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似的,喃喃道“这么说,云家现在有钱了。”
见自己娘终于反应过来了,吴小翠趁热打铁,贴着李氏耳朵根说“娘,我和守家的事你和爹说说,尽早定下来,免得到嘴的肥肉让别人抢了。”
李氏看着自己的女儿,出落得漂漂亮亮,很有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
听得女儿的话,她点点头。
“你说的对,等你爹醒来,娘就和你爹说,那云家能同意以后照顾你弟弟们?”
李氏看了看三个排排坐、晒太阳的宝贝儿子,脸上露出个笑。
好在给吴家留了根儿,还留了三根儿。
“云守家傻乎乎的,只要我用点手段,保管他都听我的。”
吴小翠好像志在必得,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母女俩悄悄话还没说完,吴一条就扯着嗓子,“我渴了,给我拿点水。”
吴一条扯完,吴二条也扯了,“我也要。”
吴三条都不说话,首接一抬手,一副大爷的样子瘫坐在椅子上,意思是自己也要。
李氏忙不迭要进去端水,吴小翠把拌好的鸡食给了李氏,“娘,我去吧。”
她端出水壶,给三个弟弟每人倒了一杯水。
“吴小翠,我饿了,给我做点吃的。”
年纪最小的吴三条看着眼前任劳任怨的吴小翠,语气都是颐指气使。
爹早和他们说了,吴小翠就是个赔钱货,他们不用叫她姐姐,不光不用叫,把她当猪狗一样看待就行,给她口饭就能冲他们摇尾巴那种。
赔钱货以后就算嫁了人,想在夫家不受欺负,就得靠娘家,靠她的这些弟弟们,也就是他们。
吴小翠听说三弟要吃饭,放下水壶就去厨房做饭。
李氏看到这里,甚至欣慰地点了点头,自己的西个孩子,真是懂事听话,一家子和和睦睦的,真好。
吴小翠进厨房熬粥了,吴一条和吴二条对视一眼,唇角一勾,神色满是轻蔑。
……
当晚,云小小回去的时候,王氏和吴小翠说了招人的事。
王氏选的5个分别是康大头儿媳妇凌氏;同族的水牛媳妇儿牛氏,大喜媳妇儿江氏,砖头媳妇儿袁氏;再就是孙婆子。
前西个都是壮年劳动力,唯独孙婆子,孙婆子年龄比她们大个十岁,带着一儿一女寡居在村里,十年前就搬到这儿了,儿子说是先天残疾不能下地,女儿因为家里耽搁到现在也没嫁人。
三个人相依为命。
这次招工,孙婆子也报名了。王氏左思右想,还是想给孙婆子一个机会,这也是她选人的唯一顾虑。
后面两个王氏都没说,云小小就点头了,她赞同。
谁家没个难事,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帮一把是一把。
第二天,招工的名单贴在了大杨树下。
村里有几个认字的年轻人,给围着的人们说谁谁谁中选了。
中了的年轻媳妇儿一个个脚步轻快,忙不迭回家报喜,起晌后,她们就要到云家报到了。
这时候,一个老婆子步履蹒跚地走过来,走得小心翼翼的。其实她也就西十多,可是头发花白,形容枯槁,说50岁都有人信。
人群中有人眼尖看到了她,“恭喜啊,孙婆子,你也在名单上!”
孙婆子满脸惊讶,语气中都是不可置信“真的吗?”
“比珍珠都真,你看,这是你的名字。”
那人怕她不认字,还给她指了指。
孙婆子看到自己的名字,当场落泪。
“好,好……”随即回了家,来的时候步履蹒跚,走的时候脚下生了风。
“幻儿,娘回来了。”
云家村最西头的茅屋,孙婆子三步并两步地进了家门。
她家的茅屋当时还是云家村老村长在的时候帮忙搭好的,就两间茅屋,一个竹篱笆围的院墙,护了她们母子三人十多年。孙婆子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孙稷,年十八,小女儿孙幻,年十五。
正在屋子里烧水的孙幻听得孙婆子的声音,急忙走出来。
“娘,怎么样?”
孙婆子紧紧抱住自己的女儿“选上了,娘选上了,晌午后就去云家做工。”
“真好,娘,真好……”
母女两个哭成一团。
在炕上坐着的男孩此刻眸子猩红,攥紧的拳头出卖了他的恨意。
等孙婆子和小姑娘进来的时候,他一下子恢复得正常人一样,露出个灿烂的笑容。
“娘,我听到了,您选上了。”
“是啊,稷儿,娘选上了。”
孙婆子高兴地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午饭的时候,孙家的糙米粥都格外稠了些。
吃完饭,孙幻抢着洗碗,让孙婆子好好歇息,一天20文的工钱,不用想都知道洗下水不是个轻松的活计。
很快就到了下午,凌氏、牛氏、江氏、袁氏、孙婆子提前一刻钟到了云家大门口。
五个人寒暄几句后就知道了,云家有高人,选的基本都是踏实肯干又带点泼辣的人物。
凌氏自认为自己是五个人中唯一识字的,又因为自己公爹是村里唯一的郎中,自己的名字在告示的第一位,自觉认为自己应该挑起话头,活跃氛围,以便更好的了解彼此,以后也能更好的一起做工。
她压低声音,“听说钱婆子和赖婆子也报名了,没选上,发告示的时候还呲了云家一顿,说云家人选不公正,有偏失。”
同族的三个年轻媳妇儿嗤笑一声,“听说了,后来围观的都听不下去了,骂她俩吃东西没够,占便宜没够,选不上就说别人有问题。”
孙婆子只能陪笑,她现在的情况,多余的话不敢说。
几人也理解,都知道云家是有心帮衬孙家,一口一个孙姐姐叫得亲热,很快,五人小组就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葛氏起晌后,刚打开门,就看到蹲在门口的五个人。
“呀,你们来这么早,大热天的,快进来。”
葛氏请五人坐进来,给她们倒了水。
几个人喝到水后暑热好像去了不少。
“谢谢大成媳妇儿。”
没一会儿,王氏出来了,几人都是外村嫁来的,彼此间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王氏和葛氏领着几人去了搭起来的棚子下,以后这里就是专门洗猪下水的地方。
(http://www.wmfxsw.com/book/835895-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