得着西百两,他们裴家这是要发财了!

“不过岳父岳母给的三分利,儿子想给明珠。”裴砚之开口道。

裴父裴母对视一眼,仔细想了想,点点头:“这是你岳父给你们小两口的,这钱怎么分配自然是由你们说了算,给明珠也是应该的,没有明珠的主意咱们家哪里能赚这么多钱。”

顿了一下,裴父看向另外两个儿子媳妇,“大山和石头你们几个可有什么意见。”

裴大山裴石头两个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裴大嫂和裴二嫂心里虽然羡慕,但是两个人都不是蠢蛋,自然也是没有意见的。

“这钱是三弟和三弟妹的,我们都没有意见。”

裴父裴母心里宽慰,裴母心中也得意自己挑的儿媳妇都是顶好的,老大家的会做事会说话,老二家的虽然木讷话少些,但是十分的听话,老三家的更不用提了,都没人比的上。

姜明珠瞅了裴砚之一眼,这件事倒是没有听裴砚之提过,她也没想到父母给的三分利裴砚之都给她,心中滋味难言。

这个男人……姜明珠觉得自己会爱上他,也是理所当然。

裴砚之愿意把钱给媳妇儿,裴父裴母是没有意见的,两人都是拎得清的人,先不说那三分利本来就是亲家的,就说这生意就是明珠想出来的,他们不过是出力而己,拿更多都是明珠应该得的。

裴家没有分家,裴父裴母想分钱,裴大山裴石头都不愿意,非要让裴母保管。

“你们如今都成家了,手里还是要有点钱才方便,不过也不能乱花,这样吧,一人手里留个十两银子,剩下的让你们娘给你们保管。”裴父一锤定音。

十两银子己经很多了,要一个裴家一年到头也不过攒这么多钱。

裴大山裴石头闭嘴了,有点钱也好,孩子也都大了,不好事事朝家里伸手。

姜明珠还想问裴砚之那三分利的事,裴父裴母便把儿子拉走了,姜明珠脚步一顿,回房去了。

“既然没有因为生意耽误,怎么回来这么晚?”裴母还没忘记这事。

“岳父岳母不舍得娘子回来,往年都是他们三人一起过,如今娘子出嫁了,难免不适应。”裴砚之道。

裴母叹了一口气:“你岳父岳母也是爱女心切,只可惜我们住的远,不然也能让明珠多走动走动。”

“虽然没有女儿出嫁了还常回娘家的道理,但是你岳父岳母毕竟只有这一个孩子,我们也能理解。”

裴父想了想:“等走完亲戚你带明珠回去住几天吧。”

裴砚之点点头,“爹娘,儿子想如今家中也有了银钱,不若买个代步工具,牛车太慢了,马车又贵,不然买个骡子回来?既能干活,等日后我们拉酒和肥皂去县里也方便许多。”

买牲畜等于家里添大件,裴父裴母犹豫了一下,想着日后酿了酒和肥皂肯定是要常往县里去的,总是去租借牛车也不好,而且牛车颠簸,速度也不快,想了想痛快的答应了。

“行,那等我们进县城的时候买一头骡子回来,日后也是要常用的,买了也方便。”裴母点头同意了。

一头犍牛价格在十二两左右,马最便宜也要二十几两,正常的三十几两,骡子便宜一些,连骡带车价格估摸二十几两。

若是在这之前,买一头骡子能把家底儿都掏的差不多,现在有了红酒和肥皂的分利,家中一下多了五百两,撇开分给三个儿子的三百两,也还有二百两。

买一头也不会伤筋动骨,裴母自然是舍得的。


    (http://wmfxsw.com/book/850539-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