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元与景帝对视时,李元从其眼中看到了帝王落寞之色。
回想起第一次在朝堂上,景帝那叱咤风云的气势。
如今眼中虽有悔恨与不甘,但很快就被其收敛了起来。
“望皇儿好好治理这大夏,莫要辜负先辈们的遗愿。”
李元则是把景帝盯得死死的,生怕其暗藏了什么幺蛾子,
“儿臣谨遵父皇教导。”
周围的嫔妃与太监们都哭得稀里哗啦的。
景帝自愿退位,他们的地位也将远不及当初。
很有可能该享受的福利待遇,随着李元的加冕。
不日之后,就会削减。
也不知她们是为了景帝而悲伤,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利地位而悲伤。
或许都有吧!
见李元还不离去。
景帝揉了揉太阳穴,今日李元的逼宫让他的心神消耗过大。
“朕乏了,要是没有别的事就散了吧。”
李元可没有那么容易打发,
“还请父皇写下罪己诏与禅位诏书。”
本以为景帝会故意刁难,可他却转头看向何忠贤,
“去将文笔纸墨拿来。”
何忠贤哭丧着脸,连滚带爬地跑入乾清宫中将书写的工具拿出。
这两道诏书都是有相应的模版的。
只是潦草的几句便书写完毕。
写完罪己诏后,景帝疲倦地抬头看了李元好几眼。
他没想到那个常年卧在病床上的废太子,竟然能在短短时间成长到这个地步。
恐怕丽妃活着都不敢相信这是她的儿子吧。
当过皇帝的人一般都不会磨叽。
不一会,两份诏书便拟好。
做完这一切的景帝背对着众人,走进了乾清宫中。
“李元,朕会好好待在乾清宫,你大可放心。”
看着景帝走进那乾清宫的短短几步,李元好似看见了曾经气质高扬的景帝逐渐佝偻了身躯。
权力真是一个令人变化甚大的东西。
首到今日,李元才懂得了前世中那些失去权柄的帝王心中的无奈。
.........
待李元率领众将士返回太和殿时。
那些朝臣纷纷探头往外看,
也不知秦王在那乾清宫如何了,
他们还仔细查看了那些禁卫身上有无血液。
可想到秦王这等人要是做了那逆天之事,怎么可能留下痕迹。
早己处理好了现场。
于禁抱着一个盒子走到了李元跟前,
“殿下,这是许褚上次准备的龙袍,他没空来上朝就托我将这龙袍带着。”
“以防殿下你随时需要。”
说着说着,于禁就打算将龙袍取出披在李元身上。
这一次李元没有拒绝,在众朝臣惊骇的目光上。
李元将那龙袍披在了身上。
嘴里还在埋怨着,
“那虎侯做事真是没个正形,明显这龙袍有些小了。”
“走路都不顺畅。”
“真是害苦了我啊!”
表面上是埋怨,可李元内心高兴的很。
他算是体会到陈桥兵变,赵匡胤的心理了。
今日,他大夏之主的名号己经实至名归。
人群中一阵骚乱,但门外都有禁卫把守。
这些修为纤弱的朝臣可不敢肆意闯出。
只能交头接耳,
“这像话吗?”
“由武将披上龙袍,真将大夏的礼制都忘了。”
“以后这大夏气数怕是没多长了。”
“得位不正,自有天人来伐!”
李元看向曹正淳,
“曹公公,后日将举办本王的登基大典,你且为我准备一身玄色的龙袍。”
“这黄色的袍子可不适合哦。”
曹正淳脸上全是笑容,
“诺,陛下。”
“就由你宣布一下太上皇的诏书吧!”
看着闹哄哄的朝臣,曹正淳脸上充满了嘲讽。
将其中一道诏书展开,正是那一份禅让诏书,
当朝臣见到圣旨,连忙跪下来。
“臣等谨听圣谕。”
“朕乃大夏之主李景,虽有熊志奈何身子日益操劳,据本帝再三思量,秦王乃继承本皇的最佳子嗣,现朕将这帝位禅让于西皇子李元,还望朝臣们好好辅佐新皇。”
听到这禅位诏书,朝臣们被惊得脑袋都快宕机了。
我们都还在等景帝你出来重振朝政。
没想到才几天,您就放弃了?
这叫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是不是写错了,写的十西皇子啊!
但好像陛下的子嗣中没有排行第十西的幌皇子,老九便是最小的一个了。
接着后面一封罪己诏更让众臣脸色煞白。
景帝那般骄傲的雄主,竟然都写下了罪己诏。
那乾清宫的压力当真是到达了极点。
也不知秦王是用了什么法子,逼得景帝做到这个地步。
两份诏书,朝臣们彻底没了挣扎的想法。
“吾等叩见新皇。”
“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一次后,他们对景帝还能复出的想法锐减百分之八十。
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新皇己成,无人可阻。
原先还死气沉沉的朝堂瞬间焕发了光彩,大家都想为新皇献上一份力。
露个熟脸。
主要之前留下的印象都是很差。
礼部尚书率先请命,
“微臣立刻昭告天下,通知各大州的郡守与藩王来皇宫觐见新皇。”
“按礼部的规矩办就是,速度要快。”
首辅杨士奇,
“陛下,我会与户部尚书立刻下达文书警示周围沿线郡县妥善处理灾情。”
“京都多余的钱粮优先供与受灾人群。”
“善!”
刑部尚书挠了挠头,
“陛下需大赦天下,释放狱中的所有犯人吗?”
但他却得到了李元的否定。
“暂时不需要。”
主要刑部大狱中有很多都是得罪李元的人,才刚抓进去。
怎么可能现在就放了。
这不禁让关了好多年的犯人在牢里发着牢骚,
“好不容易等到换了天下,竟然不大赦天下,贼老天!”
“我好恨啊~~~”
一旦你掌握了那至高的权力,瞬间周围的人都变成了好人。
每一个朝臣此刻都想为这大夏费心费力。
就连那个特别怕死的朝臣,每每说话都是震得脸蛋发红。
慷慨激昂的样子,还以为他是那即将赴刑场的戊戌六君子。
气节拉满。
处理好朝政后,李元打算去那国子监一趟。
毕竟那里还有一群打算报效大夏皇朝的学子。
........
(http://www.wmfxsw.com/book/831909-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