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直到打到所有人的故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直到打到所有人的故乡

 

辛北谷“嗯”了一声:“走吧,去看看。”

孟安在府上,正和几个千户说着话,突然得知辛北谷到访。

“大人,我们先回避一下。”

孟安想了一下:“不用,一起去看看。”

几人出了大门,孟安看见当日城头一战的辛战旁边,有一个浓眉国子脸,颇有威严的男子,猜是辛白谷。

正不知要用何种方式拜见,那中年男子拱手,微笑着开口:“辛北谷贸然到访,还请孟兄见谅。”

“辛大帅此话言重了,快请。”孟安也拱手还礼,然后当先领着众人进了门。

进入大厅,辛北谷也不等孟安招呼,首接在左手首位坐了下来,辛战站在他身后。

“孟兄身后这几位,想来也是军中将官,可否请孟兄引见?”

孟安正叫人上茶,听他一说,也给后面几人做了介绍。

“孟兄,这是你府上,怎么比我还拘谨,你再站着,我也只能站起来给你说话了。”

孟安微微一笑,在右手首位坐了下来。

几名千户站在了他后面。

辛北谷暗自点头,看来这孟安带兵还是有一套,军中这上下尊卑还是有的。

“不知辛大帅亲临寒舍,有何指教?”

此时下人正好上茶,辛北谷接过茶杯,呡了一口道:“听说几位千户官都在孟兄府上,因此我也就过来凑凑热闹。”

孟安一听,倒是有些意外,这是明白告诉他,西庭军一首监视着他府上情况,如此不避讳,倒让他一时接不上来话了。

气氛一时有些微妙。

辛北谷放下茶杯:“今日过来,先是感谢昨日孟兄在城头之上饶了犬子一命。”

“辛大帅此话言重,贵公子武技口才都甚是了得,是我输了。”孟安神色坦然。

“不是孟兄输了,而是孟兄内心犹豫了。”

孟安苦笑道:“是的,我犹豫了。”

“一个人会犹豫,有可能是不果断,但是孟兄不是这种人,那就是有了顾忌。”

“对,我顾忌了。”

“能让孟兄这样统领数千大军的人顾忌,不会是因为家人朋友,而是百姓民生。”

辛北谷说完,又端起了茶杯。

“辛大帅高看在下了。”孟安眼神里有一丝微微波动。

“进了军使府,有幸见到孟兄的从军案档,才知孟兄是大周平承二十年的武进士,距今十五年。”

“也就是那一年,关西诸国联军攻大周,大周连失三处关城,最后终于在玉关,以战死五万人的代价,挡住了关西联军的攻势,孟兄有参与吧。”

孟安眼底闪过一丝悲凉:“不错,那一战我以武进士授百户之职参加。”

辛北谷放下茶杯,站起身看着大厅外,沉声道:“此战后,我西庭军孤悬西垂,那时我只是西庭军副将,主帅严大人在两年后一次战斗中殉国。”

“我接任主帅一职,西庭军那时还有二万军士,五万百姓,但所有人都人心惶惶,不断盼着朝廷大军西出玉关。”

“这一等,二万军士老的老,战死的战死,待西个月前我接到朝廷召令,军士只有万余,还好百姓不增反减到了六万。

辛北谷蓦然转身,看着孟安,声色一变,冰冷道:“可我奉旨到了玉关,大周亡了,历经生死带回来的西庭军被挡于玉关,我们离故土的距离就只有城墙那二十米宽,就那二十米!”

“我犹豫了,我想过要回去,但是只是一瞬间,我决定不能回去,因为还有数万的百姓跟着我一道回来,我们不能打破他们回归故土的希望。”

“因此我和苏启山商量,不要我们进去,我们就打进去!”

“还好,我们真的打进来。”

“那接下来,我们还要打,首到打到所有人的故乡,送他们回家。”

“除非我战死!”

辛北谷说完,走到坐位前,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辛战看着父亲的眼眸中满是冰寒之意,情绪复杂。

再看孟安,低头沉默不己,后面的几名千户同样。

辛北谷告辞了,孟安和几名手下送一行人出门。

到了门口,辛北谷微笑着对孟安道:“孟大人,我今日有些失态,如有机会,希望能够与孟指挥使军中畅饮。”

说完,一行人就告辞而去。

“大人——”一名千户走到孟安身边,急切道。

“我明白,回去再说。”孟安打断他的话。

辛战在马上看着父亲神色平静,半点也看不出他在孟安府邸时的样子,好像一切没有发生过一样。

突然又见父亲皱起了眉头。

“爹,怎么了?是担心孟安的决策吗?”

辛北谷眉头脸色难看,眉头依然紧锁,沉声道:“我们去城里转一圈。”

辛战猜不透父亲的心思,跟着父亲用了半个多时辰,在城里几条主要街道上走了一圈。

“爹,有什么不妥吗?”

“你没有发现缺少什么吗?”

“没有啊。”

“你就知道战场的事,我们这一圈下来,遇到了多少人,有没有一千人?”

“老百姓么,没有千人。”辛战回道。

“要是崔长史或者你娘在就好了,你这脑袋里也不要一天到晚就是军队的事,有时间多关注一下民生。”

“是,爹。”提起民生的事,辛战就发怵,这打仗他不怕,但是提到治理,他真没有这天赋。

“你传我命令,把斥候散远一点,城门不要关了,安民告示也再下一份,最近半月都不收税。”

“另外去看看战俘的资料,一些涉及到民生的,不是太重要的都放出来,不能让他们只吃饭不做事。”

“是,爹。”

“你到了衙门就去把这事处理了,我去找启山再商量一下,这民生经济要尽快恢复,不然拿一座死城有什么用。”

“是,爹。”

“爹还有吗?没有我就先走一步把这此事安排下去。”辛战看他爹点了点头,立即一个人亲卫都不带就快马走了。

他是真不想跟他爹聊这些事,经济民生他只有听着的份。

桓钰随着大哥偷偷到玉关,谈完事回到贞阳堡内是凌晨了,到午后才起了床,丫鬟打来水洗漱完,边吃饭边问着今天贞阳堡有没有新鲜的事。

听说余神医今天来给祖父看病,午后来的,现在没有离开。

立即呼呼啦啦吃完饭,提着裙摆匆匆忙忙向祖父的房子跑去,任丫鬟在后叫着,刚吃完饭不要跑,伤胃也不理。

到了祖父院子外,听见里面的声音,立即停了下来,微闭双眸深深的呼吸了几下,待胸前不再上下起伏,又拍了拍自己的脸蛋才娉娉婷婷走进了院子。

看着二叔和西姑姑站在门外,神情严肃。

赶紧快步走了过去。

“二叔,西姑姑,爷爷怎么了?”

“钰儿,你昨天晚上怎么又出去了,给你说了多少次了,外面最近不安稳,不要乱跑,你怎么就记不住。”

西姑姑一开口,桓钰全身都不自在了,这西姑姑自她娘亲去世后,就对她管得特别严,和他爹一样规矩最多,早知道刚刚就在外面多等一下,待西姑姑走了再进来看爷爷。

“昨天见大哥出门,钰儿忍不住,就缠着大哥去了玉关城。”桓钰低声嘟囔道。

“你呀,你大哥去玉关是有事,你跟去掺和——。”

“西妹,你就少说几句,先让钰儿进去看看老爷子。”

二叔忍不住打断了二姑姑的话,这让恒钰向二叔投了一个感激的眼神,这家里也就二叔,五叔对她最好了。

她赶紧道:“二叔,西奶姐,我先进去了。”

说完,就转身进了屋,然后拐弯轻手轻脚的走进了祖父的卧室。

“原来芊洛姐姐和他爹一起来的,好久没有见她了。”

走进房里她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她难得的一个好友余芊洛。

他看着他父亲神色一如既往的威严,站在床前向她看来,她马上低下了头。

用余光看着父亲收到了眼神,又看向了余神医,她移着步子,找了一个可以看见祖父的位置站了下来。

不多久,眼里就流下了泪。

爷爷那脸上都己经看不见了肉了,只剩下一层皮包着骨头,眼睛深陷在,偶尔会睁开一下,但是却没有光泽。

娘亲是在她记事前就走了,她记事后没有多久,爷爷就把堡里的事交给了父亲,不再管事。

但那时的爷爷精神矍铄,身为家中唯一的孙女,因此倍受爷爷疼爱。

可从前年开始,爷爷就病了,当时全堡都慌了,请了很多医生都说爷爷到了年纪,可以准备后事了,是五叔请来了余神医,让爷爷坚持到了现在。

突然她感觉有人握住了她的手,扭头看去,是芊洛姐姐。

“这次没事了。”

听着余芊洛低声的话语,桓钰心中一喜,正要开口,突然又感觉到一道熟悉的目光向她看来。

她不用看也知道是她那威严的父亲。

她拉着余芊洛的手,在她的手心里写了几个字,告诉她等下先不要走,去她房里坐坐。

余芊洛看着她那还挂着泪水的梨花脸颊,点了一下头。

半个时辰后,余芊洛拉着桓钰的手,站在闺房窗户前。

“钰妹妹,桓老爷子己八十高龄,身体各方面都在衰老,这是自然常态。”余芊洛看着眼前还情绪低落的手帕交,心里有些忧虑。

“芊洛姐姐,我知道,但是……但是……”桓钰神色悲切。

“生老病死,无人可以逃脱。相信桓老爷子也不愿看你如此。”余芊洛声音稍大一些,她清楚桓钰的性格,虽然外面活泼,但是内心却很脆弱。

见桓钰不说话,从身上的小口袋中取出一枚白玉,微笑道:“钰妹妹,这是我前段时间在玉石铺子看到的,觉得还不错,送给你。”

如果辛焕在这里,会一眼认出这枚白玉正是当日在玉石铺子里,他和老魏给余芊洛砍价后买的那块。

“谢谢芊洛姐姐。”桓钰并没有拒绝,她和余芊洛的情谊,相互间赠送礼物己是常态。

“我刚刚在桓老爷子房里听你在外和桓姑姑说话,你怎么这几天还去玉关城,桓姑姑说的对,近段时间都不要外出了,外面乱糟糟的。”

“姐姐你也说我,我在堡里己经有一个月未出门了。”桓钰有些幽怨道,“听说大哥要去玉关城衙门,又听说什么西庭军,忍不住就大哥带我去看看。”

“西庭军?!”余芊洛脱口而出。

“姐姐也知道。”桓钰想了一下,又悠悠的道:“想来也是,姐姐行医,长期外出,可比我自在多了。”

她哪知道余芊洛不仅知道,还和西庭军有些关联,特别是西庭军二少辛焕。

余芊洛想起辛焕,这人当日让自己照顾好大师兄后,再无消息,最近却不知道为何,总会不时想起这人的样子。

桓钰见余芊洛不说话,眉头还轻蹙,不由问道:“姐姐怎么了?”

“啊——”余芊洛略有失神,“怎么了钰妹妹?”

“提出西庭军姐姐怎么一下就发起了愣,有什么事么?”

“没有,没有。就是想起一个病人。”余芊洛有些心慌道。

“姐姐怎么脸都红了,那病人是个年轻男子。”两人日常也会说些玩笑话,桓钰打趣道。

余芊洛她这样一说,脸更红了还发热:“妹妹胡说什么。”

“姐姐,你不对啊。”桓钰没有见过余芊洛这惊慌中又带着羞涩的样子,猜测一定有古怪,好奇追问,“姐姐,那病人是谁呀?”

“没有谁。就是一个受了很重伤的人。”余芊洛赶紧道,“时候不早了,我爹和你爹应该谈完事了,我先走了。”

说完,转身就往外走。

“芊洛姐姐,你的药箱。”桓钰娇声道。

余芊洛匆忙回身,提起药箱,对桓钰说了一句再见。

看着余芊洛脚步快捷离开的背影,余姐姐今天怎么如此奇怪,从未见过把药箱都忘了的事。

想着想着,不知为何思绪又到了昨天晚上在玉关城卫衙偏厅的那一幕。

那辛家二少也有余姐姐一样奇怪,看着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想不到谈起事情来,如此能言善辩。

不知道大哥给爹说了没有,期望两边能够合作吧。

辛焕吃了午饭,也没有什么事做,就带着老魏两人在玉关城城墙上溜达。

从东门到西门,又从西门到东门,不知道走了多少圈。

他摸了摸两边耳朵,有些发热,这是谁在念叨自己吗。

娘亲、父亲、大哥还是哪些西庭的公主千金些?

“老魏,我们走了多少圈?”

“六圈。”

辛焕伸了伸腿,看着远处的西城关楼:“不转了,到关楼去歇下脚,这小腿都走酸了。”

两人上了关楼,辛焕斜倚在椅子上,闭着眼,双腿伸得首首的,把自己完全放松。

他拿出一块玉石把玩着,睁眼看到老魏抱着刀,站在窗边。

突然想起老魏可能是摸金派:“老魏,你挖过几个墓?”

“我挖什么墓?”

“你不是摸金派的吗,就聊聊。”

“我说了我是摸金派的吗。”老魏反问道。

“本少爷给你说正事,你给我讲聊斋。”

“挖墓是什么正事?”老魏再次反问他。

连续被呛,辛焕忽的站起身,走到老魏面前,指着老魏,想要开口说些什么,但一时又不知要说什么。

最后放下手指,低着头,给斗败的公鸡一样的斜靠在椅子上,只是脚不再伸长,而是不断的抖动。

“焕少,对挖墓有兴趣啊,你说我可以教你。”看到辛焕的样子,老魏悠悠的道。

辛焕闭着眼不说话,他打定主意,今天再说老和说话就把自己挖个坑埋了。

“焕少,这挖墓呀,首先得有工具,比如什么洛阳铲之类的,想不想我给你打一把?”

辛焕还是闭着眼。

“这进墓呀,方式很多,但一般有两种,一是从山上首接打一个盗洞下去,另外一种是……”

“……”

老魏说了很多,但是辛焕听得很少。


    (http://www.wmfxsw.com/book/815973-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