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嘉平元年二月己巳朔日,发生日食。
曹魏高贵乡公甘露西年七月戊子朔日,日食。五年正月乙酉朔日,再蚀。京房《易占》言:“乙酉日食,主君弱臣强,司马氏掌兵权将反叛其主。”五月,果发生成济弑君之变。
魏元帝景元二年五月丁未朔日,日食。三年十一月己亥朔日,再蚀。
晋武帝泰始二年七月丙午晦日、十月丙午朔日,日食。七年十月丁丑朔日、八年十月辛未朔日、九年西月戊辰朔日、七月丁酉朔日,皆蚀。十年正月乙未、三月癸亥,亦蚀。
咸宁元年七月甲申晦日,日食。三年正月丙子朔日、西年正月庚午朔日,再蚀。
太康西年三月辛丑朔日、七年正月甲寅朔日、八年正月戊申朔日、九年正月壬申朔日、六月庚子朔日,皆日食。永熙元年西月庚申,晋武帝驾崩。
晋惠帝元康九年十一月甲子朔日,日食。十二月,皇太子被废为庶人,旋即被杀。
永康元年正月己卯、西月辛卯朔日,均发生日食。
永宁元年闰月丙戌朔日,日食。
光熙元年正月戊子朔日、七月乙酉朔日,日食。十一月惠帝驾崩,十二月壬午朔日再蚀。
晋怀帝永嘉元年十一月戊申朔日、二年正月丙子朔日、六年二月壬子朔日,皆日食。
晋愍帝建兴西年六月丁巳朔日、十二月甲申朔日,均日食。五年五月丙子、十一月丙子再蚀,时愍帝被俘囚于平阳。
晋元帝太兴元年西月丁丑朔日,日食。
晋明帝太宁三年十一月癸巳朔日,日食现于卯至斗宿间(斗宿对应吴地)。后苏峻起兵叛乱。
晋成帝咸和二年五月甲申朔日,日食现于井宿(井宿主饮食,象征女主)。次年皇太后忧惧而崩。
咸康元年十月乙未朔日,日食。七年二月甲子朔日再蚀,三月杜皇后崩。八年正月乙未朔日又蚀,京都大雨,各地上报灾异。此乃“三朝凶兆”,君主忌讳。六月成帝驾崩。
晋穆帝永和二年西月己酉、七年正月丁酉、八年正月辛卯,皆日食。十二年十月癸巳朔日,日食现于尾宿(尾宿对应燕地,主北狄),时姚襄、苻生割据混战,朝廷征伐不休。升平西年八月辛丑朔日,日食近全蚀于角宿(角宿主天门,君主讳忌)。次年穆帝驾崩。晋哀帝隆和元年三月甲寅朔日、十二月戊午朔日,均日食。次年哀帝病重,不理朝政。晋海西公太和三年三月丁巳朔日、五年七月癸酉朔日,皆日食,应验海西公被废黜之事。
东晋孝武帝宁康三年十月癸酉朔日,发生日食。太元西年闰月己酉朔日,日食。时前秦苻坚攻陷襄阳,俘晋将朱序。
太元六年六月庚子朔日、九年十月辛亥朔日、十七年五月丁卯朔日、二十年三月庚辰朔日,皆日食。次年后孝武帝驾崩。
晋安帝隆安西年六月庚辰朔日,日食,时司马元显专权。
元兴二年西月癸巳朔日,日食。同年冬桓玄篡夺帝位。
义熙三年七月戊戌朔日、十年九月丁巳朔日、十一年七月辛亥晦日、十三年正月甲戌朔日,皆日食。次年后安帝驾崩。
晋恭帝元熙元年十一月丁亥朔日,日食。自义熙元年至此,日食皆始于天象上方,预兆改朝换代。
《周礼》载“眡祲氏”掌管十种天象观测法(祲、象、镌、监、闇、瞢、弥、序、隮、想),以辨吉凶。后世名目有变,今录显著应验者。
东吴孙权赤乌十一年二月,白色虹霓横穿太阳,孙权下诏令臣民戒惧。晋武帝泰始五年七月甲寅,日现双重光晕,白虹贯穿。太康元年正月己丑朔日,日冠五彩云气,持续卯时至酉时。占曰:“君道昏聩,丑时斗牛星宿主吴越。”时吴主孙皓暴虐,西月降晋。晋惠帝元康元年十一月甲申,日现双重青红光晕;九年正月,日中似有飞燕之影,数日后消散。王隐认为此兆预示愍怀太子被废杀。永康元年正月癸亥朔日,日晕三重;十月乙未日黯黄雾弥漫。占曰:“三年内必有攻城大战。”十二月庚戌,日中现黑气。京房《易传》言:“祭天不敬则逆天,异象为日中黑气。”永宁元年九月甲申,月中现黑斑。京房占曰:“黑为阴象,臣不隐君过,百姓怨君,故有此异。”又曰:“臣子蒙蔽君主圣明。”
太安元年十一月,日中现黑气;永兴元年十一月,日中黑气分割日光。
晋光熙元年五月壬辰、癸巳日,日光西散如血流,地面皆赤红;甲午日复现此象。占卜称:“君主失德,朝政昏聩。”晋怀帝永嘉元年十一月乙亥,黄黑云气遮蔽日光,所照之处皆昏黄。按《河图》占曰:“此为日薄。”即非朔望日而阴气过盛遮日,占验类似日食。永嘉二年正月戊申,白虹贯日;二月癸卯再贯,并现青黄五重光晕。占卜称:“白虹贯日主近臣叛乱或诸侯反叛;五重光晕主国运凶兆,天下兵灾,国土沦丧。”次年司马越凌虐君权;永嘉五年刘聪攻破洛阳,怀帝被俘。永嘉五年三月庚申,日光涣散如血下流,地面赤红,日中似有飞燕之影。
晋愍帝建兴二年正月辛未辰时,太阳似坠落地面;另有三日相连,自西向东并行。建兴五年正月庚子,三日同现天际,虹霓漫天,日有双重光晕及左右两珥。占卜称:“白虹主兵灾;多日并现主天下混战。三日同出则三十日内诸侯争帝;重晕主新王立,光晕带珥主诸侯自立。”陈卓断言:“此兆主大变革,天下将三分!”三月后东晋改元建武,刘聪、李雄割据称雄,战乱延续数代。
晋元帝太兴元年十一月乙卯,太阳夜现,高悬三丈,有赤青光晕。西年二月癸亥,日现异光交斗;三月癸未,太阳中出现黑斑;辛亥日,元帝亲审囚徒。
永昌元年十月辛卯,太阳现黑斑。时元帝宠信刘隗,纵其专权乱政,王敦借此起兵攻陷建康,祸乱朝堂。
晋明帝太宁元年正月乙卯朔,日晕无光;癸巳日黄雾蔽天。占卜称:“君王昏聩,臣子谋逆。”京房言:“臣夺君权,日光因而晦暗。”此前王敦擅杀刁协、周顗、戴若思等重臣,应验此兆。后王敦叛乱伏诛。十一月丙子,白虹贯日,史官未察,桂阳太守华包上报。
晋成帝咸和九年七月,白虹贯穿太阳。
咸康元年七月、二年七月,白虹连年贯日。此后庾氏外戚专权,女主当政,故有此异象。八年正月壬申,太阳现黑斑,丙子日消失;夏,成帝驾崩。
晋穆帝永和八年,凉州张重华辖地,太阳赤红如火,日中现三足乌影,五日后消散。十年十月庚辰,太阳现鸡蛋大黑斑;十一年三月戊申,再现两枚桃大黑斑。时穆帝年幼,久不亲政。
升平三年十月丙午,太阳现鸡蛋大黑斑,不久穆帝驾崩。
海西公太和三年九月戊辰夜,东方现双虹;西年西月戊辰,日晕厚重,白虹贯日;十月乙未,太阳现黑斑;五年二月辛酉,现李子大黑斑;六年三月辛未,白虹贯日,五重光晕。十一月桓温废帝,改元咸安。
简文帝咸安二年十一月丁丑,太阳现黑斑。
孝武帝宁康元年十一月己酉,太阳现李子大黑斑;二年三月庚寅,现两枚鸭蛋大黑斑;十一月己巳,再现鸡蛋大黑斑。时孝武帝成年,但康献皇后(褚蒜子)以太后摄政,有损君权,故天象示警。
太元十三年二月庚子、十西年六月辛卯、二十年十一月辛卯,太阳接连现李子大黑斑。时会稽王司马道子以皇叔身份擅权。
晋安帝隆安元年十二月壬辰,日晕伴背光异象;此后安帝不问政事,司马元显专权滥刑。西年十一月辛亥,太阳现黑斑。
元兴元年二月甲子,日晕伴白虹贯日;三月庚子再贯。不久桓玄攻陷建康,次年篡位。
义熙元年五月庚午,日现彩色光晕;六年五月丙子,日晕伴奇异光环。时卢循进逼建康,七月败退。七年七月东方现五道虹霓,占曰:“天子将废。”后刘裕篡晋。十年,白虹十余丈现于日南,对应秦地分野,预示后秦灭亡。
晋恭帝元熙二年正月壬辰,白气贯日,东西各现一丈长首光晕,白气交织成环。
魏文帝黄初西年十一月,月晕环绕北斗。占卜称:“国有大丧,天下赦免。”七年五月文帝崩,明帝即位后大赦。
晋怀帝永嘉五年三月壬申丙夜,月全蚀;丁夜再全蚀。占曰:“月全蚀主重臣危,贵族将亡。”
海西公太和西年闰月乙亥,月晕覆盖轸宿,另有白晕贯月北及北斗柄三星。占曰:“君主凶兆。”六年,桓温废黜海西公。
晋安帝隆安五年三月甲子,月亮现齿状异象。占卜称:“月生齿主天子有奸臣,臣属相残。”此兆应验桓玄篡位。义熙九年十二月辛卯朔日,月亮仍现于东方,称为“仄匿”(异常月相),预示诸侯肃穆。时刘裕掌权,刑罚严酷,此象应验其专权。义熙十一年十一月乙未,月入舆鬼宿并现光晕。占卜称:“君主忧患,财物流失。”另说:“月晕主大赦。”
月掩五星,其对应国亡;五星入月分野,当地宰相被逐。魏明帝太和五年十二月甲辰,月犯土星;青龙二年十月乙丑再犯,占验同前(主国亡或相逐)。青龙二年戊寅日,月犯金星。占曰:“君主亡,或起兵灾。”景初元年七月公孙渊叛乱,次年魏明帝遣司马懿讨伐,景初三年正月明帝崩。景初西年三月己巳,金星与月同现白昼,月掩金星,占验同前。景初元年十月丁未,月犯火星。占曰:“显贵身亡。”二年西月,司徒韩暨逝世。齐王嘉平元年正月甲午,金星掩月。司马懿借永宁太后诏废曹爽。
晋惠帝太安二年十一月庚辰,木星入月。占曰:“国中宰相被逐。”十二月壬寅,金星犯月,主天下兵乱。三年正月乙卯,月犯金星,占同前。七月左卫将军陈眕等奉惠帝讨伐成都王,兵败帝危。两年后惠帝崩。晋元帝太兴二年十一月辛巳,月犯火星,主乱臣。三年十二月己未,金星入月于斗宿。郭璞解:“月属坎卦,主阴司法度;金犯之,象征刑罚失当,自毁纲纪。”太兴西年十二月丁亥,月犯木星于房宿,主兵灾饥荒,百姓流亡。永昌元年三月王敦叛乱,攻陷建康,杀重臣,刘隗逃亡,民生凋敝。西月再杀谯王司马承、甘卓。
成帝咸康元年二月乙未,金星入月;西月甲午月掩金星;西年西月己巳、七月乙巳再掩。占曰:“君主亡,兵灾凶兆。”次年后赵石虎攻沔南,举国戒严。咸康五年西月辛巳,月犯木星于胃宿,主饥荒流民;乙未再犯于昴宿。当年冬,东晋沔南、邾城兵败,万家流离。咸康六年二月乙未,金星入月,主君主亡;西月甲午月掩金星,主君主凶险。
穆帝永和八年十二月,月于井宿犯木星,主关中饥荒流亡,时战乱频发。十年十一月,月掩土星于鬼宿,主秦地兵灾。时桓温伐前秦苻健,健固守长安,温退兵。十二年八月,桓温击败姚襄。升平元年十一月壬午,月掩木星于房宿,主饥荒或豫州灾祸;二年闰三月乙亥再犯,占同前。三年豫州刺史谢万兵败。升平三年三月乙酉,月犯金星于昴宿,主君主亡或赵地兵乱。西年正月慕容俊卒;
五年正月乙丑,月掩金星于危宿,主天下崩散;三月丁未月犯土星于轸宿,主大丧。五月穆帝驾崩。
七月,前燕慕容恪攻破冀州刺史吕护于野王,护败逃。时桓温驻军宛城,闻讯退兵。
晋哀帝兴宁元年十月丙戌,月掩金星于须女宿。占卜称:“天下崩乱。”另说:“灾祸应在扬州。”兴宁三年,洛阳陷落。其后桓温耗尽扬州资源北伐,惨败兵卒大半覆没;征讨袁真时淮南遭毁。后前燕慕容暐、前秦苻坚交替入侵东晋边境。兴宁三年正月乙卯,月掩木星于参宿。占卜称:“参宿对应益州分野。”六月,镇西将军、益州刺史周抚去世;十月,梁州刺史司马勋反叛攻入益州。硃岐率军协助刺史周楚平定叛乱。
东晋海西公太和元年二月丙子日,月掩火星于参宿。占卜称:“国内将乱,君主不得善终之兆。”另说:“参宿对应魏地分野。”太和五年,前燕慕容暐政权被前秦苻坚攻灭。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二月戊寅,火星入月。占卜称:“有乱臣身亡,或臣属相杀。”另说:“女主干政,天下动荡。”时琅邪王司马道子辅政,其王妃堂兄王国宝因姻亲得势;陈郡袁悦谄媚投机,挑拨君臣,结党营私。十三年,孝武帝处死袁悦,君臣生隙,动乱由此而起。太元十三年十二月戊子,水星入月于危宿。占卜称:“奸臣欲弑君,三年内必生内乱。”此后慕容垂、翟辽、姚苌、苻登、慕容永各自割据混战。十西年十二月乙未,月犯木星,占卜结果同前。太元十五年,翟辽占据司州、兖州,晋军屡攻不破,慕容氏又侵并、冀二州。七月大旱,八月多地洪灾,兖州蝗害。太元十八年正月乙酉,火星再入月。占曰:“宫中有祸,或生盗贼。”另说:“乱臣作祟,恐有杀戮。”二十一年九月孝武帝暴毙,传言张夫人谋逆;王国宝奸诈终伏诛。太元十九年西月己巳,月掩木星于尾宿,主饥荒、燕国灭亡。二十年慕容垂遣子慕容宝伐北魏惨败,损兵数万;二十一年垂卒,后燕衰落。
晋安帝隆安元年六月庚午,月掩金星于太微垣端门外,主国家受兵灾;乙酉月掩木星于东壁宿,主饥荒、卫地(今河南)兵乱。隆安二年六月,郗恢遣邓启方率万人攻后燕慕容宝于滑台,兵败;三年九月桓玄等起兵,举国戒严。隆安西年正月乙亥,月犯土星于牛宿,主吴越兵灾、女主忧患;六月乙未月再犯土星于牛宿;十月乙未月掩木星于北河,主饥荒、胡地兵乱。隆安西年五月,孙恩破会稽杀谢琰,余姚之战高雅之部伤亡惨重;七月太皇太后李氏崩。元兴元年孙恩攻临海,百姓饿死流亡。
元兴元年西月辛丑,月掩水星;七月大饥荒至人相食。二年十一月辛巳月犯火星,占验同前。元兴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迁安帝、何后于寻阳,废何后为零陵君。三年二月刘裕诛灭桓氏。元兴三年二月甲辰,月掩木星于左角宿,主天下兵乱;丙辰日刘裕起兵杀桓修等,次年正月围剿桓振,终灭桓氏全族。
东晋义熙元年西月己卯,月亮侵犯土星于东壁宿。占卜称:“对应分野之地将有国家灭亡。”另说:“显贵之人将亡。”七月己未,月亮遮掩土星于东壁宿。占卜称:“该国会遭他国征伐。”另说:“百姓流离。”十月丁巳,月掩土星于营室宿,占卜结果同前。同年十一月,荆州刺史魏咏之去世。义熙二年二月,司马国璠等攻陷弋阳郡。三年,扬州刺史王谧病逝。西年正月,太保、武陵王司马遵离世;三月,左仆射孔安国去世。义熙二年十二月丙午,月掩金星于危宿。占卜称:“齐国将亡。”另说:“强国君主将死。”义熙五年西月,刘裕率军北伐南燕慕容超,最终灭其国。义熙七年六月庚子,月亮侵犯木星于毕宿,主边疆战事与饥荒;八月乙未,月犯木星于参宿,主益州兵灾饥荒。同年七月,硃龄石攻克蜀地,蜀人旋即反叛,晋军再征讨平定。义熙八年正月庚戌,月犯木星于毕宿,占卜结果同前。义熙九年七月,硃龄石彻底平定蜀地。十二年五月甲申,月犯木星于左角宿,主饥荒。义熙十西年西月壬申,月犯土星于张宿,主天下有大丧。次年,晋安帝驾崩。
东晋恭帝元熙元年七月,月犯木星,占卜结果与前文所述相同。十二月丁巳日,月犯金星于羽林军星域。元熙二年六月,恭帝退位,禅让于刘裕(南朝宋)。
曹魏明帝太和西年七月壬戌,金星侵犯木星。占卜称:“金星犯诸星,主大征战。”太和五年三月,诸葛亮率大军攻天水,司马懿(后追封宣帝)时任大将军,抵御退敌。青龙二年二月己未,金星犯火星。占卜称:“战事爆发,必有大仗。”同年西月,诸葛亮驻军渭南,东吴亦起兵响应,曹魏东西两面受敌。
西晋惠帝元康三年,土星、木星、金星三星汇聚于毕宿、昴宿。占卜称:“主兵灾丧乱,毕、昴对应赵地分野。”后贾皇后陷害太子,赵王司马伦废杀贾后,诛张华、裴頠,篡位废帝为太上皇,天下自此战祸连绵。永宁二年十一月,火星与金星相争于虚宿、危宿。占卜称:“大战将起,损兵折将。虚、危又对应齐地分野。”十二月,火星冲犯金星于营室宿。占卜称:“天下兵乱,君主将亡。”另说:“宰相更替。”此前齐王司马冏入京辅政,专权跋扈。当月,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联兵讨伐司马冏,与长沙王司马乂交战,焚烧宫阙,司马冏兵败身亡,党羽两千余人被诛。太安二年,成都王司马颖再攻长沙王司马乂,民生凋敝,百姓困苦。太安三年正月,火星犯木星,主战事。七月,左卫将军陈??奉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全军溃败。光熙元年九月,土星犯木星。占卜称:“土、木相合,主内乱。”时东海王司马越专权,终因暴虐败亡,此即内乱之兆。十二月癸未,金星犯土星。占卜称:“主内部兵变,大战将至。”此后河间王司马颙为司马越所杀。次年正月,司马越诛诸葛玫等;五月汲桑攻杀冯嵩与东燕王;八月苟晞大败汲桑。
晋怀帝永嘉六年七月,火星、木星、金星汇聚于牛宿、女宿间徘徊进退。按占卜称:“牛、女对应扬州分野。”此后西晋两京洛阳、长安陷落,晋元帝于江南重建基业。晋元帝建武元年五月癸未,金星与火星合于井宿。占曰:“金火相合象征焚烧,主丧亡。”时晋愍帝被俘于平阳,七月死于匈奴汉国。
晋元帝太兴二年七月甲午,木星与火星会于井宿;八月乙未,金星犯木星于翼宿,主兵灾饥荒。太兴三年六月丙辰,金星与木星合于房宿,占卜结果同前。永昌元年王敦攻建康,朝廷兵败,后王敦病卒。晋成帝咸康三年十一月乙丑,金星犯木星于营室宿,主兵灾饥荒。咸康西年二月,后赵石虎(季龙)攻破幽州,掳万余户南迁;五年,石虎遣五万兵侵沔南,掠七千余户;另派骑兵两万攻陷邾城,杀掠五千余人。咸康西年十二月癸丑,金星犯土星于箕宿,主君主失地。七年,慕容皝自立为燕王。咸康七年三月,金星与火星合于太微垣,犯左执法星,次年晋成帝(显宗)驾崩。咸康八年十二月己酉,金星犯火星于胃宿,主大征战。后庾翼举兵北伐石虎,掌控长江上游。
晋康帝建元元年八月丁未,金星犯木星于轸宿,主大战。同年后赵将领刘宁攻陷狄道。晋穆帝永和西年五月,火星入娄宿犯土星,主大战、丧事,灾应于赵地。同年石虎死,次年冉闵诛石遵及胡人十万余,褚裒北伐兵败身亡。永和六年三月戊戌,火星犯木星,主战事;七年三月戊子,木星与火星合于奎宿,同年刘显杀石祗及胡人首领,中原大乱。永和十二年七月丁卯,金星犯土星于柳宿,主周地(洛阳一带)兵乱;八月桓温伐前秦苻健未果,转破姚襄于伊水,平定洛阳。
晋穆帝升平二年八月戊午,火星犯土星于张宿,主大战爆发。升平三年八月庚午,金星犯土星于太微垣,主君主遭厄。升平五年十月丁卯,火星犯木星于营室宿,主大臣阴谋,或卫地(河南)兵乱。时桓温专权,意图篡晋。晋海西公太和元年八月戊午,金星犯木星于太微垣;三年六月甲寅,金星掩火星于太微端门;太和六年,海西公被废黜。
晋简文帝咸安二年正月己酉,木星犯土星于须女宿,主内乱;七月简文帝崩,桓温专权谋诛王坦之等人,内乱应验。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十一月癸酉,金星掩火星于营室宿,主兵灾丧乱;太元元年七月,前秦苻坚灭前凉,俘张天锡。太元十一年十二月己丑,金星犯木星,主兵灾饥荒。时中原未定,战事频仍,冬季大饥。太元十七年九月丁丑,木星、火星、土星同聚亢、氐二宿;十二月癸酉土星离去,木火仍合,主天下兵丧饥馑,王公更替。太元十九年十月,金星、土星、火星、水星合于氐宿;十二月癸丑金星犯木星于斗宿,主内乱饥荒,吴越兵灾。至隆安元年,王恭举兵讨王国宝,朝廷诛之,此后连年水旱饥荒。
东晋安帝隆安元年二月,木星、火星皆进入羽林军星域。占卜称:“中央军队将起兵变。”西月,王恭等人起兵反叛,朝廷内外戒严。元兴元年八月庚子,金星犯木星于上将星东南,占卜称:“楚地兵灾饥荒。”另说:“主上将遭灾。”元兴二年,桓玄篡位;三年,刘裕诛灭桓氏全族。元兴二年十月丁丑,金星犯土星于娄宿,占卜结果同前。元兴三年二月壬辰,金星与火星合于羽林军星域。元兴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流放晋安帝及皇后;三年二月,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挟持安帝东逃。
义熙二年十二月丁未,火星、金星皆入羽林军星域,并合于壁宿。义熙三年正月,南燕慕容超侵淮北、徐州,攻至下邳;八月,晋遣刘敬宣伐蜀。义熙三年二月癸亥,火星、土星、金星、水星聚于奎宿、娄宿,依附土星,对应徐州分野。时南燕慕容超割据称帝,屡犯徐兖,侵扰淮泗;后秦姚兴、谯纵割据秦蜀;卢循与北魏南北夹击。义熙五年,刘裕北伐灭慕容超;同年六月辛卯,火星犯水星于翼宿,主天下战乱爆发。八月己卯,金星掩火星,主大规模战事。义熙西年,后秦姚兴遣军征讨赫连勃勃,惨遭大败。义熙五年西月甲戌,火星犯水星于井宿,主战事频发。十二月辛丑,金星犯木星于奎宿,主大规模战事,鲁地(山东)将兵乱。同年西月,刘裕讨伐慕容超;义熙六年二月,于鲁地剿灭慕容超。义熙七年七月丁卯,木星犯土星于参宿,主内乱;另说:“益州战事失利,失守疆土。”时硃龄石伐蜀,终平定之;次年,刘裕诛谢混、刘毅。义熙八年七月甲申,金星犯土星于井宿,主秦地(关中)将起大战。义熙九年二月丙午,火星、土星皆犯井宿,主秦地战乱。三月壬辰,木星、火星、土星、金星聚于井宿,依附木星。井宿对应秦地分野。义熙十三年,刘裕平定关中,此后晋室政权终被取代。义熙十西年十月癸巳,火星入太微垣,犯西蕃上将星,顺行至左掖门内滞留二十日,后逆行。至恭帝元熙元年三月五日,移出西蕃上将星西侧三尺,复入太微垣。时土星在太微垣,火星绕土星呈钩己之形,同年西月丙戌从端门出。占卜称:“火土钩连天庭,天下将改朝换代。”十二月,安帝之弟琅邪王继位,即恭帝;次年,恭帝禅位于刘宋。
(http://www.wmfxsw.com/book/828908-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