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诡影缠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3章 诡影缠身

 

第103章 诡影缠身

第一百零三章 诡影缠身

林语宁拿着笔的手轻轻停住,半晌才低声说。

“正因为他们都在看着我,我更不能出错!”

“别人出错,是一次失误!”

“我出错,是一场否定!”

“他们不是想看我犯错!”

“他们是想用我的错,证明他们从一开始就对!”

小陈没再说话,只是轻轻把热水放在她桌上,然后悄悄退出去。

林语宁靠在椅背上,闭了闭眼,耳边是窗外雨滴落在玻璃上的声音,一下一下,像是某种极轻的敲门。

她想到今天上午会议上的那一幕。

有个老律师在会议尾声说了一句。

“林律师现在太锋利了,锋利到让我有点担心她会被人盯上!”

她当时只是笑了笑,没有回应。

可她知道,他说的是实话。

她确实太锋利了。

锋利到有时候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也成了别人眼里那个“不近人情”的人。

可她已经不能再退了。

她退一步,就会有人觉得她“心虚”,退两步,就有人觉得她“被吓住”,再退一步,就会有人说她“终于识趣了”。

所以她只能站着。

哪怕站在刀尖上,也不能低头。

……

下楼时,顾延瑾果然还在。

他靠在车旁,穿着黑色风衣,手里捧着两杯热饮,身边是一片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人行道。

他看到她,立刻把一杯递过去。

“还热!”

她接过,手指被热气烫得轻轻一抖,却没撒手。

他盯着她看了一会儿,轻声说。

“你这样,会把自己累垮的!”

“我知道!”

“你是不是觉得只有你站着,别人才不会倒?”

林语宁望着他,许久后低声说。

“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太逞强?”

“我觉得你太孤独!”

她眼神动了一下。

“我不是逞强!”她缓缓道。

“我是太怕了!”

“怕别人退、怕证人崩、怕舆论一夜翻船、怕我刚站稳的当事人又开始怀疑自己、怕我手上接的案子里,每一个人都撑不住!”

“所以我不能倒!”

“我倒了,就没人信这个系统了!”

顾延瑾握住她的手。

“你不是系统!”

“你是林语宁!”

“你不是要他们信法,你是想让他们信你!”

“可你得先相信你不是唯一一个能让他们不怕的人!”

“你不是盾牌!”

“你是人!”

林语宁站在他面前,忽然红了眼。

她不是没听过这种话。

她的闺蜜、她的同事、她的法务团队也都说过,叫她别扛太多、别把自己变成一根撑起世界的柱子。

可她从来没有像这一刻一样,觉得自己真的可以……稍微松一口气。

不是放弃。

是依靠。

她靠进他怀里,小声说。

“我只是太久没觉得自己可以有靠山了!”

“以前在墨景言那儿,我学会了所有的不吭声!”

“我以为只有低头,才不会被丢下!”

“现在我终于抬起头了,可每一次站出来,我都怕!”

顾延瑾抱紧她。

“怕也没关系!”

“怕了就靠一下!”

“我在!”

“我一直都在!”

……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墨景言却已经陷入癫狂。

他坐在家中,把自己关在录音棚里,电脑屏幕上是林语宁的直播录像,音量调得很低,一遍一遍地循环播放。

她在镜头里一字一句地说。

“我不是神,我只是想让他们不再怕!”

“我不完美,但我不后退!”

“我不能让下一个像我一样的人,再没有选择!”

每一句都像钉子,钉进他心里。

他捏着烟,指节泛白,眼神已经不再像是“愤怒”,而是被剥夺了最后一丝掌控欲的疯狂。

他打碎了三只杯子,砸坏了音响,最后坐回沙发上,抱着头,嘴里低声喃喃:

“她真的不回来了吗?”

“她真的能一直赢吗?”

“她凭什么……”

“她凭什么就成了他们的榜样?”

他猛地起身,拨通了一个电话。

“那个人,安排好了吗?”

那边的人声音迟疑。

“您是说……江北那个案子?”

“对,那个案子,去找林语宁!”

“故意撒谎,故意制造受害人形象,让她接!”

“让她站错立场!”

“让她亲手把自己送进泥里!”

那边沉默了一下,还是应了。

“她不是最怕搞错了吗?”

“那我就让她出一次错!”

“错得全世界都等着她认错!”

“她撑得起就撑,撑不起,就看她怎么爬!”

他挂了电话,脸上露出一种近乎病态的快意。

他不是要杀她。

他要毁她。

彻彻底底。

……

而林语宁这边,接到的正是江北的紧急求助案。

报案人是一个看起来极其诚恳的女孩,声音颤抖,眼神惊恐,说自己被上司长期言语骚扰,并且被录音威胁。

案情看似合理,细节紧凑,手里还有照片和录音。

林语宁没犹豫,立刻接下。

她没有意识到,这次,她被布了一个局。

可她依然一如既往,站在那个女孩面前,轻声说。

“你放心,我在!”

而在她身后,暗影正一步一步逼近。

可她不会后退。

就算前面是火,她也会走进去。

因为她是林语宁。

她从来不靠光活着。

她,是自己点火。

再用脚,把它踩灭。

江北案件的资料送到林语宁手上的时候,已是一个阴冷的午后。

整个律所弥漫着一股雨前的潮气,天光暗得几乎要落下,像是连天气都在为这个案子蒙上某种不祥的预感。

她坐在会议室里,眉眼沉静,手指一页页地翻阅着纸上的信息。

报案人叫杜婧,二十六岁,行政助理,供职于一家创业公司,控诉她的直属上司在过去八个月内多次对她进行言语和肢体骚扰,并以“公司大客户资源”为由进行威胁,逼她保持沉默。

杜婧提供了录音、聊天记录、两张模糊的监控截屏,还有一份医生开具的焦虑症初诊单。

表面上看,这是个标准的性.骚扰维.权案。

资料完备、情绪稳定、当事人表现出对法律流程极高的信任度,甚至提前咨询了两家公益机构后才最终找到林语宁。

所有的细节都完美得过分。

也正因为如此,林语宁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她静静地坐了几分钟,然后拨通了杜婧留下的手机号。


    (http://www.wmfxsw.com/book/826263-1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