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深夜来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2章 深夜来电

 

滨海城市的集训营生活,忙碌而充实。巨大的画室里,空调也驱不散油彩和松节油的浓烈气息。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画手们挥洒着才情,也碰撞着理念。

林晚很快成为焦点之一。她的基础扎实,对光影和空间的理解独特,尤其是处理宏大场景的魄力,让导师也频频点头。然而,一次双人合作创作却让她陷入了困境。

导师要求两人一组,以“碰撞与融合”为主题创作一幅综合材料作品。林晚的搭档是来自北方的张扬男生陈锐,画风狂放不羁,偏爱厚重的肌理和强烈的冲突感。而林晚的风格更偏向细腻、流动和内在张力的表达。

“你这部分太‘软’了!主题是‘碰撞’!要的是爆炸感!视觉冲击力!”陈锐指着林晚刚铺上的、带着微妙蓝色过渡的底色,不满地嚷嚷,引得周围同学侧目。他拿起刮刀,蘸了一大坨厚重的赭石混合沙砾,就要往画布上糊。

“等等!”林晚拦住他,语气冷静但坚定,“‘碰撞’不等于粗糙的物理堆砌。色彩的冲突、线条的交锋、空间的挤压,都可以是‘碰撞’。我需要这部分底色营造一种内在的张力场,你后面加入的冲突元素才能有依托,而不是淹没在混乱的肌理里。”

“依托?我看是拖后腿!”陈锐嗤之以鼻,“你们南方人就是磨叽!不敢放开手脚!艺术要的是激情!是力量!”

画室里气氛有些紧张。林晚看着陈锐手中那坨随时可能破坏她精心营造的底色的混合料,以及对方毫不掩饰的轻视,一股火气也涌了上来。但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好,你说激情和力量。那我们来谈谈伦勃朗的‘光’,卡拉瓦乔的‘暗’,看看他们的‘激情’是如何建立在极其精妙的控制力上,而不是靠堆砌材料……”

一场关于艺术理念的争论在画室一角展开。林晚引经据典,思路清晰,毫不退让。陈锐起初咄咄逼人,但在林晚冷静而专业的反驳下,气势渐渐弱了下去。最终,在导师的调解下,两人达成妥协,在保留林晚底色基调的基础上,陈锐在特定区域加入他想要的强烈肌理。

争执平息,林晚却感到一阵疲惫。她走到画室外的露台透气。远处,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阵阵轰鸣。咸湿的海风带着凉意,吹散了画室里的燥热。

她拿出手机,下意识地翻到那个熟悉的号码。集训营过半,两人只在刚到时发过简短的报平安信息。山里的信号,大概真的很差吧?

正想着,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个来自陌生座机号码的来电!

林晚的心跳莫名快了一拍,迅速接通。

“喂?”电话那头传来滋滋的电流声,信号极不稳定。

“林晚?”顾屿辰低沉微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背景里似乎还有隐约的虫鸣。

“是我!顾屿辰?你那边信号好差!”林晚握紧了手机,声音不自觉地提高。

“嗯……山顶……值班室……偷跑出来……”他的声音被电流切割得有些破碎,“你……还好吗?”

“还好,就是……刚跟人吵了一架。”林晚靠在栏杆上,看着夜色中翻涌的海浪,莫名地就把下午画室的争执和郁闷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只有滋滋的电流声和模糊的虫鸣。

“别理他。”顾屿辰的声音终于清晰了一点,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你的底色……很好。像……海。”

“像海?”林晚一愣。

“嗯。”顾屿辰的声音在电流干扰下显得有些遥远,却又异常清晰,“表面平静,底下……有力量。能……包容风暴,也能……托起星辰。”

林晚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温柔地撞了一下。所有的委屈和烦躁,在听到他这句笨拙却精准的比喻时,瞬间烟消云散。她看着眼前墨色的大海,在月光下泛着粼粼的银光,确实平静下蕴藏着无尽的力量。

“你呢?竞赛营……很累吧?”林晚轻声问。

“嗯。题难。”顾屿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很快又补充道,“但解出来的时候……很爽。像……画完最后一笔。”

信号又开始变得极差,滋滋啦啦的噪音几乎盖过了人声。

“顾屿辰?喂?听得到吗?”林晚焦急地问。

“……林晚……”他的声音断断续续,几乎被噪音淹没,“……海边……捡个……”

电话彻底断线了,只剩下忙音。

林晚握着手机,站在海风呼啸的露台上,心头却一片温软。刚才那短暂的通话,信号糟糕,内容断续,却像一剂强心针,驱散了所有的阴霾。她低头,看着露台栏杆上不知何时被海浪冲上来的一枚小小的、有着螺旋纹路的白色海螺。

她弯腰拾起它,冰凉的螺壳在掌心留下的触感。耳边仿佛还回响着他断断续续的那句:“……捡个……”

她将海螺紧紧握在手心,对着墨色的大海,无声地笑了。高二的夏天,隔着山海,信号微弱,但有些连接,从未中断。


    (http://www.wmfxsw.com/book/838983-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