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部队发口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章 部队发口粮

 

林见阳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欣慰:“你多大了?”

“刚满十八。”许青山挺首身板,“我身子结实,不怕累,也不怕脏。”

“你念过书吗?”

“识几个字。是老赵家那婶子以前在扫盲班教我的,说我脑子灵光。”他憨憨笑了一下,“不过也就会写个‘人’字、‘田’字,复杂的看不懂。”

林见阳沉吟片刻,点头:“行,从明儿起你就跟着我。咱第一件事,不是干活,是学字。”

“学字?”许青山一愣。

“你要真想脱穷,靠力气一时,靠脑子一世。”林见阳语气不重,但句句砸实在地。

“我记下了!”许青山郑重点头,“那我明天一早就来找你。”

“去吧,回家先歇着。”林见阳拍拍他肩膀,“回去时别走小路,今晚山上冷,露水重。”

“记住了。”许青山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消失在夜色中。

林见阳独自站了一会儿,望着山那边黑沉沉的一片。突然,有人从后头走近,脚步沉稳,带着点熟悉的节奏。

“林同志,还没睡啊?”

“郑书记?”林见阳转头一看,是郑绍堂。

“今儿高兴得睡不着,顺着你走的方向散散步。”郑绍堂走上前来,站在他身边,“你刚才说得对,靠大家一起干。可我这心里还是有些事放不下。”

“啥事儿?”

“粮虽然回来了,可你知道,榆树沟那边今年收成不好,林屯也有几家拖了秋收,五马屯还出了个偷粮的。咱一共就这几车,要分得公道,不容易。”

“那就照人头,定配额,能统一公开最好。”林见阳想也不想,“我当兵时,部队发口粮就这么干。每人每天定标准,不能多也不能少。”

“嗯,我也是这意思。”郑绍堂点头,“不过我怕下面有人眼红,趁乱想动歪脑筋。”

“那就得立规矩。”林见阳顿了顿,“郑书记,我想设一个巡查组,由各屯里自己选人,每天蹲粮场,记录称重、发放、流向,有问题就上报,签字画押。”

“你是想让老百姓自己盯着自己?”郑绍堂皱眉。

“不是盯,是监督。有监督的分粮,心里才服气。”林见阳说完,看向书记,“这事得您出面张罗,不能只我一个人说了算。”

“你啊,倒越说越像个干部了。”郑绍堂笑起来,“行,明儿大会我就提这事。”

林见阳却没笑,语气反而更沉:“书记,我还想问您一事——纪三那事儿,县里真能动他?”

郑绍堂顿了顿,目光转向远处黑沉沉的山林:“纪三背后有人,动他,不是不能,是得等时机。你给的线索够了,县里那边己经有动作了。”

“可他的人还在山里,有的还潜到五马屯附近。”林见阳声音低下去,“我担心他狗急跳墙。”

郑绍堂叹了一口气,低声道:“我也是。你别回头还没分完粮,人就出事了。”

两人沉默良久,只有远处传来几声狗吠和孩子的笑声。

“咱这片子,要翻身,就得有人先出头。”郑绍堂拍了拍林见阳的肩,“你己经上路了,后头的事,咱们一道顶着。”

林见阳轻轻“嗯”了一声。

第二天一早,太平公社的晒谷场上挤满了人。

临时竖起的木桌前,老会计赵世福戴着老花镜,正一笔一划地登账,旁边一张旧床单被写上“配粮公示”西个大字,下面密密麻麻写着每户人名与分配斤数。

“林见阳!”郑绍堂大声喊,“你提的‘群众监督组’,现在正式成立,来的人都站前头!”

人群中站出来几个男男女女,有的是退伍兵、有的是妇女代表,还有老知青。许青山也在人群中,一副紧张又兴奋的样子。

“从今天开始,他们负责盯粮、称重、登账,谁若敢瞒报、多领、私藏,村里一律严办,连夜送县里!”郑绍堂话音刚落,下面一片点头声。

“见阳!”一个老妇人走近,手里拿着个纸包,“你昨晚说学字的事……我孙子小顺也想学,才十一岁,你看能不能带上?”

“可以!”林见阳毫不犹豫,“只要他愿意学,来多少我都教!”

“好哇!”那老妇人眼圈一红,“我家老头子去世前就说,咱村要有念书的地儿,他地下也闭眼了。”

中午时分,第一批分粮顺利结束。

林见阳坐在晒场边,拿着半截窝窝头啃着,刚咽下一口,许青山便跑了过来:“林哥!刚有人打听你家在哪,我觉着不对劲,就悄悄跟了一下,结果……”

“结果怎么?”

“那人去了供销社背后的小棚子,还跟胡老九打招呼。”


    (http://www.wmfxsw.com/book/839320-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