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国子监劝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国子监劝学

 

夜晚时节,李元等人在房间里开起了茶炉会议。

贾诩就像一个记账的文书,询问着京都的时局与众人知晓的事件、人物。

看着贾诩正在空白的纸张上,书写着各个势力的脉络关系。

李元感叹道,有个智囊团队能够方便很多事。

事后,贾诩还向李元支取了部分银两,用于打探一些特有的情报。

还有就是其独特的手段,培养一些线人。

开口便是3000两,李元也没有不舍得,不假思索就将银票交予在了贾诩的手中。

看见李元如此大方,许诸也有些不好意思道,

“殿下,我也需要部分钱财组建虎卫军。”

可却被于禁所制止,

“虎侯,当前募兵可不是一件好事,等咱们一行人站稳了跟脚后,再行那募兵之事未尝不可。”

许诸脸上流落出一丝失望。

李元内心何尝不想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只可惜现在囊中羞涩。

养活一支军队的钱,可远远不是几千两银票能够应付得了的。

到时候得找点赚钱的路子才行。

只能拍了拍许诸的肩膀,

“放心,总有一天我会让虎侯你执掌一支精兵的。”

许诸这才露出微笑,

“主公所言,绝无虚言!”

..........

一处戒备森严的庄院中,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向漆黑的房间禀告着,

“主人,血煞被那太子李元的手下当街斩杀。”

“随行的血刀门帮众也一并死亡,尸首都在顺天府衙,无一人生还。”

黑暗中,黑影发出嘶哑、冰冷的声响,

“想不到那李元背后竟然还有势力扶持,本想让这李元做我的傀儡。”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一名二品境的下属,就这样折损在那西坊街市。”

“从今日起,你先收缩血刀门势力,那李元暂时不要去惊动了,否则激怒了景帝那个老东西,咱们的藏身之所怕是又要换了。”

“到时候,由我去会一会这杀我手下的病太子,看看他背后到底是何人撑腰!”

“既然诚心邀请你来见面,你不来,那么到时候我来见你时,你可要承受得住折磨。”

翌日,李元与许诸一同前去国子监学习。

主要是昨日发生了血刀门的人员找茬,许诸担心于禁可能应付不了那血刀门的门主。

便做起了李元的专属护卫。

于禁与邓通等人则在贾诩的安排下,在做一些隐秘的地下工作。

大夏皇朝的国子监,是为朝堂输送人才的重要来源之地。

作为国子监的学生,那是文武皆得学。

毕业时,会根据文武的侧重,安排官职。

大多都是从基层做起,但升迁极快,是一股不可小觑之力。

文以治国、策论、修身为主要内容。

武则较为纯粹了,讲解的全是战斗技巧,这里更多是看重天赋与毅力,训练占据了武院大部分时间。

国子监所在的区域位于西南坊,这里地势较平整,十分有利于训练科目的开展。

随着近些年国子监的壮大,周围的坊市也多了不少。

打着卖餐饮的招牌,实则是在售卖考试资料。

想从国子监毕业,那最后的考试可是拦住了不少人。

据说里面最大的一位学长,可是留级了9年。

九次毕业考试都没有通过,今年是他最有希望的一年。

当李元与许诸到达国子监大门时,才发现里面的环境果然不一般。

西处都是茂盛的松柏屹立其中。

门口的门匾书写着:求学者,进。杂念者,退!

事前,李元来此求学是受到了景帝的特许。

所以没有受到任何阻止便入了国子监,毕竟皇权在这里依旧是最大的特权。

一旁带路的门人看向李元,

“太子,还请加快脚步,书院今日的早课快要开始了。”

微微躬身的礼仪,并没有过多谄媚。

这就是最高学府的影响吗!

许诸属于陪同之人,被请到了专门的休息场地看花赏青。

李元则跟随着引路之人,来到了书堂。

陆陆续续都有人员经过,看到李元这个陌生面孔。

有人窃窃私语道,

“新来的这人是谁啊?现在不是己经过了招生的时间吗?”

“你昨日上课时莫不是在做梦,老夫子说了,太子李元会来国子监与咱们一同学习。”

“啊!竟然是太子。”

“太子又如何,来到这国子监都是与我们一样的学子,更何况他在朝堂之上的那些言论,简首有辱斯文。”

“好了好了,先别说了,等下迟到了!”

当李元进入书堂后,才发现大部分国子监的学生都选择的后座。

反倒是第一排的学生寥寥无几。

前世读书的他,也喜欢坐后面,总觉得远离老师会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如今重活一世,他倒要看看这国子监的老师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会不会是那种电视上的沽名钓誉、只会摇头之辈。

随即坐在了第一排,身旁还有一位正在默念背书的男子。

见有人坐在自己身旁,这男子一阵诧异,

“太子,你也喜欢坐第一排?”

李元笑了笑,

“还行,不知同学如何称谓?”

男子拱了拱手,笑道,

“在下是文徽明,请多多指教。”

随后后座的学生们看着李元与文徽明多为亲近,纷纷嘲笑道,

“太子殿下,你身旁之人可是九次考试都没通过的狠人,论资历咱们都得叫他一声九哥!”

听到别人的嘲笑声,文徽明并没有生气。

反而平和地向李元解释道,

“小生在学习上过于愚钝,引得一众同学给我取了个老九的诨号。”

“但今年,我绝对能从国子监毕业!”

看着这家伙始终微笑的脸庞,李元顿感这家伙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真的强。

不免有些佩服。

不多时,

当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华发老者走进门时,众人齐声喊道,

“陈夫子,好!”

“坐!”

眼见李元就坐在自己跟前,陈夫子并没有露出额外的目光。

随口便开始了授课,

“今日,咱们讲讲大夏皇朝的历程与政策的变化。”

........

由于是早上,刚开始满屋子的人都在认真听讲。

可不到十分钟,后座的学生就开始昏昏欲睡了。

对于历史这个东西,反倒是李元在这个世界缺少的东西,多听听这些老辈子的讲解。

还真是收益颇多,又能提供不少信息给贾诩。

半个小时过去,除了李元与部分学生还在听讲,其余都尽数投降趴在桌上。

就连文徽明这家伙都在拿着笔,开始胡乱在纸张上划东西了。

(学生时代的你们,会不会发现书本上有些图案不认识呢?这好像不是自己写的笔记.......)


    (http://www.wmfxsw.com/book/831909-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