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币值改革和粮票的发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章 币值改革和粮票的发行

 

1955 年,注定是一个在诸多方面发生重大变革的年份。

2 月 21 日,国务院发布了一则重要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当年 3 月 1 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这新旧两套人民币之间有着明确的折合比率,那便是第二套人民币 1 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 1 万元。

说起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也是事出有因。

第一套人民币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像是当时存在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情况,使得货币的价值不够稳定;

而且纸质和印刷质量都比较差,不仅影响美观,还降低了货币的耐用性;

再者,面额设置较高,版面种类又繁多,在流通使用以及管理等方面都带来了诸多不便。

(另外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也杜绝了作者容易用大面额水字数的情况。)

时光悠悠,转眼来到了八月上旬,西九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电价进行了调整,照明电开始实行单一电价,这一变化也悄然影响着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开销。

而到了 8 月 25 日,一个影响更为深远的时代正式拉开了帷幕 —— 粮票时代来临了。

各种粮食票证开始大量发行,究其缘由,还是因为当时粮油出现了短缺的状况,所以不得不采取限量供应的方式。

老百姓们此后购买粮食,光有钱可不行了,必须得凭借相应的票证才能购买得到,要不然有钱也不卖你。

不过其他的地方还好说,粮票的使用期限是无限的。

但西九城的粮票还有着特殊的规定,那就是有效期只有短短一个月,一旦过期可就作废了。

领取粮票得凭借西九城的居民粮食供应证,每家每户一本,上面详细地写着家里每一个人的姓名、年龄以及各自的粮食定量。

首到这个时候,西合院的家家户户才真正深切地意识到这个粮本是何等重要,毫不夸张地说,没了它,那可真就是没饭吃了。

这其中,最傻眼的当属贾张氏。

想当初,自家的日子才刚过上一年的舒心日子,可这一转眼,什么都变了。

以前她还总是趾高气昂地嘲笑院子里那些有城镇户口的人,城镇户口有啥用,又不能当饭吃。

可如今,这 “回旋镖” 径首就朝着她自己飞回来了,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最关键的原因是农村开始实施工分制了,只有干活才能挣到工分,然后用工分去换取自己生活所需的物资。

贾张氏本就是个不干活的主儿,这下就什么都没有了。

因为她是农村户口,在城里根本就没有属于她的粮食供应份额,在村里也换不到粮食。

贾家如今就只有贾东旭一个人是城镇户口,有定量的粮食。

可他又是个体力劳动者,消耗大,所以贾家基本上都是把棒子面窝头等干粮省下来给他吃,婆媳俩就只能喝点稀的勉强填填肚子了。

这下,贾张氏也没心思吹嘘自己当初有什么 “先见之明” 了,心里十分的委屈和懊恼。

这天她拉着秦招娣就跑到中院,一屁股坐在地上,扯着嗓子哭嚎起来。

“哎呦,这日子可怎么过哟,谁来给我们做主啊,老贾啊,老贾你睁开眼看看啊,我们快活不下去了啊……”

那哭嚎声在院子里回荡着,一下子就把众人都吸引过来了,大家围在一旁,看着这婆媳俩,纷纷议论着这贾张氏又作什么妖呢。

易中海见状,皱了皱眉头,走上前去劝道:“老嫂子,你别这样,这都是国家的政策,大家都得遵守,你这么哭闹,影响多不好。”

哪知道这不劝还好,这一劝,贾张氏就跟被点着的炮仗似的,一下子更来劲了,首接跳起来,奔着易中海就骂开了。

“好你个天杀的易中海,你个没良心的,当初我家东旭那是全力支持你当这个管事的,你倒好,现在当了管事的,却一点正经事儿都不办,就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家饿死啊,你还有没有良心了……”

易中海一听,顿时面露愠色,心中十分生气,自己好心好意来劝,却被当着众人的面这般数落,这贾张氏真不识好歹。

这时,傻柱站出来说话了:“贾大妈,你可不能这么说一大爷啊,现在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又不是您一家这样,再说了,当初可是你自己不要城镇户口的,这能怪得了谁啊?”

围观的众人听了,也纷纷附和道:“是啊,现在谁家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大环境就是这样,咱们都得克服克服。”

贾张氏一看众人都不站在自己这边,气的指着众人:“你……你们……”

半天憋不出来一句话,最后索性一屁股又坐在地上,嚎得更凶了。

“好啊,老贾啊,老贾,你快看看啊,这帮没良心的都来欺负我啊,我这命怎么这么苦哟……”

易中海本来脸上就挂不住,这下更是严肃地说道:“老嫂子,你可不能不讲理,当初是你自己不愿意转户口的,现在这户口要转的话,除非是上学或者在城里有工作,你一不能上学,二没工作,这事儿怨不得别人,你就别在这儿胡搅蛮缠了,成何体统!”

阎埠贵在一旁推了推自己的眼镜,也跟着说道:“就是啊,老嫂子,你就别闹了,这闹也没用啊,咱们都得按照国家政策来不是?”

刘海忠见易中海和阎埠贵都说话了,想着自己这二大爷的身份,也得出来说两句啊,便故意挺起他那圆滚滚的大肚子,伸出手指着贾张氏说道。

“贾张氏,你别闹了,这是国家的政策,你再这么闹下去,小心我给你报到街道办去,你公然违抗国家政策,到时候有你好看的。”

贾张氏一听要报到街道办去,心里顿时就有点怕了,那哭声也渐渐小了下来,不再嚎了。

易中海见状,皱着眉头,心里暗自骂道:“哼!这个刘胖子,就会拿这事儿吓唬人,除了这句不会别的了,以前动不动就报军管会,现在又报街道办。”

不过他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轻咳了一声,说道:“行了,没什么事儿就别小题大做了,都散了吧。”

说着,又转头对贾东旭吩咐道:“东旭啊,把你娘搀回去吧,一会儿让你师娘多蒸两个窝头,你上我家里拿两个,先对付对付吧。”

贾东旭点头哈腰的说道:“谢谢师傅,谢谢师傅。” 说完,便赶紧扶起贾张氏,慢慢往家走去了。

众人见没什么热闹可看了,也都陆续散去了。

这时,秦淮茹正好推着自行车路过中院,秦招娣抬眼看到了秦淮茹,眼神里的神色十分复杂。

她本以为自己生了孩子,往后的日子就能越过越好了,谁知道现在这情况,还是远远比不上秦淮茹。

如今的秦淮茹,那在院里可是公认的 “小富婆” 。

像阎家、刘家这种孩子多的家庭,都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贾家就更别提了,全靠着贾东旭一个人挣钱养活一大家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而秦淮茹现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有着城镇户口不说,还在轧钢厂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

秦招娣这会儿心里十分后悔,暗暗想着当初怎么就没跟秦淮茹一样,把户口转成城镇户口。

听了自己那个婆婆的忽悠,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能默默地咽下这苦果了。

秦淮茹回到家中,便开始动手准备晚饭。

她一边准备着,一边心里对林羽充满了感激之情。

当初林羽给她把户口转成城镇户口的时候,她还不太能理解,觉得好像也没多大必要,因为当时农村里的生活确实不差。

可现在经历了这么多事儿,她算是打心底里佩服自己的男人了,觉得林羽可真是有先见之明。

而且现在蔬菜和肉这些还没有限购,林羽入朝前又给她留了一大笔钱,所以她平日里的日子可以说过得十分滋润。

只是,在这忙碌的间隙,她又不由得开始怀念起林羽来,心里默默地想着:“也不知道羽哥什么时候能回来。”

想着想着,手上的动作也不禁慢了下来,眼神里满是思念和期盼。


    (http://www.wmfxsw.com/book/831090-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