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灯火未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 灯火未灭

 

第42章 灯火未灭

第四十二章 灯火未灭

房间里凌乱不堪,茶几上是撕碎的公关文件、作废的剧本合同,还有那几封品牌解约通知书。

他曾经以为,名利是一切。

他打造出一个“深情干净”的偶像形象,三年不出绯闻,媒体采访时滴水不漏,连上节目都精心避开可能引发争议的话题。

而林语宁,是他最完美的“背景板”。

她聪明、稳重、不争不抢,长得好看却不张扬,甚至连发微博都极其克制,从不会抢风头。

他一直以为她会一直在。

直到她不再在了。

许可馨不在别墅。

昨晚那一场争吵过后,她收拾东西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墨景言也没有去挽留。

他已经没力气去处理身边这些人了。

他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林语宁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

她是从哪一步开始,决意要离开他的?

他忽然想起那个雨夜,她坐在落地窗前的地毯上,看着他和许可馨的合照,一言不发。

那时候他没有走过去,只是在卧室门口抽了一根烟。

他以为她会哭,会闹,会质问他。

可她没有。

她只是第二天早上照常给他做了早餐,然后一整天都没再提起过那张照片。

那时的她多么安静,安静得像是认命。

他错以为那是软弱。

可如今才知道,那是她压抑的极限。

她不闹,不是因为不在意。

而是她早就死心了。

一杯冷酒泼在地板上,酒液晕湿了纸张,墨景言却毫无反应。

他坐在那里,像一具空壳,眼中没有焦点。

窗外阳光逐渐升高,映出他满脸的疲惫和落魄。

一条短信忽然弹进来,打破了死寂。

【你的那场代言发布会,被取消了。

赞助商撤资。

你去的综艺节目也被换人了!】

他低头看了一眼,是经纪人发来的。

接着是一条追加信息:

【他们说,你现在的名字,带着风险!】

风险。

他笑了。

他曾经是无风险的代名词,是品牌眼中的“形象稳定”、是团队里“最不可能出事”的演员。

而现在,他成了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

只因为林语宁开了那一次口。

他把她当作盾牌的时候,从没想过有一天她会反过来成为利刃。

他忽然想起她站在法庭上的样子。

那一身藏蓝色的西装,清瘦却挺直的身姿,还有她在面对记者时那一字一句的发言。

“我不是为了毁掉谁!”

“我是为了保住我自己!”

他终于明白了。

这场战争,从来不是她主动挑起。

她不过是被逼到无路可退的那一个。

而他亲手逼她上了战场。

他拿出手机,犹豫了很久,还是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被接起,是林语宁。

“有事?”

她的声音很平静,像是从未认识过他。

墨景言握着手机的手微微收紧,喉头干涩。

“……你最近,还好吗?”

“如果你是问我有没有后悔离婚,那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没有!”

“我很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她没有多说一句废话,也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情绪的空隙。

他说不出话。

林语宁却继续道:

“你不需要再来试图修补什么!”

“我不恨你了,也不爱你!”

“我只希望你以后,别再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这,是我唯一的请求!”

说完,她挂断了电话。

墨景言看着黑掉的屏幕,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窗外,阳光终于洒满整片客厅。

可他却觉得—从未如此寒冷。

林语宁没再看手机一眼,仿佛那通来自过去的声音只是风吹过耳,她没有丝毫留恋。

她坐在办公室里,一沓案件资料摊开在桌面,身旁是堆叠的书本、卷宗和几本便携式法规汇编,整洁、清晰、严密,就如同她此刻的心境。

这里不是法庭,也不是媒体聚光灯下的战场,是她重新开始的地方—江城法律援助中心。

她已经正式进入试用期,每天要接触大量民事纠纷、家庭暴力、房屋租赁、遗产继承等杂乱纷繁的案件,有时是一位中年失业父亲的赡养案,有时是一位独居老人的诈骗咨询。

她并没有嫌弃这些案子“低微”,也从不抱怨工位简陋。

她坐在最角落的位置,每天认真听当事人讲述、记录细节、归档资料,有条不紊,一丝不苟。

这是她离开那段婚姻、离开聚光灯、离开情绪漩涡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社会重新建立联系。

不再是“墨景言的太太”、“热搜离婚案女主角”、“被出轨的女人”,她只是林语宁,一个初入职场、重新上路的普通律师助理。

中午,陶珊送来便当,两人一边吃一边聊。

“你妈留的那旧房子你怎么打算?”陶珊夹着菜问。

“准备卖了!”林语宁边咀嚼边翻看手机。

“我联系了中介,已经有人预约看房!”

“你一个人住也不方便,要不干脆买个小公寓,换个环境!”

林语宁点点头。

“我也这么想!”

“然后呢?”陶珊望着她。

“还打算一直留在援助中心?”

“起码这半年我不打算跳槽!”

“你学历履历都不错,现在离婚的事也过去了,很多律所愿意要你,尤其是你现在的曝光度,反倒成了你的谈判筹码!”

林语宁放下筷子,语气平静。

“我不想那么快跳进一个新的身份!”

“我还没完全准备好!”

陶珊了然。

“怕再一次被标签化?”

她没说话,只是默默喝了口汤。

她当然怕。

从“林语宁”变成“墨景言太太”,她用了不到一个月。

而从“墨景言太太”再变回“林语宁”,她却用了整整三年。

那不是一句声明、一次法庭宣判就能完成的过程,是一层一层剥皮,一次一次崩塌,是把自己从别人生命里、从社会标签中、从熟悉的朋友圈内一寸寸剔除出去的重构。

她不急。

她要的,是彻底的自由,不被期待、不被利用,也不再被任何人定义。

正说着,她手机震了一下,是援助中心的负责人发来消息:

【林助理,下午四点有一场法律宣讲会,我们接到社区邀请,需要你过去做协助,准备一下资料!】


    (http://www.wmfxsw.com/book/826263-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